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8课 兰亭集序》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第8课 兰亭集序》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答案 D 解析 D 项,“致”,指情致,情趣。
3.下列句子中“一”都用作数词的一项是( )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悟言一.室之内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D.不知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论语》是一部重要的儒 家经典。
答案 B 解析 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国魏以后三月三日人们到水 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由原文“暮春之初”也可断定不是“七 月七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二段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了兰亭集会 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 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 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 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 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答案 C 解析 王羲之在文中没有肯定老庄“齐生死”的观点,在生命 观上与老庄的道家思想也不一致。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足可以极尽视听的乐趣, 实在令人快乐。 (2)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 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答案 A 解析 A 项,都是数词。B 项,把……看作一样/数词,一(间)。 C 项,形容词,一样/数词,一(个)。D 项,与“何”连用,副词, 多么/数词,一(人)。
4.下列与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D.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案 C 解析 例句以“杜康”代指酒。A 项,对偶。B 项,比喻。C 项,借代。D 项,拟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 ⑤所以游.目骋.怀 ⑦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A.①/②/③/④⑦/⑤/⑥
②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④齐.彭殇为妄作 ⑥足以极.视听之娱
B.①⑥/②/③⑤/④⑦
C.①/②/③⑤/⑦/④⑥
D.①⑥/②⑤/③/⑦/④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第8课 兰 亭 集 序》同步测试
一分钟试卷
1.“入木三分”的典故最初是用来形容东晋时代的哪位大书
法家的( )
A.张旭
B.王献之
C.王羲之
D.张芝
2.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有“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红是( )
A.牡丹
B.芍药
C.海棠 答案 1.C 2.C
(4) 在 《 兰 亭 集 序 》 中 , 王 羲 之 用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 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
答案 (1)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 骸之外
(2)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3)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解析 注意“悟、骸、世、崇、茂、诞、殇”等字的正确书写。
D.桃花
基础随堂测——知识根基在课内
(限时:40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会.(kuài)稽 契.(qì)约 激湍.(tuán) 临文嗟.(jiē)悼 B.癸.(kuǐ)丑 修禊.(xì) 彭殇.(shāng) 放浪形骸.(hái) C.静躁.(zào) 曲.(qū)水 流觞.(shāng) 趣.(qū)舍万殊 D.虚诞.(dàn) 悟.(wù)言 峻.(jùn)岭 游目骋.(chéng)怀 答案 C
②王羲之年幼时不善言辞,人们不大看重他。十三岁时,去 拜见一位大名士,这位大名士看出他将来必非等闲之辈,极力赞 扬。
③长大后,王羲之极善言谈,为人耿直、率真。一次太尉郗 鉴派门客向丞相王导求女婿,王家子弟听说有人来择婿,都显得 很矜持。但王羲之坐在东边的床上,露着肚皮吃东西,似乎没这 回事似的。郗鉴非常赏识王羲之,于是就将女儿嫁给了他。
13.下面是一位老师写的《兰亭集序》教学的开场白,请你 在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空缺的地方填上恰当的语句。
(1)________。他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总共 324 字,在他 的神笔下,个个“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 书”,他本人也被尊为独步千秋的“书圣”。(2)________。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2 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 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 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 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 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⑥赞比亚近期暴发霍乱,中国政府对此高度关注,迅速指派
医疗队为赞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当地百姓走上街头箪.食.壶.浆.表 示感谢。
④王羲之在书法上造诣极高。《兰亭集序》是他的代表作。 从文学角度看,是千古绝妙的好文章。从书法的角度看,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中的名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是对东晋时人们漠视生命、崇尚虚无的思想的有 力纠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人物简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书 法家,琅玡人。曾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为人耿直、率真。 对书法造诣极深,《兰亭集序》是其代表作。人物评价:“固知一死 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体现了王羲之对生命的珍视。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②⑤/③⑥/④ 答案 C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 ①②⑤是判断句,③⑥是省略句,④是倒装句。
7.下列对课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三个 月份分别叫作孟、仲、季,以示区分。
B.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 游,以祈福消灾。
答案 A 解析 A 项,①/②/③/④⑦/⑤/⑥依次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名词用作动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使 动、动词用作使动。
6.下面各句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死生亦大矣 ②齐彭殇为妄作 ③放浪形骸之外 ④不
能喻之于怀 ⑤其致一也 ⑥悟言一室之内
A.①②/③⑤/④⑥
轻松当学霸——高考真的需要拓展
(限时:45分钟)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国家宝藏》一书通过对 27 件文物的历史谱系、价值传 承的深入挖掘,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电 视节目中无法呈现的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将在书中一一呈现。 ②伴着初升的朝阳,诗人王勃缓步登上矗立在长江边的这座 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 然而生。
C.“岁在癸丑”中的“癸丑”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古人常 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的次序。这种方 法不能用来表示月和日的次序。
D.“齐彭殇为妄作”中的“彭”即彭祖。相传彭祖高寿, 在中国文化里“彭祖”也就成了长寿的代名词。
答案 C 解析 这种方法也能用来表示月和日的次序。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兰亭集序》中,谈及的“人之相与”的两种形式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 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 兰 亭 集 序 》 中 , 作 者 写 兰 亭 的 “ 山 ” 的 句 子 是 : “____________,_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_______;”写兰亭的“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家都知道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历代的书法名家灿 若河汉,其中最杰出的一位是王羲之。
(2)其实这篇书序也是散文佳品,下面我们便来领略其文之 美。
14.某校拟制作“走进文化名人”的宣传橱窗,同学们已搜 集到下列材料。请你据此写一段王羲之简介,再就人物言行、品 质或贡献的某一点进行评价。
①王羲之,因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生于公元 303 年,卒于公元 361 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在琅玡,后长 期居住在会稽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