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教案设计
知识与技能:
1、默读课文,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联系实际、评价交流等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懂课文内容。

3、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无价与无私,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理念,理解感悟课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出发。

组织引导时,根据学生在课堂现场生成的实际反应、实际问题、实际需要进行,为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服务。

阅读时学生个性化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进行自读、自疑、自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账单”。

教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账单:这是什么?请你介绍一下。

(板书:账单)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关于“账单”的故事。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同学们完全可以自己读,有信心试一试吗?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想一想围绕账单你有什么问题?
(3)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词语检查读准、读通的情况。

3、学生反馈课文内容。

4、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

(随机把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


5、师: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次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感知课文内容,在质疑、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的过程中强化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理解课文,读中释疑。

1、课件出示彼得的账单,(指名读)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讨论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既然彼得是一个听话的孩子,那他为什么要开这个账单呢?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4、你认为彼得跟妈妈索取报酬合理吗?说说理由。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彼得如愿以偿得到了报酬,但同时也发现一份妈妈开给他的账单。

1、妈妈的账单也是本课的课题,我们一起读一读。

你能读懂什么。

2、讨论交流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慈爱、精心照料孩子、关心孩子)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想象一下,十年来妈妈是怎样照顾彼得的?
4、师:这十年来妈妈为彼得营造幸福舒适的生活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还有她宝贵的青春年华用金钱能算得清,
算得完吗?何况妈妈的爱永远没有停止还在继续。

妈妈的账单是一份无价的账单。

(板书:无价)可妈妈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付出呢?(板书:0芬尼)再读妈妈的这份账单你体会到什么?(板书:母爱无私)
5、作为儿女,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指名回答)
6、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出彼得的账单和妈妈的账单,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分两个阶段,一是研究彼得的账单,体会彼得的为人。

二是研究妈妈的账单,体会妈妈对彼得的爱。

为了唤醒学生们内心深处对母爱的依恋,设计一个口语交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想象一下,十年来妈妈是怎样照顾彼得的?)
六、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1、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2、师:此时的你一定被彼得的妈妈无私的爱深深打动,也一定想起自己的妈妈,也许你从彼得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那么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的感受。

我想对彼得的妈妈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七、总结深化,拓展延伸。

一位诗人说过:一位好母亲抵得过一百位教师。

感谢彼
得的妈妈,她的账单不仅让彼得也让我们懂得母爱的无私、无价、无声。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份爱的账单。

八、布置作业:为父母做一件家务事。

板书设计:
20* 妈妈的账单
彼得6芬尼
账单{}母爱无私、无价
妈妈0分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