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总复习热现象【思考与训练】1.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规定为0℃,将为100℃,为1℃。
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4.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5.常用温度计在使用时,应注意:(1)使用前应被测物体温度高低,选择的温度计。
(2)温度计的玻璃泡既要,又不要。
(3)温度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待再读数值。
(4)观察温度时应保持;(5)读数时,视线要与。
6.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1)甲温度计示数是;(2)乙温度计的示数是;(3)丙温度计示数是;(4)丁温度计的示数是。
7.0℃的冰和0℃的水的温度相比A.0℃的水温度低B.两者温度相同C.0℃的水温度高D.两者状态不同,无法比较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知(1)该物质的熔点是。
(2)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分钟。
(3)图线AB线表示,物质处于态,热,温度。
(4)图线BC段表示,物质处于态,热,温度。
(5)图线CD段所示,物质处于态,热,温度。
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凝固图象,其中是晶体溶液,该晶体溶液的凝固点是,该晶体的熔点是。
10.根据现象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1)雾的生成是过程;(2)冬天玻璃内表面结成冰花是过程;(3)铁水铸成机座是过程;(4)用旧的白炽灯壁变黑是过程;(5)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过程;(6)封冻的湖面解冻是过程;(7)夏天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是过程;(8)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是过程;(9)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一段时间变小了是过程。
甲乙丙丁11.所有的气体采用的方法都可以液化,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下采用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储存在钢罐中的。
12.在人工降雨时,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之降雨,这一过程经历了、和三种物态变化。
13.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试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14.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所以A.冬天雪地上的钢板一定比木板凉B.冰一定比水凉C.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D.人感觉冷时,气温一定低15.在一个烧杯和一个试管中分别装有0℃的碎冰,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如图所示,对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水A.部分熔化B.全部熔化C.熔化一半D.不会熔化16.夏天,打开电风扇,人感觉凉快,这是因为A.电风扇吹的是凉风B.电风扇吹的风降低了周围的温度C.电风扇的风带走了周围热量D.电风扇的风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吸收了人体的热量,吸热致冷,所以人感到凉快。
17.在22℃的房间里,将一只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观察它的示数变化,会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将A.一直上升B.一直下降C.先下降,后上升,最后保持不变D.一直保持不变18.房间里挂着三个同样的温度计,其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用干纱布包着,c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湿纱布包着;a温度计的玻璃泡上什么也没有,如图所示,设它们的示数分别为ta,tb,tc,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ta=t b B.ta>t b C.t b>t c D.t b =t c19.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热,但是温度。
叫沸点。
20.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温度计浸在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直至水沸腾后并看到水量明显减少,在这个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A.一直在增加B.一直不变C.先增加,后来保持不变D.最高温度达到100℃21.下列关于汽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沸腾与蒸发都要吸热B.沸腾是液体表面和液体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C.沸腾和蒸发时,都因为要吸热而温度下降D.沸腾比蒸发汽化过程更剧烈22.将一只装有酒精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比水先沸腾B.酒精和水同时沸腾C.酒精沸腾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要升高23.游泳的人会有这样的感觉,人在水中并不感觉冷,从水中上岸时感到很冷,这是因为A B C Da b cA.水温比气温高B.人体尚未习惯岸上的环境C.空气温度低一些,人上岸后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了D.上岸后皮肤上的水分蒸发,要从人体吸收热量,降低了人体的温度24.烧瓶里的水正在沸腾,若用打气筒迅速向瓶中充气,瓶中水立刻停止沸腾,如图所示,这现象表明液体沸点随而升高。
25.如图所示是水沸腾的图象,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
在沸腾过程中,这个温度将此时外界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6.北方的冬天,载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暖的房间里,镜片上往往会出现小水珠,这是的现象。
27.夏天,打开冰箱门,常看到“白气”这是A.冰箱中有水蒸气冒出B.冰箱中存放的食物中所含的水分遇高温空气汽化的结果C.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D.冰箱中的霜变成的“白气”28.如图所示,正确描述水沸腾的图是29.放在烧杯中的磺,一加热就出现紫色的蒸气,这是现象。
停止加热后,在冷却的烧杯壁上出现亮晶晶的磺,这是现象。
30.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儿不见了B.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现一层白色的霜C.大堆纸燃烧后,只留下少量的纸灰D.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31.雪天路面上积有厚厚的一层白雪,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看到洒水车往路面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A.盐水使冰的熔点升高B.盐水使冰的熔点降低C.使冰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D.酒上盐水后雪变成了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而使水熔化32.空气潮湿的天气,常看到自来水管出汗,这是A.水管里面的水渗透出来的B.水龙头漏水流上去的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水管液化形成的D.无法判定33.喝开水时开水很热,用嘴对着水面吹气,很快就可以把水喝到嘴里,这是因为A.把凉气吹进杯里使水变凉B.把水面上的热蒸气吹走使水变凉C.吹气时使水面上空气流速快水蒸发快,水蒸发快吸热多,所以水凉的快D.以上三个答案都正确【中考链接】1.(2004福建泉州)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人的正常体温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D.泉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2.(2004福州)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B.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C.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A B C D3.(2004北京朝阳区)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4.(2004连云港)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均正确5.(2004北京)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升华、液化D.凝华、液化6.(2004福建漳州)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C)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D.汽化和升华7.(2004南京)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如图8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8.(2005连云港市)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9.(2005梅州市)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 )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10.(2005南京市)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B.夏天,剥开的冰棒冒“白气”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冬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11.(2005绍兴市)下列现象与物质状态变化的联系正确的是()A.冬天从嘴里呼出的“白气”——汽化B.电流过大时,电路中保险丝熔断——熔化C.湿衣服晾干——升华D.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凝固12.(2005年四川自贡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的汽水瓶,外面有一层水.用布擦一遍后,马上又出现一层水.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B.烧开水时,看到从壶嘴冒出“热气”是汽化现象C.我们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和木头都发热,是因为锯木头时,人对它们做了功,它们的内能增加,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青岛的气候,冬暖夏凉,主要原因是青岛靠近海,水的比热容大,同样受热或遇冷的情况下,气温变化小13.(2005泰州市)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 地球上的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云中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程,才能形成雨落向地面. 那么,从云中的水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汽化、凝固 B.升华、凝华、熔化C.汽化、凝华、熔化 D.液化、凝固、熔化14.(2005泰州市)在冬天,常会看到机动车(汽油或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管喷出一团团“白气”. “白气”是微小的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1)由“白气”可以推测,在机动车排出的气体中含有气.(2)根据上面的推测,结合掌握你所的知识(不限于物理知识),再写出一个更进一步的相关推测,并简要说明理由.①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05扬州市)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
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
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
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的示数/℃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的示数/℃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6 44(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_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