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单元加减法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修订稿

第七单元加减法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修订稿

第七单元加减法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第七单元“加减法(三)”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小学数学一年级学科资源建设 longxioabo教材内容:本单元是在学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的知识技能是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不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发展估算和提出问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本单元的重难点、关键:1、重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难点:能独立解决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简单问题。

3、关键: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本单元是学完了“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的知识技能是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大部分学生对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100以内加减法掌握得比较好,已具备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经历计算的过程,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四、本单元课时安排(8课时)各课时教学设计套圈游戏(连加)教学内容:第二册第76——7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3、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连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经历估算师:六一儿童节很快就要到了,我们学校准备举办一个游园会,其中有一个游戏是套圈游戏。

我们的“老朋友”笑笑和淘气“他们也想来参加,我们让他们先来玩一玩吧好吗?(课件依次用表格出示淘气和笑笑套圈的分数)师:看看统计表里的数据,你猜是谁赢呢?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自由表达)学生汇报二、验证猜测,探索算法师:到底同学们有没有猜对呢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知道谁赢呢(算一算)请小朋友们试一试,你是怎样算的请在小组内说一说,也可以把你想到的算法在本子上写出来。

学生汇报算法,指导学习竖式计算的方法。

(先把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分数加起来,再用得数加上第三次的分数)学生尝试自己独立用竖式计算笑笑的分数。

比较得出是淘气赢了。

(让我们向冠军淘气表示祝贺)小结:你认为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三、游戏练习(投骰子选数)淘气和笑笑玩得那么高兴,小朋友们,你们也想玩吗?介绍用骰子选数游戏的方法(两人合作,每人选三个数,计算出三个数的结果要求列出横式和竖式,结果大的赢,可得一颗星,最后星多者为胜)四、巩固练习1、第76页的想一想。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汇报交流)2、第77页的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3、完成第77页的2。

小组合作,算出横、竖、斜着的三个数的和,感受数学的魅力。

五、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乘船教学内容:课本第78——79页的连减教学目标:1、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2、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能准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大家喜欢旅游吗?说说旅游的体会。

旅游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大家看,淘气和笑笑他们学校一年级的小朋友正准备坐船去旅游呢,出示课本78页情境图。

板书:乘船从图中,你知道什么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有两艘船:一艘可乘44人,一艘可乘26人,淘气他们一共有92人。

)师:同学们先来估计一下,这两艘船够坐吗并说明你的理由。

师:还有几人不能上船?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想出解决办法。

师:你有什么办法才能知道还有几个人不能上船呢?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方法:(1)先让44人上第一艘船,再让26人上第二艘船,剩下的就是不能上船的。

所以应该这样列式:92-44-26(2)我是先看看两艘船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再看看92人比它多多少?多出来的就不能上船。

(可以直接口算)要先算:44+26=70(人)再算:92-70=22(人)2、自主探索 92-44-26的计算方法。

同桌互相说说怎样算,再汇报说方法,老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连减的竖式。

方法一:先算98 再用 48- 44 - 264822方法二: 98- 4448- 2622老师一边板书一边提问学生说出每步所表示的意义。

请同桌互相说说每一步运算的意义。

3、学生回答,再需要一只什么船呢?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三、巩固应用。

1、 85 56 71 64-25 -17 -34 -12( ) ( ) ( ) ( )-18 -25 -17 - 7( ) ( ) ( ) ( )让学生体验第二种计算方法的优越性。

2、完成78页的算一算(用竖式计算)让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交流计算方法。

3、机灵狗不小心把订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请你想办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并把弄脏的地方填完整。

(课本79页第3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三、全堂总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乘车教学内容:乗车(第80,81页)教学目标:1、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体会算法多样化。

2、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计算加减混合算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大家都知道,乘车的时候会有人上车,也会有人下车。

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去看看2路公共汽车的情况。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二、新课探讨。

1、了解图意,初步估算。

师:(出示情景图)大家从中知道了些什么?根据图中的信息,大家估计一下,现在车上的人比56多还是比56少。

(生独立思考后反馈)师小结:同学们真不错,肯动脑筋,从上下车人数的比较中可以估算出现在的人数比56少。

这也是估算的一种方法。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上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重点解决下面这个问题:车上原来有56人,上车19人,下车27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师:谁知道怎样列式计算呢?生:可以56+19-27,也可以56-27+19师:这两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小结:在解决乘车问题的时候,我们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先加上上车的人,也可以先减去下车的人。

老师强调:这样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运算。

在计算这样的算式的时候,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下面,每个同学都动手算一算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让学生展示计算的过程。

3、试一试。

学生用试一试的两道题考考自己的计算。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的第1题。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2、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相互评价。

四、总结。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很多人喜欢坐车是随手就从车窗往马路上仍垃圾,这样既不文明,又破坏环境卫生,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让这种不良现象逐渐消失。

今天我当家教学目标:1、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生:……老师听出来了,小朋友们都非常盼望这一天的到来。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在六一节这天准备干什么呢?我们去瞧瞧吧!二、今天我当家。

1、初步观察图。

师:他们来到了超市,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商品。

你能帮他们介绍一下吗?开始!(同桌交流各种商品的价钱)2、同桌交流、提出问题。

师:如果是你当家的话,你最想买些什么呢?根据你想买的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3、解决问题(一)。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提出了不少的问题考大家,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和笑笑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我们每人都有50元钱,可以买什么还剩多少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课堂作业本进行计算。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答案有很多种可能,只要学生的答案合理都应鼓励。

4、解决问题(二)。

师:我们随淘气和笑笑在商店里逛了一圈,现在她俩的东西都买好了,我们一起到收银台看看。

(指导学生看图)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在价钱算对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判断商品的合理性。

5、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一幅图引导学生根据两个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然后集体解答。

三、总结。

师:大家这节课的收获不少,今后同学们可以选择节假日的时间,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自己当一次家,然后把你的真实感受记下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