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分子与细胞》第六章测试题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1.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分别发生于:A.间期、末期B.前期、中期C.间期、后期D.前期、后期2.在低倍镜下观察有丝分裂切片,看到清晰的图像后,其它条件不变,换上高倍镜观察同一视野。
此时,视野的亮度、观察到细胞的大小和细胞的数目分别比原来要:A.亮、大、多B.暗、小、多C.暗、大、少D.亮、大、少3.下列的细胞生理活动中,有可能表示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已经到了末期的是:A.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活动加强B.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C.染色体螺旋化变粗,形成染色体D.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4.下列哪项叙述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A. 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B. 线粒体产生大量ATPC. 中心体周围发生许多星射线D. 高尔基体数目增多5.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其间期的特点是:A. 细胞没有变化B. 核膜解体C. 染色体隐约可见D. 细胞内进行着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6.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在下列哪一个时期达到最大限度?A.胚胎时期B.幼年时期C.有丝分裂间期D.有丝分裂末期7.人在胚胎时期,要经历有尾阶段,后来尾部细胞自动死亡,尾才消失。
这种现象称为: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C.细胞衰老D.细胞凋亡8.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的全能性。
这种全能性目前能够从体细胞培育成完整生物体的生物种类是:A.所有生物体细胞B.动物细胞C.植物细胞D.尚无发现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癌细胞特征的是: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B.能够无限增殖1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衰老细胞特征的是:A .细胞内色素积累B .酶的活性降低C .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D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物质减少11.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不正确...的叙述是: A .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B .生物体内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 .细胞分化是指相同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D .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12. 右图是一学生绘出的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A .a 和bB .c 和dC .b 和dD .e 和f 13. 右图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 分子数(c)的统计图。
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A .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B .①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C .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D .③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14.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 分子三者的数量比为 1:2:2 时,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A. 前期和中期B. 中期和后期C. 后期和末期D. 末期和前期15. 人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肝细胞内,全部 DNA 数目确切地说应为:A .大于 46B .等于 92C .等于 46D .大于 9216. 在一个细胞周期内,染色体数目倍增,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最早显现,染色体形成和数目最为清晰的时期依次为:①分裂间期 ②分裂前期 ③分裂中期 ④分裂后期 ⑤分裂末期A. ①②③④B. ④①②③C. ②③①④D. ⑤③②④17.下图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数目的变化情况。
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的曲线分别是:18.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理想材料是:A. 活的肝细胞B. 口腔上皮细胞C. 发育着的受精卵D. 卵细胞19.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步骤应是:A.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 漂洗、解离、染色、制片C. 解离、染色、漂洗、制片D. 漂洗、染色、解离、制片20.水稻体细胞中有24 条染色体,经过连续五次有丝分裂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A.12 B.24 C.48 D.12021.在人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形成一个复杂的人,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起作用: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C.细胞成熟D.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2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A. 基因组的改变B.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原癌基因的激活D. 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23.细胞分化与增殖的主要不同点是前者产生的细胞:A. 生理功能不同B. 形态,结构不同C. 数量少D.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24.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器官,其原因是:A. 细胞丧失了全能性C. 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D. 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25.检测某一植物组织细胞,发现其有机物分解缓慢,酶的催化效率极低,这表明该细胞正在:A. 分化B. 分裂C. 衰老D. 癌变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A. 皮肤和消化道上皮每天都会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B. 骨折时造成的细胞死亡C. 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的消失D. 人的红细胞在经历120d 左右的寿命后死亡27.下列对于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个体衰老导致细胞衰老B. 幼年个体内没有衰老细胞C. 老年个体内没有幼嫩细胞D. 没有细胞的衰老就不会有个体的衰老2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凋亡的意义的是:A. 维持内环境稳定B. 抵御各种因素的干扰C. 促进生物体的正常发育D. 细胞凋亡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29.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可能增加数量最多的是:A. 中心体B. 内质网C. 核糖体D. 高尔基体30.细胞癌变的机理是:A. 自然形成的B.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C. 细胞分化中特化出来的D. 细胞衰老的必然结果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4分)1958年,美国科学家将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请根据下面实验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1)过程③中由单个细胞形成细胞团需要经过过程(2)过程④由细胞团形成胚状体要经过过程,其结果_ 。
(3)此实验成功证明了。
32、(8分)下图中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B 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分别是___ ,该种类的生物细胞中含有染色体_____________条。
(3)C图表示的是______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期,此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33、(12分)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若干曲线变化图和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图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图中实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线表示,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中的C相当于曲线图中的_____________段(用大写字母表示),根据图形推测,上图中的4N应该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的[4]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在[4]的周围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细胞器)的活动明显加强。
(4) 上图中AB段曲线上升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此段相当于分裂图中_______(字母)时期;B→E的变化相当于分裂图中的___________(字母)。
(5)下图中的E细胞最大的特点是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下图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不同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测定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
(2)核膜开始解体、核仁逐渐消失,纺锤体开始形成的区段是____________。
(3)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所在区段是________________。
(4)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区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染色体数比原来的母细胞增加一倍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__,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等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____。
(7)若在a→b细胞中含有8对染色体,则在c→d段细胞内有_______条染色体,d→e段染色体数将达到________条。
35、(7分)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解离洋葱根尖细胞用的试剂是15% HCl和95%C2H5OH 溶液,染色用的试剂是或,压片时应当,先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找到根尖的细胞,然后,用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参考答案31、(1)脱分化(或有丝分裂)(2)再分化(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细胞(3)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保持着细胞全能性32、(1)是植物细胞,该图具有细胞壁、没有中心体前期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2)后12 1206(3)动物,后,着丝点分裂为二,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使细胞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染色体变成染色质形态。
33、(1)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DNA数目的变化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EADCBF(2)DE 12(3)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高尔基体(4)DNA复制 E ADC(5)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34、(1)f---l (2) bc或hi (3)ab或gh (4)cd或ij(5)de或jk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6)df fg jl (7)16 3235、1%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在盖玻片上再加上一片载玻片,随后用手指轻压载玻片低倍分生区换上高倍物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