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全管理人员考核复习题姓名: 分数:一、填空:1.对存在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配备便携式浓度检测设备、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堵漏器材等应急器材和设备;涉及剧毒气体的重大危险源,还应当配备 2 以上(含本数)气密型化学防护服;涉及易燃易爆气体或者易燃液体蒸气的重大危险源,还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设备。
2.重大危险源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组份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监测系统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具备紧急停车功能。
记录的电子数据的保存时间不少于 30 天。
3.受限空间作业时,照明器具的电压应小于 36 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等于12V ;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临时用电线路装置,应按规定架设和拆除,线路绝缘保证良好。
4.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5 .《人员伤害专项预案》要求化学性眼烧伤:迅速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冲洗至少15 分钟;如无冲洗设备,可把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转动眼球洗涤。
6.机床操作前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袖口要扎紧。
不准围围巾,戴手套工作。
如有发辫必须挽在工作帽内。
7.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通信、报警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9.受限空间外应根据具体情况备有空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器材。
10.计划停车:分厂必须根据停车计划,编制停车工艺处理方案,辨识工艺处理过程危险有害因素,明确责任、范围、时限、安全措施和应急方案等,履行审批手续。
11.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或者责任机构,并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当及时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1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3.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14.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其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 1 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5.所有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要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16.《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7.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1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19.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时,有权要求采取防护措施,或者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议采取强制性措施;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有权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发现危及劳动者生命健康的情形时,有权向用人单位建议组织劳动者撤离危险现场,用人单位应当立即作出处理。
20.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未按照规定进行维护、检修、检测,或者不能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21.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
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有关评分细则,对本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定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
22.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
23.生产经营单位建设项目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4.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25.各单位应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效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二、判断题:1.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分厂级(含现场处置)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等。
(√)2.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3.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英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5.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6.对重大危险源中的毒性气体、剧毒液体和易燃气体等重点设施,设置紧急切断装置;毒性气体的设施,设置泄漏物紧急处置装置。
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
(√)7.公司应急响应分级考虑与政府应急响应级别相衔接,根据事故影响、性质等将事故划分为政府级、公司级、分厂级、工段(装置)级,相对应应急响应划分为四个级别,即A级、B级、C级、D级,其中A级级别最高、D级最低。
高级别应急响应启动后,低级别应急响应自动启动。
(√)8.安全附件和联锁、声光报警等装置和设施,不得随意拆卸、解除和变更使用范围,声光报警信号严禁随意切断。
(√)9.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铺设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设置明显标志,并对危险化学品管道定期检查、检测。
(√)10.管道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管道巡护制度,配备专人进行日常巡护。
巡护人员发现危害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生产情形的,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并及时处理。
(√)11.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12.倒链栓挂点必须选择专用吊耳和牢固锚点系挂,严禁利用管道、线缆桥架等非承载设施作为锚点栓挂。
(√)13.起重机吊钩断裂会导致重大的人身及设备事故。
只允许用于小型起重设备的吊钩的断面是圆形断面的吊钩。
( √ )14. 电力电缆线路主要由电力电缆、终端接头、中间接头及支撑件组成。
电力电缆敷设有严格要求。
直接埋地敷设的电缆可以采用有防腐措施的非铠装电缆。
( X )15. 电气火灾造成的损失在全部火灾中占据首要位置。
电气设备的危险温度电火花及电弧是引起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
电线绝缘层内导体(芯线)受到损伤后有效截面变小,可能引起电气火灾。
(√)16. 起重机起吊接近或达到额定值,或起吊危险器物(液态金属、有害物、易燃易爆物)前,应认真检查制动器,并经小高度、长行程试吊。
( X )17. 生产工艺过程中所产生静电的最大危险是引起爆炸。
因此,在爆炸危险环境必须采取严密的防静电措施。
增加作业环境的相对湿度是防静电措施。
(√)18. 低压配电及防护系统的TN系统就是传统的保护接零系统。
TN系统的字母“T”表示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字母“N”表示设备金属外壳经保护线(PE线与PEN线)连接到配电变压器的中性点。
TN系统中的TN-S系统指的是PE线与N线前段共用后段分开的保护接零系统。
( X )19.职工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20.安全标准化是为了安全生产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保证安全管理及生产条件达到法律、行政法规、和标准等要求制定的规则。
(√)21.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投产前要对岗位人员进行教育、考核。
(√)22.制订年度综合检维修计划,落实“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进度原则。
(√)23.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8%,有害气体含量高于2%的作业场所,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代替隔离式防毒面具。
(√)24.选用安全阀时,其总排放量必须大于设备的安全泄放量。
(√)25.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6.劳动保护用品按防护部位不同,分为九类:安全帽、呼吸护具、眼防护具、听力护具、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服、防坠落护具和护肤用品。
(√)27.有毒、有害物质一旦发生泄漏,其后果不但与物质的数量、易燃性、毒性有关,而且与泄漏物质的相态、压力、温度、等状态有关。
(√)28.运行中压力容器的检查主要包括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液位。
(√)29.潮湿、粉尘、高温、腐蚀性气体和蒸汽都会损伤电气设备的绝缘性,增加触电的危险。
(√)30.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31.安全标志不能设置在门、窗、架等移动的物体上。
(√)32.拆除作业前,拆除作业负责人应与需拆除设施的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到现场进行对接。
(√)三、单选题:1.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 B ,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 生产工作中B 执业活动中C 劳动过程中D 职业岗位上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 C 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