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设计概况及隧道进口水文地质情况 (2)一、主要技术标准 (2)二、线路平、纵断面设计 (2)三、***隧道洞口套拱设计情况 (2)四、***隧道进口洞口段隧道结构及水文地质情况 (2)第三章总体施工思路及施工进度安排 (4)第四章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6)一、洞顶截水天沟施工 (6)二、成洞面边仰坡开挖、支护 (6)三、洞口及明洞土石方开挖、防护 (9)四、超前大管棚施工 (9)五、进洞开挖及支护 (11)六、隧道及明洞防、排水施工 (20)七、隧道及明洞衬砌施工 (21)八、超前地质预报 (25)九、隧道监控量测 (28)十、断层破碎带施工 (35)第五章、资源配置 (36)一、人员配置 (36)二、机械设备配置 (37)三、物资供应 (38)第六章控制措施 (40)一、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0)二、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43)三、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47)第一章编制依据㈠《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㈡《* * *隧道设计图纸》第T10 D1册。
㈢《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乐广高速第T10合同段)。
㈣《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第二章设计概况及隧道进口水文地质情况* * *隧道为乐昌至广州高速坪石至樟市段控制性工程之一,起于乳源县一六镇大历村,终于韶关武江区龙归镇,隧道全长左线3920米,右线3940米,起讫点里程分别为ZK90+120~ZK94+040,YK90+125~YK90+065,洞门采用端墙式,左右线分别有10米明洞,仰坡坡度由1:0.75变更为1:0.5;* * *隧道共设有5个车行横洞、9个人行横洞,5处紧急停车带。
一、主要技术标准本线路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120km/h,桥涵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Ⅰ级。
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余桥涵、路基1/100。
标段线路整体式路基宽度34.5m,分离式路基宽17.0m;隧道净宽15.5m,净高5.0m。
二、线路平、纵断面设计* * *隧道设平曲线1个,无竖曲线。
左线起点设计高程158.889,终点设计高程103.775;右线起点设计高程158.677,终点设计高程103.639,线路总体上由北向南下坡,左、右线坡度分别为1.49%、1.485%。
三、* * *隧道洞口套拱设计情况* * *隧道套拱厚80cm,长2米;导向管使用4根20b工字钢固定,外插脚1度(不包括纵坡),方向与中线方向平行;φ108管棚长40米,每个洞口43根,节长3米和6米,先施作奇数孔安装钢花管并注浆,然后施作偶数管检查注浆质量;每节钢管使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水泥浆水灰比1:1,水泥浆与水玻璃重量比1:0.025,注浆压力处压0.5~1.0MPa,终压,2.0MPa。
四、* * *隧道进口洞口段隧道结构及水文地质情况1、洞口段隧道结构设计隧道按新奥法原理设计,结构采用锚、网、喷、钢拱架组成初期支护与二次模筑砼相结合的复合式衬砌型式;拱墙采用C25防水砼,抗渗等级不小于S8,仰拱采用普通C25砼。
拱墙采用1.5mm厚单面自粘式HDPE复合式防水卷材;隧道边墙4.0m高范围内采用乳白色和蓝色两种隧道专用瓷砖装饰,拱顶采用浅黄色防火涂料喷涂。
隧道净宽15.5m,净高5.0m。
隧道结构断面及支护参数见图1-1。
