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带给我的感动
淡水马偕医院安宁病房志工吴静雅
每一个癌症末期的病人,总是无奈地牵引病人与死亡的恐惧共舞,没有人熟悉
舞曲的旋律,更不知何时会顿然画下休止符。
於是一家人舞步慌乱,稍有不慎就会
踩痛对方,引起抱怨、懊恼、愧疚与不安。
幸好安宁疗护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团队,
包括医师、护理师、社工师、营养师、宗教人员及志工等成员。
所有成员尽力为癌
末病人及家属提供全方位的身心灵照顾,协助每个家庭尽快调整出适当的节奏及和
谐的舞步。
犹记歌手薛岳过世前的真情歌唱:「如果还有明天,你会怎样装扮你的脸?如
果没有明天,要怎麽说再见?」这是每个癌末病人及家属必须面对的问题,而「生
命回顾」常是帮助他们找到答案的神奇钥匙。
记得我曾经陪伴过一位86岁的老阿公,他就像温暖的太阳,总是面带微笑,
身边随时有儿孙围绕,并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有一天,他谈到十分感恩马偕医院在
淡水成立分院,嘉惠无数住在淡水及三芝的病患。
60几年前,他怀孕的太太出现流产的徵兆,由於当时马偕淡水分院尚未成立,他只能将太太远送台北市区就医,因
此错过抢救时间,没有保住腹中胎儿。
我有感而发地说:「你一定好舍不得!」他
顿时「哇!」的一声,像个孩子般放声大哭。
原来,被压抑的悲伤,只是不被提起,
从来不曾消失。
一个86岁的老阿公,即使有儿孙绕膝,并有太阳般温暖的性格,
对於60几年前的往事,依旧感到无比伤痛。
透过哭泣,泪水串起思念的长廊,让
他得以与今生无缘的孩子再度相遇并彼此道别,埋藏多年的伤心与遗憾,终於可以
化为绵绵不尽的祝福。
另外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病人,是30几岁的年轻人,他幼年丧母,十分感恩爸爸辛苦抚养他们兄妹长大,并在他罹患癌症之後衣不解带地照顾他。
但感恩的话
语对他而言过於矫情,无论如何努力就是说不出口,於是我鼓励他与爸爸共同回忆
往事。
重温儿时旧梦,果真让他彷佛回到孩提时代,可以自在地跟爸爸诉说心事,
真情毫不费力地自然流露。
所以「生命回顾」对病人及家属而言,是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
曾经经历过的
快乐,透过回顾再度被温暖感受;长期被压抑的痛苦,也透过回顾得到释放与和解。
最可贵的是: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常藉此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虽然「死亡」是个不得不面对的医疗极限,但在安宁团队的协助之下,多数病
人及家属得以及时做好心理准备、及时完成未竟的心愿、及时表达心中的爱。
许多
家庭在这段陪伴病人与死神共舞的过程中,重新找到爱的力量,修复原本受伤或疏
离的关系。
当家人的爱重新凝聚,病人的心情应该是轻松而满足的,「死亡」已经不再是
一个令人恐惧的驿站,大限已至的病人终於可以在此时安详辞世。
诚如伊莉莎白?库伯勒?罗斯女士对一位罹患癌症的小女孩所说的:「如果生命是一门课程,老师
总是将最困难的作业,交付给功课最好的学生。
」每个癌症末期的病人,都是受到
老师期许的好学生,他们在全力对抗病魔的过程中,生命潜能被深度激发,最精彩
的作品於焉完成。
感恩所有的病人用生命启示我们,让我们了解人生因为经历生老病死而圆满,
就如同世界因四季变换而丰富。
衷心期盼安宁疗护的理念,能够帮助更多人经历充满爱与尊严的人生。
(转载自95年1月2日民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