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对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家长会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关心孩子成长,支持学校教育的行动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也希望大家通过家长会这个平台,关心、支持、配合学校工作,并对学校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我向各位家长介绍一下我校的基本情况1、学校办学特色鲜明:我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质量立校,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
以“读书明理,做人成才”为校训明确学生学习方向;以“五讲教育”为载体深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教科研为突破口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丰富多彩文体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打造精品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不断提高育人水平,扩大学校影响力。
2、学校教师队伍水平高。
我校目前拥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7人,现有教职员工51人,专任教师都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近年来,为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学校在深入开展校本培训的同时,全方位、多渠道地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机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涌现出了一批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及省、市、县各级教学能手,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3、学校教学设施比较先进。
学校建有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教室、音乐舞蹈室、美术教室、地理教室、劳技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多功能厅等23个部室。
各班教室配备有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建有校园宽带网络,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基本能满足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
4、学校办学成效显着。
一是教育教学质量连创佳绩。
近几年来,我校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全县前列,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培养出大批优秀学生,这些学生升学到平中、安中学习,习惯良好,成绩优异,今年高考考上北大的刘婷婷就是我校02年毕业的学生。
二是我校整体工作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学校先后荣获了“省级平安校园”、“省级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市级文明校园”和“市级卫生校园”等荣誉称号。
第二,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的办学情况1、重视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一方面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要求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适时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和熏陶,逐步提高道德品质。
另一方面学校以活动体验为主线,深化德育教育。
自2011年起,学校长期深入开展“讲文明、讲礼貌、讲学习、讲安全、讲卫生”的五讲教育活动,每学年,学校依据这五个方面内容开展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系列教育活动,并将“五讲教育”同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专题活动月等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健康成长。
2、以文体活动的开展促学生全面发展。
一方面,学校在坚持抓好“两课、三操”的同时,重视“两活动”的开展。
周一至周五课外活动时间,由体艺组老师组织学生分年级有计划的开展文体活动。
同时学校成立了音、体、美、计算机等15个课外兴趣小组,把在这些方面有天赋、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吸收到各兴趣小组内,对他们悉心指导,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其能力和特长。
另一方面,学校每学年坚持大型文体活动的开展形成贯例。
如每年春、冬季举行运动会活动、五月举行“红五月”文艺汇演活动、元旦举行迎新歌会活动等。
通过这些文体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3、安全管理措施到位。
一是重视门禁工作,校园实行封闭管理。
学校门房安保人员24小时上班,寄宿学生周日进入校园后,到周五放学后才能离校。
走读学生进出校园一律必须出示出入卡,经安保人员检查后方能进出。
对所有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员安保人员严格进行盘查,确有事进入须实名登记后方能入校。
严禁社会闲散人员进入校园,严把学校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关口。
二是细化落实责任,安全管理无盲区。
学校与班主作、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细化落实安全责任。
学生课间休息、食堂就餐、晚上睡觉,都分别有相应教师监管。
学生周五放学回家,学校分班级按方向成立路队,评选路队长监管学生路途中的交通安全。
为强化安全管理力度,学校自筹资金6万余元,在校园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校园所有重点部位都安装了摄像头,实现了校园监控全覆盖,极大地提升了校园安全防患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是通过校会、班会、板报、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和法制安全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是高度重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一方面坚持每月定期排查与平时随机排查相结合,排查学生是否带违禁物品、手机进入校园,在这里我希望各位家长在这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要配合学校做好这项工作。
另一方面重视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与社会人员之间的矛盾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和化解各种矛盾,避免由此引发安全事故。
4、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几年来,我校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和自筹资金,建起了23个功能部室,安装了15套多媒体,更新了30台电脑,补充了一万多册图书,购置了90套学生架子床,40个学生储物柜,建起了3个教师集体办公室,新修花坛、花台300余平方米,添置各类宣传栏、宣传橱窗、文化牌匾、文化墙150余处。
