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语文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备课个性化修改(用红笔) 一、本组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选编了四篇课文,分别是13、《只有一个地球》、14《鹿和狼的故事》、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6,《青山不老》 .其中14、16是略读课。

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资源的现象,一方面启发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了铺垫,通过以“珍惜资源”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以及针对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或根据漫画写环保故事的习作练习,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 教学目标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1、懂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体会人物思想感情4、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四、课时安排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习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课题只有一个地球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

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或随意损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的枯竭的威胁。

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

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本文语言朴实、流畅自然,清晰的说理,又饱含深情。

尤其在表达方面,本文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行文十分严谨,知识性较强。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材料的巧妙组合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

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难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难点是加深对课文理解,将保护地球意识付诸行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个性化修改(用红笔)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个生灵,并且无私的奉献着。

你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地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来了解我们这位母亲。

(板书,齐读课题。

)二、预习探究1.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我们的家园地球吧!就让我们乘坐中国人自己研究的宇宙飞船,去太空旅行吧。

(播放课件)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发射了。

请同学们睁开眼,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

地球美吗?看到这个美丽的星球,你用一句话来谈谈感受?(生说)三、合作交流1.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指名读课文。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看看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3.课文读完了,老师给大家提个问题: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表了怎样的感慨?(生说)(板书:可爱容易破碎)四、品读体验1.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地球的可爱?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分析理解。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学生评价。

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大家自己听。

(教师范读)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母亲地球吧!(学生齐读)2.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的外表美吗?(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从文章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学生读有关的段落)让学生体会出地球的慷慨。

理解能把有限的资源无私的奉献给人们这就是最大的慷慨。

读到这我想同学们应该理解到,为什么我们把地球称为我们人类的母亲了。

只有母亲才能有这样的心去包容、去奉献。

3.理解了课文相信大家会读的更好。

(学生读课文)4.是啊,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无私的,他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都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

5.在我们的眼里,地球是那样的坚固。

地球的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1)地球的渺小。

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地球的渺小?(2)资源有限。

谁来说说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有限性?(3)谁来说说可再生资源的情况又是怎样呢?(4)完成填空:地球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地下埋藏的(),如果人们没有节制的开采,最多开采二三百年就没有了。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大气资源,由于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如果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就会造成一系列()。

大家通过练习,了解到我们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这个练习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方法:我们想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可以采用举实例的方法。

6.我们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她却依然在遭受着破坏。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资料。

请你根据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讲解我们的地球遭受了怎样的灾难?(生说)7.老师也收集了有关的资料。

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课件展示:)被染成红色的小河;黑色的水上漂着人们丢弃的垃圾;满是泥沙的浑浊的河流;被砍光树干后留下的树桩,人们正在整理砍伐下来的木材;被无情猎杀的藏羚羊;黑烟侵蚀着蔚蓝的天空,空气令人窒息;人们日夜不停的滥挖矿山……;同学们,看着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我仿佛看到地球在哭泣,你不想说点什么吗?8.地球这个孕育着亿万生灵的神奇母亲,我们只有保护她。

那是因为——(课件展示:)科学家已经证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学生齐读。

)有什么不对吗?学生找出问题,少了“至少”二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学生对比着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9.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

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看到我们的地球母亲所遭受的灾难,我们能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生说)五、拓展延伸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感受到你们已经了解了地球母亲的苦难。

作为一名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为保护地球母亲做贡献,让我们的家园的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清清的河水鱼虾欢畅,处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倾听家园的呼唤语文实践活动,展示介绍空气、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被污染和破坏的情况,可以是资料图片,也可以是文字介绍。

板书设计空间有限粮食紧张一、只有一个地球──人口膨胀──住房紧张─┐不资源有限水源紧缺能环境污染移爱护地球日4月22日居14*《鹿和狼的故事》课题*鹿和狼的故事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一个与生态平衡有关的故事: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四千只鹿,下令对那里的狼和鹿的天敌进行捕杀,结果鹿是获得一时的繁荣,不久就因为饥饿和疾病而大量死去。

森林也被严重破坏。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诵读,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了解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二、过程与方法1.联系中国国情设例,再设悬念,激发兴趣。

2.速读课文,整体把握大意,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共鸣。

3.跳读课文,探究关键内容,在对比中加深印象,深化认识。

4.回顾全文,分析写法,体会效果,指导自己的写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认识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物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教学准备词句课件。

搜集人们不尊重大自然规律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故事教学过程个性化 修改(用红笔)一、导入课题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板书:狼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

板书:鹿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

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二、预习探究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三、合作交流1、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四、品读体验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

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的话说说。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5、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1)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3)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五、拓展延伸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2、这是“狼”的错吗?“狼”难到就该杀吗?3、狼倒在猎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什么话吗?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

鹿它想毁灭自己吗?真正的“祸首”究竟是谁?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六、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

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板书设计:14*鹿和狼的故事事例道理人类(罗斯福)护鹿——屠狼——鹿增——林毁——鹿亡尊重自然规律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题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本文生动形象的描述了人类与大地、河水、空气、动植物等血肉关系,强烈的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