2、进口段水文地质情况隧道进口洞口有一条冲沟与线路45°角斜交,汇水面积较大,且两边地势均较高,不解决好截水天沟问题如遇暴雨将面临淹洞的可能;洞口段揭露岩石为中~微风化灰岩,裂隙发育,岩质较硬,稳定性较好,根据长管棚钻孔结果表明YK90+155~160段断层破碎带较小,含水量较少,YK90+135~YK90+175段无溶洞。
第三章总体施工思路及施工进度安排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及围岩情况,拟采用右洞先进洞暗挖后再从右洞洞口YK90+080处按1:0.75坡度拉5米宽槽进入左洞进洞开挖,衬砌台车就位施作一组衬砌后再施作明洞的施工思路。
(在向左洞拉槽的同时路基队对高边坡开挖,尽可能的降低拉槽高度)。
根据洞口围岩实际情况,YK90+135~YK90+165,ZK90+130~ZK90+160 段依照设计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
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5月10日,完工日期为2010年11月10日,总工期185天,详见工期计划表3-1。
表3-1工期计划表进洞段开挖支护安排:右导坑开挖10m→右导洞开挖5m→中部开始开挖→正常循环,导洞距中部10~20m。
洞口段Ⅴ级围岩单循环开挖支护作业时间如表3-2所示。
表3-2 进洞口段左、右导洞上台阶单循环开挖支护作业时间表表3-3 进洞口段左、右导洞下台阶台阶单循环开挖支护作业时间表表3-4 中部上台阶单循环开挖支护作业时间表表3-5 进洞口段左、右导洞下台阶台阶单循环开挖支护作业时间表注:各种施工干扰影响时间均已分配到各工序中。
导洞及上台阶与下台结为平行作业,每循环作业时间已考虑的相互之间影响,按最长开挖时间折算每月进度指标为:720小时/月 ×0.5/循环=25m/月14小时/循环第四章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总体施工顺序:测量放线→截水天沟施作→右洞边、仰坡开挖支护(套拱底部)→右洞大管棚施作→右洞洞身开挖支护→右洞口拉槽至左洞→左洞边、仰坡开挖支护(套拱底部)→左洞大管棚施作→左洞洞身开挖支护→左右洞衬砌台车就位→左右洞第一组衬砌→左右洞明洞施工。
一、洞顶截水天沟施工根据隧道口地质水文情况,因左线洞顶地势较低,隧道口左侧是高边坡,右线洞顶高程现场测量标高高2米左右,采用人工造坡的方式填高左洞标高约0.7米,右线洞顶下挖2米施作0.6米宽的截水沟做出水口来解决洞顶截水沟排水问题。
二、成洞面边仰坡开挖、支护首先根据图纸的里程、标高对洞口边坡进行放线。
标出边坡开挖边线及土方开挖厚度。
开挖利用挖掘机自上而下进行,分层开挖,分层及时支护;并每层检查边坡坡度。
如遇坚硬岩,则利用风镐破除或风钻钻孔,局部松动控制爆破开挖;挖掘机、大型自卸车将碴装运至指定弃碴场。
成洞面仰坡支护设计采用锚、网、喷支护。
锚杆为Φ22砂浆锚杆,长3.5m,间距1.2m×1.2m梅花型布置;钢筋网为φ6.5@20×20cm;喷射混凝土厚10cm,标号C20。
1、仰坡开挖施工方法测量放出仰坡开挖范围及拱顶位置,以保证开挖仰坡平顺,成形好,不损坏开挖范围外地表。
设计仰坡坡度为洞顶以上1:0.75,洞顶以下1:0.25,挖机开挖时由上到下分层进行,每层高2~3m,层层剥离(开挖),挖掘机上、下便道选择在开挖范围不破坏外围地表和开挖边坡的适当位置,挖掘机从上至下(或分台阶)直接将土石方挖至坡底平坦地带。
挖机开挖完后,人工手持风镐、十字镐、锄头修平边坡凸出的孤石,对风镐不能凿除的坚硬孤石,采用风钻钻孔小药量弱爆破破除。
已超挖或拔掉孤石形成的孔洞以喷砼补平。
2、仰坡支护施工方法挖掘机开挖一层并修整平顺后,即支护一层。
支护采用锚、网、喷支护。
锚杆为Φ22砂浆锚杆,长3.5m,间距1.2m×1.2m梅花型布置;钢筋网为φ6.5@20×20cm;喷射混凝土厚10cm,标号C20。
支护施工顺序为:初喷3~5cm厚C20砼→钻孔、安装锚杆→挂钢筋网→复喷砼至设计10cm厚。
(1)、砂浆锚杆施工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1所示。
