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态左右你的人生_第六章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心态左右你的人生_第六章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需要放弃,需要选择。

所以,很多时候,学会适时放弃,我们就会发现,人生的路,其实很宽,也很长!因为放弃也是一种美,只有懂得适时放弃,才能感受人生的精彩。

适时放弃才会有收获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适时放弃。

也许在你殚精竭虑时,你会得到曾经想要得到而又没得到的东西,会在此时有意外的收获。

有这样一则寓言:从前,有位樵夫生性愚钝。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不经意地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

于是,他上前问:“你是谁?”那动物说:“我叫‘聪明’。

”樵夫心想:我现在就是很愚钝,缺少“聪明”啊!把它捉回去算了!这时,“聪明”突然说:“你现在想捉我,是吗?”樵夫吓了一跳:我心里想的事它都知道!那么,我不妨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模样,趁它不注意时赶紧捉住它。

结果,“聪明”又对他说:“你现在又想假装成不在意的模样来骗我,等我不注意时把我捉住带回去,是吗?”樵夫的心事被“聪明”看穿了,所以就很生气。

心想:真是可恶!为什么它都能知道我在想什么呢?谁知,这种想法马上又被“聪明”知道了。

它又开口道:“你在为没有捉住我而生气吧?”于是,樵夫开始从内心检讨:我心中所想的事好像反映在镜子里一般,完全被它看穿。

我应该把它放弃,专心砍柴。

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干吗生气徒增烦恼呢?樵夫想到这里,就挥起斧头,专心地砍起柴来。

一不小心,斧头掉下来,却意外地压在“聪明”的身上,“聪明”立刻被樵夫捉住了。

其实,适时放弃又何尝不是件好事呢?与其在一个目标停止不前,倒不如整理一下思绪,寻找下一个目标,重新开始奋斗。

这也好过一种永远都没有回报的付出吧。

虽然,要放弃已有的一些东西,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应该学会去放弃。

有一个非常干练的推销员,他的年薪有六位数。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原来是学历史的,在做推销员之前还教过书。

这位成功的推销员这样回忆他前半生:“事实上我是个很没趣的老师。

由于我的课很沉闷,学生个个都坐不住。

所以,我讲什么学生都听不进去。

我之所以是没趣的老师,是因为我厌烦教书,对其毫无兴趣。

可这种厌烦感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了学生的情绪。

最后,校方终于不与我续约了,理由是我与学生无法沟通。

其实我是被校方免职的。

当时,我非常气愤,痛下决心,走出校园去闯一番事业。

就这样,我找到推销员这份胜任并且愉快的工作。

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如果我不被解聘,也就不会振作起来!事实上,我是一个很懒散的人,整天都病怏怏的。

校方的解聘正好惊醒我的懒散之梦。

因此,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很庆幸自己当时被人家解雇了。

要是没有这番挫折,我也不可能奋发图强起来,闯出今天这样的成绩。

”还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建筑师,一直苦闷自己无法突破前辈们出色的建筑设计,只能跟在大师后面亦步亦趋。

这使他感到十分沮丧。

于是,他暂时告别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带上所有的积蓄准备游览全世界的著名建筑。

当他跋山涉水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城市,游览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的雄伟建筑,最后来到一个无与伦比的辉煌建筑——闻名世界的泰姬陵时,他被这绝无仅有的建筑迷住了。

他的灵感顿时泉涌般喷出。

他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出色的建筑设计。

他成了知名度颇高的建筑设计师。

适时放弃是一种智慧。

它会让你更加清醒地审视自身内在的潜力和外界的因素,会让你疲惫的身心得到调整,成为一个快乐明智的人。

因此,在生活中要懂得适时放弃。

这是由于放弃不仅能去掉累赘,更能驱除烦恼。

缺憾也是一种美人生没有绝对的完美,而且永远是有缺憾的。

人有缺陷不是一种悲哀,悲哀的是为了掩饰缺憾而错失人生中的美丽风景。

人的世界本来就有诸多缺憾,不完美才是完美,太完美了就是缺陷。

缺憾有时候也是一种美丽。

一位姓刘的挑水夫住在一个偏远的山区,以给富裕人家挑水为生。

每天挑水时,他总是小心翼翼地把两个桶子分别吊在扁担的两边。

这样过了一天又一天,其中一个桶子因为使用时间过长而裂开了一条小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

因而每次在挑水时,完好无缺的桶子总是能将满满的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桶子到达主人家时,往往只剩下半桶水。

虽然挑水夫对自己的两个桶子没有任何的偏见,但破桶子还是常常对自己的缺陷感到羞愧。

它为自己只能尽到一半的责任而感到非常难过。

一天,破桶子终于忍不住了。

它对正在小溪旁挑水的老刘说:“我很惭愧,必须向你道歉。

”“为什么呢?”老刘不解地问道。

“你每天辛辛苦苦地来这里挑水,可我每次都要漏掉大半桶水,害得你只能送一桶半水到主人家。

我的缺陷,使你即使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收到一半的成果。

”破桶子说。

老刘听了后,并未替破桶子感到难过,反而微笑着说:“在我们回家的路上,请你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

