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赫尔槽试验作业指导书含试验结果记录方法

赫尔槽试验作业指导书含试验结果记录方法

1、目的
对赫尔槽试验的操作方法进行说明,通过赫尔槽试验来对电镀槽液进行分析和管理。

2、适用范围
公司镀铜、镀镍、镀铬、镀锌槽液,用赫尔槽试验还可帮助确定镀液中某些成分的最佳含量、选择适宜的电镀工艺条件、确定镀液中添加剂和杂质的含量,以及帮助分析故障原因、预测电镀故障和测定
镀液的分散能力、覆盖能力及整平能力等。

3、试验准备
3.1仪器设备:
赫尔槽(250ml、267ml),材料一般为有机玻璃或硬聚氯乙烯板。

电源,12V
直流电源。

阳极板(63*70mm厚度3-5mn),材料参照表1。

阴极试片(100*65mm厚度0.25-1mm),材料参照表1。

试片表面
必须平整,前处理与现场条件一致。

镀锌赫尔槽试片可用320#或400# 水磨砂纸沙平,砂磨时用力要均匀,砂纹要平直,经水砂纸打磨的试片,必须用水冲洗,除去固体颗粒,并用酸活化,以防止不正常现象的出现。

需进行分析的镀液:若干。

一般根据要进行的试验次数取相应体积的镀液,每次试验需250ml。

取样应有代表性,样品应充分混合,若混合有困难时,可用移液管在溶液的不同部位取样,每次所取溶液体积应相同。

3.2试验条件
温度、搅拌等情况,应与现场条件一致。

表1赫尔槽试验条件
4试验规范
4.1倒入样液
将250ml样液小心倒入267ml赫尔槽中。

若生产时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因有机玻璃赫尔槽难以加热,可先将镀液在镀前放入其
他容器中加热至高于生产操作时的温度(一般高于生产操作温度
2-5 °C),然后将镀液倒入试验的赫尔槽中,待温度冷至高于操作温度
0.5 C左右开始试验。

如需要,插上气泵使样液搅拌均匀。

4.2阳极安装
取与样液相应的阳极板清洗干净,紧贴赫尔槽的梯形直角边,并用阳极(“+”极,红色)导电鳄鱼夹夹紧。

注意夹子表面洁净、无油污或锈蚀,且夹子不能接触到液面。

4.3阴极试片安装
将清洗干净的试片紧贴阳极对面的斜边,并用阴极(“-”极,黑色)导电鳄鱼夹夹紧。

注意夹子表面洁净、无油污或锈蚀,且夹子不能接触到液面。

4.4参数设定
阴极试片安装完成后,马上开启电源,按表1设定电流、时间等试验条件,开始试验。

4.5阴极试片镀后处理
电镀结束后,将阴极试片取出,用水冲洗,如需要中和进行中和,
用纯水漂洗,甩去水珠后用电吹风吹干,贴上标签。

4.6对比试验
根据样液电镀赫尔槽试片结果,判断电镀液是否正常。

选择需要调整的项目,对样液进行调整后再次进行试验。

主要调整的内容有:
镀液添加剂的含量
镀液光亮剂的含量
检测或模拟镀液金属/有机物杂质污染
镀槽最佳电流密度
具体调整通过试验结果对比,对生产线镀槽槽液调整提供依据。

4.7样液使用次数规定
赫尔槽试验液的试验次数不能太多,一般是1-3次,通常情况,贵金属槽液、氰化物镀锌槽液和镀铜槽液的试验次数为1次,镀镍槽液的试验次数最多为3次,以避免槽液成分变化过大,影响试验结果。

5试验结果记录
需记录试验时间、样液成分、电流、时间、搅拌方式、调整项目等内容。

5.1阴极试片结果部位选取
在阴极试片中线偏上1cm部位选取一条宽10mnm勺图形,做为试验
结果进行评定,如图1所示
图1阴极试片结果部位选取(单位:mm
A—镀层烧黑而粗糙不明;B—镀层发暗部分;—镀层光亮部分
5.2试片符号说明
为了便于将试验结果以图示形式记录下来,可用图 2的符号表示 镀层的状况。

如果这些符号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可以配合文字说明。

图2赫尔槽试片的符号
5.3保存
阴极试片除绘图说明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试片在干燥后可以涂 清漆,以便长期保存。

6其他:
6.1各生产线镀槽进行赫尔槽试验周期参《赫尔槽试验周期表》 6.2试验结果记录需保存在公司技术质量部档案库中, 每周更新发布
一次。

赫尔槽试验作业指导书
页次 6 of 6
文件编号 SD-WI-T/Q-OXX
版次 00
1:
III
A 山占A A AAA
MM
o « « e
半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