图4-1 锚杆施工工艺框图A、锚杆制作①、锚杆采用φ22螺纹钢筋切断机加工,长度为3.5m,使用前调直、除锈、除油。
②、制作好的锚杆钢筋应堆放整齐。
B、锚杆成孔钻孔安排在初喷混凝土初凝后进行。
先在岩面上按1.2m*1.2m间距画出锚杆孔位,采用YT-28风钻钻孔,钻孔直径大于杆体直径15mm。
调整固定好钻杆角度,钻杆与水平面夹角为15°~20°。
成孔后采用高压风从里到外进行清孔,将孔内积水和岩粉吹洗干净。
C、锚杆注浆①、注浆采用砂浆泵,砂浆配合比:水泥比砂为1:1~1:2(重量比),水灰比为0.38~0.45。
砂采用中细砂,粒径不大于2.5mm。
②、浆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
③、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时,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罐及其管路。
注浆时,注浆管插至距孔底50~100mm,随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从而避免拔管过快造成孔内砂浆脱节,保证锚杆全长被足够饱满的砂浆所握裹。
D、锚杆安装①、当注浆量达到浆液向外溢出时,人工将锚杆钢筋插入孔内。
②、锚杆安装后,不得随意敲击,否则将影响砂浆与锚杆和砂浆与孔壁的粘结强度,降低锚杆的锚固力,影响锚杆质量,发生安全事故。
E、锚杆验收合格后,再喷射C20混凝土,喷射厚度为10cm。
配合比为:水:水泥:砂:石:外加剂=0.48:1.00:1.48:1.60:0.045。
F、质量要求①、锚杆成孔允许偏差:孔位±15mm,锚杆孔深±50mm;锚杆孔径+15mm。
②、锚杆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锚杆插入孔内长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的95%。
③、砂浆严格按配合比施工。
④、锚杆杆体露出岩面的长度不应大于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即10cm。
(2)、钢筋网施工隧道洞口边仰坡布置钢筋网。
钢筋网采用φ6.5钢筋,间距为20cm×20cm,钢筋网在加工场加工成2×2的网片,现场绑扎。
钢筋网与锚杆焊接牢固,随受喷面的起伏铺设。
钢筋网之间及与已喷砼段的钢筋网搭接牢固,且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
钢筋网需挂靠牢固,在喷射混凝土时钢筋网不得晃动。
(3)、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法采用湿喷工艺,砂石料、水泥及外加剂运至仰坡下方便道上,小型拌和机现场拌制。
喷射混凝土分二次进行,第一次为初喷,厚度3~5cm,第二次为复喷,达到设计厚度的10cm。
A、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施喷面清理→砂石、水泥、水、外加剂等计量→拌和→添加速凝剂→喷射砼→综合检查。
B、施工方法①边仰坡坡面处理:坡面在开挖后整理平顺,无松碴。
②搅拌:搅拌时间规定为2~3min。
③喷射:待锚杆、钢筋网安装完毕后进行喷射,喷射时自上而下进行,喷嘴作小圆周运动;工作风压0.4~0.5Mpa;喷嘴至工作面距离在0.6~0.8m,喷嘴尽量垂直坡面。
C、喷射质量检查按规范检查喷射表面,是否有松动、开裂、下坠、滑移等现象,如有及时清除重喷。
三、洞口及明洞土石方开挖、防护明洞土石方与洞口土石方一起开挖完成,尽量采用挖掘机开挖,必要时采用弱爆破,人工配合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出碴。
明洞两侧边坡防护方法同成洞面边仰坡防护,在此不再详述。
四、超前大管棚施工1、大管棚施工总体说明(1)大管棚支护里程左线ZK90+130~ZK90+170,右线YK90+133.5~YK90+173.5,长度4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