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4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2013年4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全国2013年4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试题日期:2013年04月28日双击屏幕自动滚动来源:自考生联盟复制此网址【字体:大中小】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8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新闻评论的深化作用在于通过对事实的分析、提炼、升华,使受众领悟到某种道理,理解事物所包含的A.社会意义 B.作者立场C.具体特征 D.舆论效果2.新闻评论立论的基本要求是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A.显著性 B.前瞻性C.精粹性 D.群众性3.新闻评论的论据主要有两大类:事实性论据和A.观念性论据 B.理论性论据C.归纳性论据 D.学理性论据4.述评中叙事和说理应兼而有之,使读者既可以获得必要的事实性信息,又可以了解作者对这些事实的A.叙述和评议 B.分析和探讨C.归纳和整理 D.概括和思考5.新闻评论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最根本的目的是A.积累丰富的知识 B.提高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C.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短评的“新”不仅表现在要有新颖的立论角度,还要有独到的A.观点 B.功能C.风格 D.笔法7.政论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报道或文稿所加的A.评价或议论性文字 B.提示或说明性文字C.依托或超脱性文字 D.批评或论辩性文字8.对于小言论来说,选题立论应更多地注意尚在潜伏或苗头状态中的A.全局问题 B.国内、国际重大问题C.突发事件 D.社会矛盾或思想矛盾9.社论是新闻评论中最重要的体裁,而党报的社论又具有鲜明的政策性、指导性和A.群众性 B.独到性C.准确性 D.导向性10.组合电视评论符号的重要原则是要做到各种符号A.并重使用 B.便于制作C.协调一致 D.同时运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以下关于立论的表述正确的是A.立论是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 B.立论就是确定论题和论据C.立论是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 D.立论通常在选题之后E.立论统帅一篇评论所有观点和材料12.运用论据应做到A.务必正确、真实、恰当 B.具有典型性和科学性C.多多益善 D.考虑写作背景E.顾及读者特点13.写好新闻评论离不开调查研究,以下关于调查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是A.要把占有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结合起来B.要带着问题去调查C.亲眼所见一定是真实情况D.要把积累资料和研究分析结合起来E.要带着观点去寻找材料14.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政论,以下与鲁迅杂文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鲁迅的杂文集都是按年代顺序编的B.鲁迅的杂文是进行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C.鲁迅的杂文有的像散文、随笔,有的是几段日记或一封信,形式不拘一格D.鲁迅的杂文篇幅短小,表现了“雅人”的“性灵”E.鲁迅的杂文语言有的明白晓畅,有的幽默含蓄,有的隐晦曲折15.电视述评中的夹叙夹议有以下方式A.音响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B.解说词中的夹叙夹议C.屏幕文字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D.同期声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E.画面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6.新闻评论的标题如何做到生动引人?17.从发挥的作用来看,广播评论中的音响可以分为哪几类?四、论述题(本题15分)18.什么是短评?短评写作有哪些基本要求?五、操作与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35分,第20小题20分,共55分)19.依据以下素材,撰写一篇专栏评论。

(字数:800字左右)(35分)如今,一些企业喜欢向员工派送各类唬人的头衔,甚至一个小公司也设有多个市场经理、运营总监;一些人也会想方设法在自己的名片上加印各种头衔。

这些情况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头衔通胀”。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193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6.9%的人感觉当今社会“头衔通胀”现象普遍,其中38.4%的人表示“非常普遍”。

“我们公司只有几十个人,就有七八个‘总’。

”上海市某公司职员吴莉告诉记者,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公司里只有俩人是真正的老板,给其他人安上“总经理”、“总监”等头衔,就是为了让他们出去谈业务方便一点儿,“没办法,现在社会上就认这些称呼。

”本次调查显示,70.5%的人坦言,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看重头衔。

据了解,其他国家也曾出现过“头衔通胀”的情况。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公司无力支付员工更多的薪水,就给他们提供晋升的机会,以此留住员工。

“头衔通胀”现象普遍的原因有哪些?调查中,80.9%的人首选“社会重头衔,其实就是重权力”,其次是“虚荣心作祟”(67.9%),52.9%的人选择“单位创造头衔满足员工升职希望”。

