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料:________ 履带式起重机的安全装置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履带式起重机的安全装置
履带式起重机作业时的臂杆仰角,一般不超过78°,臂杆的仰角过大,易造成起重机后倾或发生将构件拉斜的现象。
起重机作业后要将臂杆降至40°~60°之间,并转至顺风方向,以减少臂杆的迎风面积,防止遇大风将臂杆吹向后仰,发生翻车和折杆事故。
为了保证在操作时的安全作业,起重机设有安全装置,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安全装置:
(1)起重量指示器(角度盘,也叫重量限位器)
装在臂杆根部接近驾驶位置的角度指示,它随着臂杆仰角而变化,反映出臂杆对地面的夹角,知道了臂杆不同位置的仰角,根据起重机的性能表和性能曲线,就可知在某仰角时的幅度值、起重量、起升高度等各项参考数值。
(2)过卷扬限制器(也称超高限位器)
装在臂杆端部滑轮组上限制钩头起升高度,防止发生过卷扬事故的安全装置。
它保证吊钩起升到极限位置时,能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或切断动力源停止起升,以防过卷。
(3)力矩限制器
力矩限制器是当荷载力矩达到额定起重力矩时就自动切断起升或变幅动力源,并发出禁止性报警信号的安全装置,是防止超载造成起重机失稳的限制器。
(4)防臂杆后仰装置和防背杆支架
防臂杆后仰装置和防背杆支架,是当臂杆起升到最大额定仰角时,不再提升的安全装置,它防止臂杆仰角过大时造成后倾。
第 2 页共 5 页
履带起重机安全卸荷失灵故障的解决办法履带起重机常采用先导控制液压系统,操作舒适,微动性好。
该系统对可能出现的主、副起升卷扬超载或桁架臂变幅过仰等危险工况,均采用了先导控制油路安全卸荷的方式加以防范,原理如图1所示。
即通过力矩限制器、超载卸荷电磁阀和逻辑阀或限位开关、过仰卸荷电磁阀和逻辑阀的联合作用,确保实现发生过载或过仰误操作时能够可靠地做到安全卸荷,杜绝发生事故。
一台履带起重机在试制过程中进行安全实验时发现:在进行超载或过仰作业时,操纵室内面板上的指示灯虽然已经报警,但各项操作却仍然可以继续进行,说明其安全保护装置的安全卸荷失灵。
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电气系统或液压系统出现故障,都能导致安全卸荷失灵。
于是,从电路和液路两个方面进行检查。
对电路检测的目的是排查力矩限制器和限位开关在提供给面板指示灯报警信号的同时是
否也能将电信号传递给了卸荷电磁阀,若能,将接通卸荷回路,实现安全卸荷,否则,安全卸荷将失灵。
根据原理图,在力矩限制器没有对卸荷电磁阀提供电信号之前,卸荷电磁阀为常断电状态,即卸荷回路断开,而一旦力矩限制器对其提供电信号,卸荷电磁阀则通电、实现换向、接通卸荷回路。
为此,将逻辑阀一侧的管路(T1口)断开,然后进行操作时发现当力矩限制器不发出指令时,超载卸荷电磁阀Y1无电,电磁阀也没有换向,无压力油流出,而当该机进入到超载工况时,该阀得电
第 3 页共 5 页
立刻有液压油从管路中流出。
这说明力矩限制器发出逻辑指令的程序正常,且卸荷电磁阀的工作也正常。
同理,对控制过仰卸荷的限位开关和过仰卸荷电磁阀Y2进行检查时,工作也正常,因此,排除了电路有故障的可能性。
检查完电路后再检查液路,首先排查布管,没有出现错误,最后将注意力集中到了逻辑阀上,怀疑逻辑阀内单向阀的弹簧较硬或阀内的通径较小,使卸荷油路背压较大,导致卸荷油路不畅通,卸荷困难。
于是在报警的状态下测量动作对应的an或bn口的压力,发现压力为1MPa左右,而主阀只需要约0.6MPa的先导压力即可开启,证明了怀疑正确,正是由于逻辑阀内的背压较大,才造成了卸荷困难。
找出逻辑阀存在的问题后考虑,如果对该阀进行重新设计,不仅周期长,而且产品的成本将大大提高,为缩短产品的开发时间和节约成本,最终决定采用“节外生枝”的办法解决此问题(如图2所示)。
即不改变逻辑阀的结构,在该阀的6个控制油口上分别再装上三通接头,然后引出6条管路并分别连接两组三联单向阀,再使通过三联单向阀后的两条管路分别连接到两个卸荷电磁阀上,这两个卸荷电磁阀与逻辑阀上的卸荷电磁阀即超载卸荷电磁阀和过仰卸荷电磁阀具有相同的功能。
而且,这两个卸荷电磁阀与逻辑阀上的两个卸荷电磁阀在电路和液路上均形成并联关系,构成两组均具有相同保护功能的电磁阀组。
工作时,一旦力矩限制器或限位开关发出电信号,具备相同作用的并联卸荷电磁阀组就会同时换向,确保正常卸荷,迅速切断主油路,使起重机在超载或过仰等危险工况下无法再继续工作。
改进后试验,效果很好。
在面板指示灯报警的同时,超载作业或过仰作业均无法继续进行,达到了安全保护的目的。
第 4 页共 5 页
行业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5 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