今年暑假,我们又争取到了100余万元的资金建成了漂亮塑胶操场,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进一步优化,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第三,我想就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谈以下几点看法:1、家长要真正了解孩子,关心孩子,这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不错,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但这仅仅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分之一,要教育好学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应跟上。
现在,有一些家长都以自己忙为理由,很少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只知道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不知道孩子在学校或校外干什么,对孩子的学习和其它行为也不了解,这不能不说是家长的失职。
所以,我希望在坐的各位家长能抽出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经常与之谈心,多倾听孩子的意见和要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全面了解孩子,才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给孩子以帮助和指导,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2、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对一个学生来说,其成长过程必然会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教育专家认真分析了这些因素后指出,家庭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最大。
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体贴,家庭氛围和谐,这样的环境将使子女心情愉快,性格开朗,热情活泼,学习高效。
与此相反,家长感情不和,家庭气氛沉闷,或是家长隔三岔五组织牌友打麻将等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要么性格不好,要么行为不端,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积极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环境,以保证子女能健康成长。
3、父母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
每一位父母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和家庭环境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工作态度、兴趣爱好、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甚至走路的姿态,都可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事实也正是这样,如有些做父母的,虽然他们也经常跟孩子讲学习多么重要,读书多么重要,可他们平时谁也不看书,冬天晚上在家看电视,夏天晚上到外面聊天、下棋、玩麻将,看到孩子在身边看他们玩时,马上就板起脸来问:“你作业做完了吗?快回家学习去,小心我揍你。
”迫于压力,孩子是回家了,可你想他能学习好吗?你说读书有用,可孩子没见你摸过书本,你说打麻将没有用,可你却天天打。
日久天长,孩子没有听进关于读书有用的道理,却懂得了打麻将太有乐趣了。
还有些家长,在家里当着孩子的面,说话不注意分寸,对孩子的成长、进步起到了阻碍作用,如有的父母很关心孩子的思想进步,要求孩子争取早日入队入团。
可在家里和朋友一起谈话时又说:“入党入团有什么用?入党入团就要拿钱,我才不入呢。
”类似这样的话,孩子自然要想想,有时甚至还把家长的这些话带到学校讲给同学听,扩大了影响面。
由此可见,做家长的,在孩子面前谈话、做事,一定要注意分寸。
父母的自我形象、威信尊严、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语言风格、行为习惯等特征在子女的心目中往往是神圣的,因此,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子女常常通过模仿、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效应。
如家长能主动的、有意的发挥示范作用,其对子女的教育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注意培养子女形成健康的心理。
培养孩子成才的关键是培养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在此,我向各位家长谈谈怎样培养子女形成健康的心理。
第一,家庭要和睦。
和睦、幸福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轻松、甜蜜、融洽的精神氛围,孩子会在和谐环境中不知不觉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果一个经常吵嚷打闹、不尊老爱幼、四分五裂的家庭,孩子的心灵必然受到严重的创伤,最终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第二,父母要做表率。
通过实践观察证明,凡是父母勤奋努力、好学上进的,其孩子在校一般会表现出勤学、上进的状态,学习成绩往往优异;父母贪玩,不思进取的,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就差,成绩往往不尽意,因此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做好表率。
第三,对孩子既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苛求过度,更不能斥责打骂。
有的家长迷信“棍棒出人才”,整天对孩子没有好脸,孩子成绩差一些,不是训就是打,这样会使孩子心理老处于紧张害怕的状态,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你叫这样他偏不这样,有意和父母对着干,变得更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另外,对孩子也不能无原则的溺爱。
溺爱过分的孩子,一种是产生优越感,长大会目中无人,不合群;一种是产生依赖感,成长中缺少创造能力;还有一种是心里脆弱,经受不了困难和挫折的打击……,事实证明,过分溺爱、过分苛求或频繁的斥责打骂都难以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最后,我想对各位家长提出几点建议和希望:1、勤联系,不仅要与班主任联系,而且要与任课教师联系。
(有些家长恐怕现在还不知道孩子在哪个班级,老师叫什么)2、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特别要严格监控学生上学、回家时间。
3、保证学生的正常饮食和休息,使学生保持健康的体魄。
4、控制学生的零用钱,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5、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督促孩子学习、完成各种作业。
6、注意孩子的交友,杜绝孩子与社会上闲杂人员来往,特别是周末要加强监管力度,不要放任孩子四处游荡。
7、禁止学生带与学习无关的危险物品到校。
家长不要给学生买手机。
8、不要让孩子染发或留长发,穿戴与学生身份不符的服饰。
9、正确看待考试的成绩,成绩差了,不要一味的责怪,要分析原因,多肯定鼓励。
尊敬的各位家长,请相信,有了您的合作参与,有了我们这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充满活力、有爱心、有耐心、有事业心的教师队伍,您的孩子一定会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