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2) 一些大的伤口,可先用干净的布压住伤口,然后迅 速去医院治疗。
护理
• 做好接触隔离工作 • 安慰病人,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 避免任何声、光、震动刺激,以尽量保持其睡
眠状态 • 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 • 给予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饮食
气性坏疽
gas gangrene
• 梭状芽孢杆菌(厌氧菌) • 肌组织坏死或肌炎 • 致病机理:外毒素、酶---大量不溶性气体积聚、
破伤风
• 定义----破伤风杆菌在化脓菌感染的伤口中繁 殖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功能 性改变
• 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后,在低氧条件下(破伤 风杆菌是专性厌氧菌)就能在局部迅速繁殖而 产生毒素。
•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是一大群种类 繁多、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 的细菌。
急性淋巴管炎

网状淋巴管炎
管状淋巴管炎
(丹毒)
部位:下肢、面部
下肢(足癣)
表现:红疹(中央、边缘) 浅:红线(红丝疔)
全身脓毒症
深:肿胀、压痛
象皮肿
致病菌 好发部位 临床表现
复发
急性蜂窝织炎
丹毒
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全身皮下组织
面部、小腿皮肤 (足癣破口)
红: 暗红、中央深 鲜红、中央淡、
界不请
• 真菌 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其次为曲菌与毛霉菌。
病理生理
细菌毒素播散至全身,可引起各组织及脏器中 毒性改变,细胞浊肿、灶性坏死、脂肪变性及 炎性细胞浸润。皮肤、粘膜、胸膜及心包等处 可有出血点,亦可出现皮疹。
临床表现
• 毒血症症状 起病多急骤。常有寒战、高热、发热多为 弛张热及或间歇热,亦可呈稽留热、不规则热及双峰 热。 发热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毒血症症状,如头痛、 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周身不适、肌肉及关节疼 痛等。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surgical infection
护理学院 沈燕
教学目标
• 了解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解剖特点 • 了解败血症和脓血症的病理生理 • 了解破伤风及气性坏疽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 熟悉外科感染的分类、病因及病理生理 • 熟悉各类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病因、病理生理,
护理评估及护理问题 • 熟悉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处理原则、临床表现及护理 • 熟悉败血症和脓血症的诊断要点
边缘清楚
肿: 重中央明显
轻边缘隆起
痛: 持续性胀痛
烧灼样热痒
脓肿: 有


常有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 甲沟炎 • 脓性指头炎 •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 • 手掌深部间隙化脓化脓性感染
甲沟炎

• 皮肤—掌腱膜-腱鞘、肌 腱、滑液囊
• 腱鞘包饶5条同名屈指肌 腱
• 桡侧滑液囊—拇指 • 尺侧滑液囊—小指 • 鱼际间隙—食指 • 掌中间隙—中指、无名
• 全身症状
处理原则
• 立即积极治疗,严格隔离,加强护理,严防交 叉感染
• 清创引流,伤口彻底开放 • 肢体广泛坏死者应行截肢术,以挽救生命 • 大量应用抗生素 • 高压氧治疗 • 全身支持治疗
护理
• 严格消毒隔离 • 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 监测病情变化(重症监护) • 疼痛护理 • 截肢患者的护理
疖、痈
感染范围 临床表现
护理要点
疖 单个毛囊 单个脓肿 全身症状轻 危险三角区

多个相临融合
多个脓头、火山 口状 全身症状重
危险三角区、颈 项部
急性蜂窝织炎
• 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临床表现:红肿、剧痛、边界不清、全身症状
明显(注意特殊部位) • 处理:制动、理疗、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
b) 溶血毒素---组织坏死、损坏
临床表现
• 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严重者 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衰竭
• 症状发作期会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 反张,并随各种刺激而阵发性发作
• 全身症状
处理原则
正确处理伤口
1) 一般小的伤口,可先用自来水或井水把伤口外面的 泥、灰冲洗干净,有条件的,可在伤口涂上碘酒等消 毒药水,然后在伤口上盖一块干净的布,轻轻包扎后 再到医院进一步治疗。
• 熟悉破伤风及气性坏疽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 掌握外科感染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及护理 • 掌握各类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定义、临床表现、
处理原则、、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 掌握败血症和脓血症的临床表现 • 掌握破伤风及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护理
概述
• 外科感染----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发生于创伤或 手术后的感染
• 感染性休克 约见于1/5~1/3败血症患者,表现为烦燥 不安,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皮肤花斑,尿量减少及 血压下降等,且可发生DIC,系严重毒血症所致。
处理原则
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和方法 及时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应注意早
期、足量并以杀菌剂为主;一般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 用,多自静脉给药;首次剂量宜偏大,注意药物的半 衰期,分次给药;疗程不宜过短,一般三周以上,或 热退后7~10天方可酌情停药;有迁徙病灶时,疗程应 延长
指、小指
手掌的腱鞘
急性化脓性滑囊炎
1) 引流的切口可直接作在大 鱼际最肿胀和波动最明显处 2) 亦可拇指、示指间指蹼 (“虎口”)处作切口 3) 或在第二掌骨桡侧作纵 切口
全身化脓性感染
• 定义:经人体血液循环至全身
败血症 septicemia---致病侵入血循环并在其内 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而引起的全身反应
• 无芽胞厌氧菌主要存在于人体及动物体内,特 别是肠道、口腔、止呼吸道和泌尿道等
致病机理
外毒素
a) 痉挛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神经毒
肌紧张、痉挛,交感神经 兴奋
引起强直症状的决定性因
以9-11~10-11g剂量即能致死一只豚鼠。它是一种蛋白质,对热较敏 感,65-68℃经5min即可灭能,通过0.4%甲醛杀菌脱毒21~31d, 可将它变成类毒素
脓血症 pyohemia---局部化脓性病灶的菌栓或脱落 的带菌血栓,间歇地进入血循环并在全身各处 组织或器官内形成转移多发性脓肿
常见致病菌
• 革兰阴性杆菌 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其次为肺炎杆 菌、肠杆菌(产气杆菌、凝团杆菌等)、绿脓杆菌、 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及沙雷菌等
• 革兰阳性球菌 以金葡萄最为常见,在医院内感染者 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也不少见,其他还有肺炎球 菌及溶血性链球菌,后者常引起新生儿败血症
• 分类 按致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 按病变进程
• 特点: 1、混合感染、病原菌与疾病无特异性 2、局部症状、体征显著 3、集中于局部---功能障碍
• 病因:病菌的致病因素、机体的易感性 • 病理生理:炎症反应(局部、全身) • 转归 • 临床表现: a ) 局部症状(红、肿、热、痛)
b) 全身症状 c ) 特异性表现 d ) 器官功能障碍 • 辅助检查 • 诊断要点 • 处理原则:局部处理、全身治疗
溶解组织蛋白、坏死、 水肿
临床表现
• 伤部“胀裂样”剧痛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 伤口周围红肿,皮肤苍白、紧张、发亮随后转
紫色,最后变黑色,并出现有暗红色液体的大 小水泡。伤口可流出带有恶臭的浆液或血性液 体
• 轻压伤口周围可听到捻发音,并有气泡和血性 液体溢出
• 伤口内肌肉暗红肿胀,失去弹性,刀割时不收 缩,亦不出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