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1)、是否有病理程序 (2)、是否造成损失
12
二、 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植物生病后其外表所表现出的病态。
病状:植物发病后本身表现出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病原物在植物的发病部位所表现的特征。
比较症状、病状和病征,其三者有何不同?
13
14
(一)、病状的类型
1、变色 指植物生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
18
斑点
19
20
穿孔
21
溃疡
22
疮痂
柑橘疮痂病(Sphaceloma fawcettii)
23
猝倒
黄瓜立枯病
24
3、腐烂
腐烂是细胞或组织在坏死的同时,伴随着 组织结构的破坏和分解。按照腐败组织的质地 分为干腐、湿腐(或软腐)两种。
组织腐烂时,水份能及时蒸发而消失则形 成干腐;
如细胞消解的很快,腐烂组织不能失水则 形成湿腐。
40
灰霉
41
青霉
42
白霉
43
2、粉状物 粉状物是某些真菌的孢子密集的聚
集在一起所表现的特征。根据颜色的不 同又可分为白粉、锈粉、黑粉等。
44
白粉
45
锈粉
46
黑粉
47
3、颗粒状物
指病部所产生的各式各样的颗粒状物。如 水稻纹枯病的褐色菌核,十字花科作物菌核病 的鼠粪状菌核。还有半埋于病部组织表皮下的 小黑点,如葡萄黑病、柑橘炭疽病病部的小黑 点。
小果。
(5)皱缩、卷叶:病组织生长不均匀引起皱缩、卷 叶等
31
肿瘤
32
丛枝
33
徒长
34
矮缩
玉米黑条矮缩病
35
矮化
36
小叶
37
缩叶
38
(二)、病征的类型
1、霉状物 霉是真菌性病害常见的病征,不同的病
害,霉层的颜色、结构、疏密等变化较大, 可分为霜霉、黑霉、灰霉、青霉、白霉等。
39
霜霉
25
腐烂
26
4、萎蔫
萎蔫是指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侵染 后,生理机能受到破坏,阻止和影响水分的 运输,使枝叶凋萎下垂的现象。
常见的萎蔫有:枯萎、黄萎、青枯。
27
枯萎
28
黄萎
29
青枯
30
5பைடு நூலகம்畸形
植物发病后,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或毒素类物 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一般常见的有:
(1)肿瘤:病组织过度增生肿大形成肿瘤。 (2)丛枝:有的植株过度分化造成丛枝。 (3)徒长:有的植株生长特别快,发生徒长。 (4)矮缩:有的植株生长受抑制造成矮缩、小叶、
称为变色。变色的症状有两种形式。 A、褪绿或黄化
整个植株、整张叶片或者叶片的一部分均匀 地变色 ,这种变色有时局限于叶片的一定部位 ,如单子叶植物的叶尖或双子叶植物的叶缘。 B、花叶或斑驳
花叶指叶片黄绿相间,不同部分之间轮廓明 显的变色;斑驳是指各部分轮廓不清的变色 。
15
褪绿或黄化
16
花叶或斑驳
48
菌核
49
4、线状物 指病部产生的白色或紫红色的棉线
状物。如茄科作物白娟病的白色丝状 物、甘薯紫纹病的紫红色线状物。
50
51
5、脓状物 这是细菌性病害特有的病征。在病
部表面溢出含有许多细菌和胶质物的黏 液,称作菌脓或菌胶团。
52
菌脓
53
想一想,植物病害都有病状, 是否也都有病征呢?
54
17
2、坏死
坏死是植物病部局部细胞和组织死亡,因受害的部
位不同而表现出各种症状。
(1)叶斑:受害部位产生的各种形状、颜色的凹陷小点
(2)穿孔:
(3)溃疡:树干木质部坏死。
(4)疮痂:病部产生的一些油渍状黄褐色小点,它向一 面隆起成呈圆锥形疮痂状。
(5)猝倒、立枯:幼苗近地表茎部坏死。前者倒伏,后
者死而不倒。
第二章 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植物病害概述
1
2
3
4
茭白黑粉病
茭白
5
蒜苗
蒜黄
6
7
思考: 1、这些图片中属于植物病害的是哪几幅? 2、什么叫植物病害呢? 3、判断植物病害的标准是什么?
8
一、 植物病害的定义
1、什么叫植物病害、病理程序?
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或储藏运输过程中 ,由于遭受有害生物的侵袭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 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干扰和破坏,表现出 各种病态,甚至死亡,造成经济、景观或生态上 的损失,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病理程序——当植物感染病害后,首先引起生理 功能上的改变、然后造成组织结构上的改变、最 后发病植物外观表现出病态。并且这些病变都有 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过程,我们把这个过 程称为病理程序 。
9
想一想,有病理程序的一定是病害吗?
10
11
它们都有病理程序,为什么不把 它叫病害呢?
2.判断病害的标准:
病征只有在由真菌、细菌所引起的 病害上表现明显,
常见的病征多属真菌的菌丝体和繁 殖体,而细菌性病害的病征多为胶状菌 脓。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