”当他们走上山坡时,破桶子眼前一亮。

它看见了缤纷的花朵开满路旁的一边。

老刘对它说:“你看,这些花儿开得这么灿烂,可都是你的功劳呀!”破桶子高兴极了。

但是,走到小路的尽头,它又难受了,因为又有一半的水在路上漏掉了!破桶子再次向老刘道歉。

老刘温和地说:“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条小路的两旁,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好桶子的那一边却没有开花呢?虽然你有缺陷,但是我在你经过的路旁撒上了一些花种,每回我从小溪边来,你就替我浇花了。

一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这条小路,使每个在这里走过的行人都很愉快。

如果没有你漏下的水,又怎么会有这些盛开的鲜花呢?”这时,破桶子才明白,原来正是自己的缺陷,才让这条小路变得如此的美丽。

在生活中,我们不要为有缺憾而烦闷和忧愁,应当积极地去面对人生。

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正是缺憾让我们达到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一个名叫阿雄的男孩出生时两眼全盲。

医生判断是先天性白内障。

阿雄的父亲带着他四处去求医,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用哀求的口吻问医生,能不能治好这种白内障?可是每个医生都会抱歉地给他同一个答案:“对不起,我们目前还找不到治疗的办法。

”阿雄的父亲为此感到特别的沮丧。

但是,父母的爱和信心却使阿雄的童年生活依然过得多彩多姿,完全不在意自己的残障。

然而,在阿雄六岁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下午,他的小伙伴们约他一起去玩球,正玩得非常高兴的时候,一个名叫阿牛的伙伴忘记了阿雄看不见,向他丢过去一个球,并且说:“小心,球要打到你了!”果然,双目失明的阿雄被球击中了。

虽然他没有受伤,却十分不解。

他问母亲:“为什么阿牛知道球会打到我,我自己却不知道?”母亲叹了口气,知道她担忧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她默默地握着儿子的小手,数着他的手指头说道:“一、二、三、四、五。

这五根手指就像人的五种感官,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

这五种感官,会将信息传达到你的大脑。

”说罢,她把代表“视觉”的手指弯下来对阿雄说道:“你和别人不同。

你只有四种感官,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但是没有视觉。

”她轻声说。

忽然,母亲严厉地对阿雄说道:“阿雄,你站起来!”母亲见他站起来后,便把球捡起来,向他轻轻抛去:“准备接球!”阿雄感觉球已碰到手指,便合拢双手,把球接住了。

“太好了,阿雄!”母亲说:“你永远都不要忘了刚才做的事情。

你虽然只有‘四根’手指,但也一样能接到球。

”从此以后,阿雄永远都没有忘记“只用四根手指”也一样能接到球的事实。

并且当他因为视觉的残障受到挫折时,他从来都没把自己的缺陷当做是一种遗憾。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我们虽然不能拒绝缺憾,但我们可以超越并升华缺憾,并且在有缺憾的人生中不断地追求完美。

别让坚持成固执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因为不懂得放弃、不肯放手,而不得不面对许多无奈的痛苦。

其实这些让我们身陷其中而无法自拔的困境,貌似无法解脱,但在我们懂得放弃之后,都变得豁然开朗了起来。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着上山捡柴糊口。

有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

两人喜出望外。

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如果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虑。

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

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之多。

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因此坚持不愿换麻布。

发现麻布的樵夫见屡劝同伴不听,最后只得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近前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

他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

他的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甚至还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

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

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

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无法再背得动,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去了。

另一个故事是:有一位登山队员去攀登珠穆朗玛峰。

经过奋力拼搏,攀爬到7800米的高度时,他感到体力支持不住,于是断然决定停了下来。

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朋友们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为什么不再咬紧一下牙关,爬到顶峰呢?他从容地说:“不,我最清楚自己了。

78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能力的极限,所以我一点儿也不感到遗憾。

”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

相信自己做不到的事,就是做不到,也会坦然处之,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更不会影响自信心。

这就是对自己能力不足的信任。

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是一种勇气,放弃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是一种智慧。

在社会的压力下,还有的人错误估计自己的能力,导致失败的结局。

有这样一个故事:动物们在举办一年一度的“比大”比赛。

一头犀牛走上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真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大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它跳上舞台,拼命鼓起肚皮,同时神采飞扬地高声问道:“我大吗?”“不大——”台下传来的是嘲讽的笑声。

青蛙不服气,继续鼓着肚皮。

“嘭”的一声,它的肚皮撑破了,一命呜呼。

放弃是量力而行,明知得不到的东西,何必苦苦相求?明知做不到的事情,何必硬撑着去做?坚持固然是一种良好的品性,但在有些事上过度的坚持,会导致更大的错误。

成功者的秘诀是随时检查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以便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轻松地走向成功。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中国有句老话:“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去除那些对你是负担的东西,停止做那些你已觉得无味的事情,只有放弃才能专注,才能全力以赴。

因此,做一个明智的人,既要懂得选择,也要明智地在该舍弃的时候放弃,做出另一种有意义的选择,从而使自己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传说东南地区的珍品,当数荆山的鹿脐最为贵重,而且人人欲得。

荆地有个捕鹿的人,紧紧追逐一只鹿不放。

鹿被逼迫得急了,只好把身上的脐挤出来,扔到树林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