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缓解孩子考试焦虑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

缓解孩子考试焦虑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

如何缓解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由考试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的异常生理心理现象。

并非所有的焦虑对学习都是有害的,适度焦虑可以使人对考试有种激励作用,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

但过度的考试紧张则导致考试焦虑,影响考场表现,并波及身心健康。

焦虑是一种复合性情绪状态,包括焦虑反应、过度焦虑和焦虑障碍等三个由轻到重的层次。

焦虑反应是人们对一些即将来临的紧张事件进行适应时,在主观上产生的紧张、不安、着急等期待性的一种常见的情绪状态。

焦虑障碍是精神心理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和现实刺激无关,紧张、不安等症状比较严重,对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影响比较严重。

考试焦虑介于两者之间,属于过度焦虑,其特点是焦虑已明显地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考试一旦解除,多能迅速恢复。

中外的好多研究机构的结果表明考试焦虑是学生中常见的一种障碍。

心理成因
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它可以发生在考试前,考试中和考试后,它受以下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主观因素
1、期望值过高对自己考试的结果要求过高,梦想自己一举成功,幻想自己考试能超水平发挥,当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时,就自然会产生焦虑。

2、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如果准备不充分,知识上有欠缺,则会导致信心不足。

本来就提心吊胆,一旦试题与自己准备的不相符合,就更加紧张,结果必然导致高焦虑。

3、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强这种类型同学总是持着一种害怕失败的心理,一旦成绩不理想,就丧失信心,低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遇到一点挫折失败就垂头丧气。

4、考前身体状况不好比如生病、失眠、过度疲劳等导致体能上竞技状态不佳容易产生高焦虑。

客观因素
1、父母的压力父母普遍有一种补偿心理,期望通过子女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是平时大家调侃的自己不飞,下个蛋让小鸟努力飞。

因此学习上不断地施压。

导致孩子容易出现郁闷,逆反心理,加重了心理压力。

2、老师的压力学生总是希望自己能考出好成绩作为对老师的回报,既为自己也为老师脸上添光,这种期待心态,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压力。

3、同学的压力目前学生之间同伴竞争很激烈,考试除了检验学习效果外更是有很重要的区分鉴别功能,成绩好的同学竞争更是激烈,过度学习,过度劳累,就会产生无形的心理压力。

此外学习方法、应试技能也会和考试焦虑有关。

表现及危害
考试焦虑症一般表现在三方面:
躯体异常:失眠多梦、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胸闷气短、食欲减退、肠胃不适,频繁小便等。

心理异常:紧张、担心、恐惧、忧虑、注意力差、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下降,情绪抑郁、缺乏自信和学习热情,过度夸大失败后果,常有大难临头之感;
行为异常:拖延时间、逃避考试、坐立不安、怕光怕声,考试时思维混乱,手抖出汗,视力模糊,常草草作答,匆匆离开考场;
严重的考试焦虑会使学生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烦躁,降低了学习效率;考试焦虑会影响了考生的考试成绩,而不良的考试成绩又会反馈强化,加剧考试焦虑,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此外,长时间考试焦虑还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应对方法
运动法
运动可以消除一些紧张的化学物质,学生以脑力活动为主,而适当的运动是消除大脑疲劳的有效方法。

广大临考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散散步、打打球、做做体操。

宣泄法
通过向亲人或朋友,述说自己的积怨,求得他人的理解和同情,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放声大哭或
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平。

也可以用写日记或书信的方式,释放自己的苦恼。

认知调整
不要因为被一两次考试失败和一两科考试失误所吓倒,不要以偏概全。

接纳现实和自我,顺其自然,正确看待外界压力,从另外的角度思考问题,纠正认知上的偏差。

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有多种方法。

较为常见一种是放松训练,包括想象放松、呼吸放松和渐进放松等方法。

另外一种是系统脱敏训练,按照焦虑水平从弱到强建立等级。

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训练相结合,在放松状态下的情绪,与焦虑是相互抵抗的,通过训练可以抑制焦虑和紧张状态的出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