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
补体(complement)
1. 补体概述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体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与 免疫有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由30多种可溶性蛋白质和膜结合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 补体系统正常在体内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需经活化才能 发挥效应
Liver hepatocytes Lymphocytes monocytes complement proteins
补体激活的MBL途径
3.3 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
活性物质是脂多糖、酵母多糖、葡聚糖、凝聚的IgA 和IgG4等物质 步骤包括:C3转化酶(C3bBb)的形成 C5转化酶(C3bBb3b)的形成 C3正负反馈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全过程示意图
4.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4.1 细胞溶解作用 补体系统激活后,通过级联反应可在靶细胞表面 形成许多MAC,导致靶细胞溶解,在感染早期主要通 过旁路途径和MBL途径,抗体产生后主要通过经典途 径
4Hale Waihona Puke 2 调理作用 C3b、C4b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图中CR1和IgFc受体可分别介导调理作用,同时参与调理作用称联合调理 作用
4.3 趋化作用 趋化因子C5a导致吞噬细胞向感染部位聚集,发生炎 症反应
5. 补体与抗体结合部位
抗原与抗体结合,抗体构象发生改变,暴露出补体结合位点 (CH2)
思考题:
1. 补体在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补体的作 用有特异性吗 2. 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其实质有什么不同
3. 补体的激活途径
3.1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 激活物质是抗原抗体复合物 参与成分是C1-C9 激活过程是三个阶段,即识别阶段、活化阶段和膜攻击 阶段
膜攻击复合物
3.2 MBL激活途径 是指细菌和病毒表面的甘露糖残疾与血清中的MBL结合, 进而激活C4、C2、C3的活化途径 病原微生物感染早期,体内的M和中性粒细胞产生TNF 、LI-1和IL-6,诱导肝细胞合成与分泌急性期蛋白,其中与 补体激活的有C反应蛋白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
C2的序号似是补体的第2个成分,当C2与已固定于细胞膜 固相上的C4b结合为复合物时,将C2裂解为C2a和C2b。 C2b由细胞膜表面释放入液相中,C2a是构成经典激活途 径中C3转化酶(C4b2a)和C5转化酶(C4b2a3b)的酶原 部分。C2a的肽链上含有裂解C3和C5的蛋白酶活性点, C3转化酶与C5转化酶对C3和C5的裂解,均是由C2a的酶 活性点起催化作用。 C3处于两条激活途径的汇合点,在补体系统活化过程中起 着枢纽作用,并为替代途径激活的关键分子 C5是形成膜攻击复合体(MAC)的第1个补体分子 C9是形成膜攻击复合体(MAC)的最后个分子
Zymogen (酶原)
1895年Bordet发现绵羊霍乱 血清能够溶解霍乱弧菌,加 热到56C,30min阻止其活 性,加入新鲜非免疫血清可 恢复其活性 Ehrlich在同时独立发现了类 似现象,将其命名为补体( complement)
2. 补体的成分及结构
C1是经典激活途径中的起始成分。它是由1个分子的 C1q和2个分子的C1r及2个分子的Cls借Ca2 连接而成的 大分子复合物。分子量约为750kDa。其中C1q为具有识 别作用的亚单位,C1r和C1s为具有催化作用的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