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工程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课件 苏教版选修3.pptx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工程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课件 苏教版选修3.pptx


C.实现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解析 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修复或重建已破坏的生态环境,改善
传统的生产方式,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工程体系。与传统的工、生态工程的概念 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当堂检测
5
一、生态工程的概念
6
基础梳理
1.原理和方法:生态学 、系统学等学科。 2.途径:通过 系统设计、 调控 和技术组装。 3.目标:修复或 重建已破坏的生态环境, 改善传统的生产方式,并 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达到经济效益 、生态效应和 社会效益 同 步发展。
3
方式二 金字塔农场是一种设想的未来农业发展模式 (如图),由埃里克·埃林森教授和迪克森·戴斯波米尔教 授联手设计。在农田资源有限的地球,如何满足日益 增长的人口对食物的需求是所有政府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金字塔 农场正是一个富有创意的解决之道。除了种植水果和蔬菜外,金字塔农 场还装有一个加热和加压系统,能够将污水转换成水和碳,为机器和照 明设备提供能量。金字塔农场实质就是一个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个 农场的设计需要遵循什么原理,还有,这样的金字塔农场有何优点,有 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就让我们通过本节课来一起了解吧!
16
5.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1)核心:系统学原理的核心是系统学中 系统结构决定功能 的原理,工 程学原理的核心是 系统整体性原理 。 (2)含义:当我们进行生态工程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 人工生态系统 内 部 不同成分之间的结构,通过优化这种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17
问题探究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分析教材P100图4-2农作物秸秆多级利用示意图,总结物质循环再生的 含义。 答案 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大循环,循 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8 答案
2.石油农业为什么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答案 石油农业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庞大,大大削弱了农业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造成日益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环境 污染等问题。
9 答案
拓展应用
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无消耗、高效益的工程
B.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问题导析 11 答案
一题多变 若按照C项所述模式发展,将会导致什么后果? 答案 会造成生态环境失衡、破坏。
13 答案
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4
基础梳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1)核心:生态学中的 物质循环 原理。 (2)含义:物质不断地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 全球大循环, 实现物质的分层、分级 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 (1)核心:生态学中物种多样性与 生态系统稳定性关系的原理。 (2)含义: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的生态系统 抵抗力稳定性 也较高。
第四章 生态工程
第一节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
1
学习导航 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重难点击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
课堂导入 方式一 云南,“彩云之南”,我国一个美丽的省份,有丰富的动植物 资 源 , 也 有 众 多 水 域 分 布 , 更 是 远 近 闻 名 的 旅 游 胜 地 。 但 是 2009 年 至 2012年,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却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旱灾。这是 天灾还是人祸?右图是相关的图片。 结合这幅图,同学们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1)在云南持续发生这样的大旱,原因到底是什么? (2)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进步,但是我们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我们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才能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呢?
少消耗、高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解析 10 答案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而生 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C.生态工程以充分利用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18 答案
2.物种多样性原理 结合教材P101图4-4“人工林与天然林”,比较人工林与天然林的区别。 可得出怎样的启示? 答案 人工林比较干燥的环境不利于地表植物的生长,生物多样性程度 低下,缺少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一旦发生虫害,极易造成林木的大面积 损害;天然林地表植物种类丰富,物种多样性程度高,抵御不良环境能 力强。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较高。
7
问题探究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 1998年夏季,长江洪水泛滥,根本原因是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 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 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积急剧减小。 资料2 石油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等,已造成资源破坏和农 业环境污染,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障碍。 1.洪灾的发生反映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答案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 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15
3.协调与平衡原理 (1)核心:生态学中 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原理。 (2)含义:维持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 环境承载力。如果超 过 环境承载力,就会引起系统的 失衡和破坏。 4.整体性原理 (1)核心:生态学、 系统学和 经济学相统一的原理。 (2)含义:生态工程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只有 统一协调 各 种关系,才能保障系统的 平衡与稳定。
19 答案
3.协调与平衡原理 (1)“协调”与“平衡”原理中,“协调”主要指:_生__物__与__环__境__协__调__,__强__ 调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平衡”主要指:种群数量与环境承载力要平衡。 (2)从协调与平衡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时, 应选择哪些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问题? 答案 ①应选择本地树种,如沙棘、山杏、刺槐、合欢等。 ②注意牲畜数量不能超过草地的承载量;减少过度放牧现象;在有条件 的地方,人工种植牧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