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化,企业党建工作也正面临着与时俱进的要求。

面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要求,我们必须自觉推进党建组织工作信息化进程,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时代性和有效性,以信息化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本文结合实践,对如何加强和推动党建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党建;信息化;建设;实践
一、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党建信息化是指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之上,借助信息网络的传播技术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其他日常管理工作,实现“党的工作网络信息化管理”,从而全面提升党组织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这对于党建工作创新、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加强和推动党建信息化建设
1、“软硬兼施”,做好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
概括来说,就是通过搭建高效运作的硬件平台,制定完备的制度体系,按照循序渐进的模式整体进行推进,在稳步地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总体计划,做到“软硬兼施”。

首先要把党建信息化建设列入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重要任务,形成考核制度,促进各级党组织根据自身条件推动党建信息化建设。

其次,建立统一的管理软件,进行统一管理和应用。

第三,在实际运行中既要尊重党建工作规律和要求,又要适应信息化发展和技术条件,方便党建管理。

第四,要认真做好党建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

第五,党建信息化建设要不断发展。

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升级技术平台。

第六,要加强党建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提高点击力率,扩大影响力。

2、“打铁更要自身硬”,注重队伍培训与素质的提高
一要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者素质,培养一支专兼职骨干队伍。

基层党支部书记首先要掌握利用信息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技能。

二要做好培训,培养一支既懂党务又能熟练应用信息平台和具有技术服务水平并能提供技术支持的管理队伍。

三要定期进行业务交流。

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四要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党建信息化建设要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提升科学化水平。

3、“固本培元”,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
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网络是人们获取信息和实现交流的重要渠道。

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党建工作,拓宽了工作领域,是党建手段和方式的创新。

三、党建信息化建设在炼钢总厂的具体实践
鞍钢炼钢总厂自2011年整合以来,总厂党委大力弘扬“鞍钢宪法”精神,深化“网络问企”活动,积极在党建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管理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NOTES“创新网”,为基层党支部、全体党员和广大职工搭建了平台,取得了较好效果。

1、夯实基础工作,搭建党委与党支部工作平台
“创新网”运行后,炼钢总厂党委注重团队创新,依托NOTES系统和“创新网”,建成“总厂党群信息”管理网和党支部、党员交流平台,形成群策群力的整体创新优势。

2、发挥“红色阵地”作用,为职工搭建学习提升平台
“创新网”的运行,激发了全员学习岗位技术业务的热情和主动性。

积极参加鞍钢和社会各类培训的职工超过了40%。

职工的创新意识、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激发,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在两次评审中,星级项目129项,其中五星级1项,四星级9项,三星级17项,二星级40项,一星级62项,发放奖金50000元。

3、突出典型引领作用,为职工搭建激励奋进平台
典型的作用是无形的,钢厂各级劳模、先进人物充分参与“创新网”工作,有效调动、激发了广大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厂首席工程师吴丙恒提出的“三工区1#RH冷却塔增容”项目,实施后产能提高、节约能源,年创效190万。

设备三作业区点检员李岩提出的“改进RH压力控制方式”项目,对传统的RH抽真空泵系统的控制模式进行了改进,每年节约蒸汽成本241.8万元。

设备二作业区作业长陈智勇提出的“二工区转炉变电所重大隐患消除”项目,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确保了人员和设备的本质安全。

4、推广先进经验,为职工搭建创新创效平台
在全厂开展“百岗千法创效万人竞技登高”先进操作法征集、推广活动。

2012年炼钢总厂负责集团重大课题5项,其中O83计划COM课题获得鞍钢集团公司重大科学技术一等奖,近期将进行行业成果鉴定。

股份公司课题21项,已通过验收10项。

厂级创新课题958项,已结题701项,166项结转,3665人次参与,在岗党员100%参与,全年技术创新产生增值效益4.68亿元。

5、关注热点问题,为职工搭建稳定和谐平台
“创新网”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职工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员工工作强度等问题和方案极为重视。

2012年度厂级特等奖获奖课题“三工区转炉氧枪进行快换及锥体枪改造”,使氧枪粘渣量减少,极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了人身和设备的本质安全。

6、强化党务、政务公开,为职工搭建监督管理平台
在全厂实施“创新积分”管理和党员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做到公开透明,并作为评先推优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党建信息化建设在炼钢总厂的具体效果
1、促进了生产经营和降本增效工作。

“创新网”投入运行以来,工艺技术等方面星级项目创效超过11500万元。

32项对标指标中,9项创历史最好水平,19项同比显著提升。

2012年累计降成本8.61亿元,“将成本工作做到极致”的作法,在全公司得到推广。

2、营造了职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浓厚氛围。

截至2013年3月,“创新网”创新建议18184项,其中:审核合格发布14686项,实施9034项,参与者达2091人,表奖职工5700人次,发放奖金近30万元,保守估算创效逾1.5亿元。

3、激发了职工主人翁责任感。

广大职工积极献计献策,位居排行榜首的设备三作业区点检员刘铁,提出问题287项,提出方案288项,被采纳175项,已实施73项。

4、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创新网”的运行,解决了大量制约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难题14668项,有效地堵塞了管理漏洞,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五、党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要充分认识党建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

党建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创新,而且需要观念、管理和运作上的创新。

这些因素决定了党建工作信息化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二要充分认识党建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

建立党建信息平台常态运行工作机制。

加强党建工作信息的日常管理,保证党建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三要充分认识党建网络政治性、严肃性、保密性和安全性问题,加强党建信息化的安全管理,严格遵照保密制度,防止信息流失。

四要研究建立党建信息化教育、培训人才管理体系,培养一批党建业务精、工作能力强,熟悉党建信息化管理的党务工作者。

总之,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党建工作者不断探索,推陈出新,勇于实践,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构建现代化的网络党建系统,为党组织科学决策、保障工作高效运转提供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蔡向阳.党的建设信息化的创新与发展[J].信息化建设,2009,12
[2]李君如.推进党建信息化是时代的要求[A].2006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高峰论坛,2006,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