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车间技能培训讲义
1、何谓制冷:是指某空间内物体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介质(如水或空气)温度而言,因此“制冷”就是使
某一空间内物体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连续维持这样一个温度的过程。
2、目前人工制冷的方法主要有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和半导体制冷三种。
3、温度:温度是描述热力学系统冷热状态的物理量,是标志物体冷热程度的参数。
单位为c。
4、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垂直作用力,常用符号表示。
5、循环:工质从初态出发,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的封闭过程,称为“循环”。
6、汽化:物质从液化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7、冷凝: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冷凝或叫液化。
8、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
9、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
例如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膨胀阀上结霜时发生的过
程。
10、制冷剂又称工质。
11、常用制冷剂,氨(代号:)氟利昂(代号:)氟利昂(代号:)
12、冷冻机油的作用:、起润滑作用、降低温度、起密封作用、提供卸载机构的动力。
13、通过特殊的吸气排气通道和转子的啮合回转而完成吸气、压缩、排气三个过程,转子下部的滑阀装置除
完成能量调节功能外,还保证压缩机空载起动。
14、冷凝器的功能和作用:冷凝器是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空气
或水)并使之凝结成液体的热交换设备。
15、冷凝器的种类分为水冷式、空气冷却式,蒸发式三大类。
16、风机(空气冷却器):是由轴流式风机与冷却排管等组成的一台成套设备。
它依靠风机强制库房内的
空气流经箱体内的冷却排管进行热交换,使空气冷却,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17、节流阀(热力膨胀阀):调节供液量,同时将液体由冷凝压力节流降压到蒸发压力。
18、低压循环贮液器:贮低压循环贮液器用于存低压液体氨和调节氨泵循环液体氨的流量,具有气液分离的
作用。
制冷系统中高压设计压力技术参数,试验压力。
19、主机补充加油:当机组内已有制冷剂需补充加油时,首先应停机,关闭吸气排气阀,通过油分离器
放空阀卸压对空,方可补充加油。
20、正常开车、启动水泵使水路循环。
、检查排气截止阀是否开启,检查表阀是否已开启。
、打开电源控制
开关,检查电压,控制灯,油位是否正常。
、启动油泵检查能量显示是否为、启动压缩机,开启吸气截止阀。
、分数次增载并相应开启供液阀,注意观察吸气压力。
观察机组运行是否正常、正常运行时,应注意并定时按记录表记录。
、正常停车
、将“增载减载”旋钮旋至减载位置,关闭供液阀。
、待能量显示为时,按下压缩机停止按钮,关闭吸气阀截止阀。
、压缩机停止运行后按下油泵停止按钮,水泵视使用要求确定停止还是处于开启状态。
、切断机组电源。
、紧急停车
、按下紧急停车按钮,使压缩机停止运行。
、关闭吸气截止阀。
、关闭供液阀。
、切断电源。
、氨泵:电流控制在规定()。
、冰机的操作规程
、启动:启动前应接通电源,水源,开启进液、回液阀门,待制冷系统运行稳定后,依次启动冰筒转动,水泵供水。
、停车:首先对冰机停止供液,待结冰筒内氨液蒸发完后,停止供制冰水,让结冰筒上片冰基本脱净,停止冰筒转动,切断电源。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原理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由机壳、转子、轴承、平衡活塞及能量调节装置等组成,螺杆式制冷压缩属于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它利用一对相互啮合的阴阳转子在机体内作回转运动、周期性的改变转子每对齿槽间的容积来完成吸气、压缩、排气过程。
、吸气过程
当转子转动时、齿槽容积随转子旋转逐渐扩大,并和吸入口相连接,由蒸发系统来的气体通过孔口进入齿槽容积进行气体的吸入过程。
在转子旋转到一定角度以后,齿间容积越
过吸入孔口位置与吸入孔口断开,吸入过程结束。
、压缩过程
当转子继续转动时,被机体、吸气端座和排气端坐所封闭的齿槽内的气体、由于阴阳转子的相互啮合和齿的相互填塞而被压向排气端,同时压力逐步升高进行压缩过程。
、排气过程
当转子转动到齿槽空间与排气端坐上的排气孔口相同通时、气体被压出并自排气阀排气出,完成排气过程。
螺杆式压缩机日常的维护保养和常发生的故障的确认及排除
、日常的维护保养
运行人员平时要对机组勤巡视多检查、主机电机要定时进行保养加油,对机组设备各个部件螺栓要定期进行检查紧固,对机组的仪表、温度计要保持准确无误,平时要保持机容机貌的整洁,做好日常保养记录。
、故障的确认及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