接下来的排序依次为:“满足员工受尊重的需要”(36.3%)、“单位希望员工认识到所负责事务的重要性”(33.2%)、“经营理念的体现”(18.6%)、“行业人才紧缺,拔苗助长”(14.4%)等。

“头衔通胀”会带来什么后果?调查中,人们评出的前三位是:“会引起社会浮夸之风”(79.5%)、“更加争名逐利”(75.5%)、“头衔贬值”(70.5%)。

另有15.8%的人认为,“涨”头衔有利于营销,9.8%的人认为“涨”头衔有助于员工承担更多责任。

调查显示,74.2%的人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头衔通胀”的时代。

面对这种现象,69.0%的人表示反对,仅有10.9%的人表示支持,其他20.1%的人表示无所谓。

(来源:201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20.分析新闻评论《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的结构特点和论述特点。

(字数:600 字左右)(20分)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最近,有个“弯道超越”词汇很时新,诸如“正是弯道超越时”、“超越常在弯道处”等等,常见诸媒体。

“弯道超越”,原本是赛车上的一个术语,指参赛车手在拐弯处比直线跑道上更易超越对手。

有人认为,金融危机让世界经济处在了“弯道”上,此时正是跨越发展、超越对手的良机。

应当说,经济发展上的每一次危机,都是产业重新布局、企业重新洗牌,新机遇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以“弯道超越”比喻危中之机,有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功效。

但算算如下几笔账我们能够看到,这种说法也只能算是一种比喻。

成本消耗账。

一般情况下,有经验的驾驶员不会弯道超越,他们知道弯道超越更加耗油,更易磨损发动机和轮胎,损耗车辆寿命。

赛车选手敢于弯道超越,很大程度因为这本是“烧钱运动”,可以不计后果地“透支”。

不过,经济发展是一项长远事业,毕竟不是短暂的赛车。

在金融危机还在继续蔓延、市场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的背景下,经济运行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在正常发展都遇到巨大挑战时,超常规发展就得付出更大成本、更多代价。

那些以超越的名义乱砸钱、乱铺摊子的作为,那种为一时超越让资源能源难以承受的急功近利做法,是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歪道超越”。

安全风险账。

赛车比赛中,人们不仅能看到精彩的弯道超越,也常目睹弯道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换言之,超越常在弯道处,事故也常在弯道处。

“弯道处要敢于踩油门”,被一些人喻为超越发展之宝典。

其实,赛车手进入弯道的第一个动作是踩刹车而非踩油门。

好的赛车手,在进入弯道前必须正确判断形势,若遇到了弯道就急着去超车,不翻车才怪。

经济发展的弯道,比赛车场上的弯道更为复杂,充满着变数。

弯道之处,最需要实事求是,按科学发展观要求讲方法、重技巧,量力而行,否则一旦用力过猛,很有可能事与愿违,“半路抛锚甚至翻车”。

实力功力账。

在弯道能否实现超越,赛车状况和选手技术功力是比拼的核心。

一般来说,赛车上的“弯道超越”,以“直道上黏住对手”为前提;若直道上已被对手落下较远,超越纯属妄谈。

危机之中,“赶超机遇”的确存在,但能拿到“好牌”的,往往是具有技术领先等优势的企业和地方,而那些落后生产力,受到危机的冲击更为严重。

“你开的是拖拉机,别人开的是小汽车,你最该做的是转型换代、积蓄能量——有经济学家为热火朝天的“弯道超越”泼“冷水”、提建议,不无道理。

细细想来,不是所有的弯道都是超越的好时机,也不是所有的“车手”都可以做到安全超越。

金融危机制造的“经济弯道”,有机遇也有险情,能“成”也能“败”绝不是按照主观意愿想超越就能超越的,要实现“弯道超越”,需要拿出大智慧、大勇气,保持冷静头脑,尊重科学、遵循规律,把一些该算清楚的账算明白、算到位。

(来源:2009年4月13日《大众日报》,作者:孙秀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