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引言 (3)1.1编写目的 (3)1.2背景 (3)1.3技术简介 (4)简介 (4)1.3.2SQL Server2008简介 (5)1.3.3Visual Studio2010简介 (5)1.4参考资料 (6)2总体设计 (8)2.1需求规定 (8)2.2运行环境 (8)2.3数据库设计 (8)2.3.1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9)2.3.2数据流图的设计 (9)2.3.3数据库连接机制 (10)2.4结构 (11)2.5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11)3接口设计 (12)3.1用户接口 (12)3.2外部接口............................................................................................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内部接口............................................................................................错误!未定义书签。
4运行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运行模块组合....................................................................................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运行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运行时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5测试 (13)5.1模块测试 (13)5.2集成测试 (14)5.3系统测试 (14)概要设计说明书1引言1.1编写目的概要设计说明书,主要针对招聘求职网站的开发组全体成员、项目管理部相关成员编写。
是实现系统需求的概要说明,包括系统设计架构、功能模块设计、数据结构、以及运行设计等内容,将作为系统详细设计的主要依据。
主要是给下一步设计人员做依据。
同时给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过程管理人员、质量保证人员做参考。
1.2背景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的产量一直保持在年增长20%以上。
2011年,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56.0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996.73亿元,同比增长24.66%;实现利润总额202.84亿元,同比增长28.74%。
国产自动控制系统相继在火电、化肥、炼油领域取得了突破。
中国的工业自动化市场主体主要由软硬件制造商、产品分销商等组成。
在软硬件产品领域,中高端市场几乎全部由国外著名品牌产品垄断,并将仍维持此种局面;在系统集成领域,跨国公司占据制造业的高端,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公司在相关行业系统集成业务中占据主动,具有丰富应用经验的系统集成公司充满竞争力。
在工业自动化市场,供应和需求之间存在错位。
客户需要的是完整的能满足自身制造工艺的电气控制系统,而供应商提供的是各种标准化器件产品。
行业不同,电气控制的差异非常大,甚至同一行业客户因各自工艺的不同导致需求也有很大差异。
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为工业自动化行业创造了发展空间。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市场,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企业信息化需要大量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市场前景广阔。
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基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较好的发展前景,预计2015年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
随着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环境和产品购买者的深入研究。
自动控制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工业方面,对于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物理量,包括温度、流量、压力、厚度、张力、速度、位置、频率、相位等,都有相应的控制系统。
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数字计算机还建立起了控制性能更好和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数字控制系统,以及具有控制与管理双重功能的过程控制系统。
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包括水位自动控制系统、农业机械的自动操作系统等。
在军事技术方面,自动控制的应用实例有各种类型的伺服系统、火力控制系统、制导与控制系统等。
在航天、航空和航海方面,除了各种形式的控制系统外,应用的领域还包括导航系统、遥控系统和各种仿真器。
此外,在办公室自动化、图书管理、交通管理乃至日常家务方面,自动控制技术也都有着实际的应用。
随着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几乎涉及生物、医学、生态、经济、社会等所有领域。
1.3技术简介简介是Microsoft的Active Server Pages的新版本,是建立在微软新一代.NET 平台架构上,建立在公共语言运行库上,在服务器后端为用户提供建立强大的企业WEB 应用服务的编成框架。
可用于在服务器上生成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为WEB站点创建动态的、交互的HTML页面。
又叫ASP+,但并不是仅仅是ASP的简单升级,而是微软推出的新一代Active Server Pages脚本语言。
完全基于模块与组件,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与可定制性,数据处理方面更是引入了许多新技术。
同时也提供给WEB开发人员更好的灵活性,有效缩短了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周期。
1.3.2SQL Server2008简介Microsoft推出新一代数据管理与分析软件——SQL Sever2005。
该产品在简化企业数据与分析应用创建、部署和管理各自的同时,为它们赋予伸缩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它为IT专家带来了强大的、熟悉的工具,同时减少了在从移动设备到企业数据系统的多平台上创建、部署、管理及使用企业数据和分析应用程序的复杂度。
通过全面的功能集、和现有系统的集成性、以及对日常任务的自动化管理能力,SQL Server2005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数据解决方案。
在当今的互联世界中,数据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必须始终为用户确保安全,有了SQL Server2005,组织内的用户和IT专家将从减少应用程序宕机时间、提高可伸缩性及性能、更紧密的安全控制中获益。
SQL Server2005也包括了很多新的和改进的功能来帮助企业的IT团队更有效率的工作。
SQL Server2005包括了几个在企业级数据管理中关键的增强:(1)易管理;(2)可用性;(3)可伸缩性;(3)安全性。
1.3.3Visual Studio2010简介Visual Studio是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集,用于生成 Web应用程序、XML Web Services、桌面应用程序和移动应用程序。
Visual Basic、Visual C++、Visual C#和Visual J#全都使用相同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利用此IDE可以共享工具且有助于创建混合语言解决方案[2]。
另外,这些语言利用了.NET Framework的功能,通过此框架可使用简化ASP Web应用程序和XML Web Services开发的关键技术。
.NET Framework是用于生成、部署和运行XML Web Services与应用程序的多语言环境。
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公共语言运行库:运行库实际上在组件的运行时和开发时操作中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尽管名称中没有体现这个意思。
在组件运行时,运行库除了负责满足此组件在其他组件上可能具有的依赖项外,还负责管理内存分配、启动和停止线程和进程,以及强制执行安全策略。
在开发时,运行库的作用稍有变化;由于做了大量的自动处理工作(如内存管理),运行库使开发人员的操作非常简单,尤其是与今天的COM相比。
特别是反射等功能显著减少了开发人员为将业务逻辑转变为可重用组件而必须编写的代码量[7]。
统一编程类:该框架为开发人员提供了统一的、面向对象的、分层的和可扩展的类库集(API)。
目前,C++开发人员使用Microsoft基础类,而Java开发人员使用Windows基础类。
该框架统一了这些完全不同的模型,还为Visual Basic和JScript 程序员提供了对类库的访问。
通过创建跨所有编程语言的公共API集,公共语言运行库使得跨语言继承、错误处理和调试成为可能。
从JScript到C++的所有编程语言具有对框架的相似访问,开发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它们要使用的语言。
:建立在.NET Framework的编程类的基础上,为Web应用程序模型提供了一组可简化Web应用程序生成的控件和基础结构。
包括可用于封装通用HTML用户界面元素(如文本框、按钮和列表框)的一组控件。
但这些控件在Web 服务器上运行,并以HTML的形式将其用户界面呈现在浏览器中。
在服务器上,这些控件公布面向对象的编程模型,该模型为Web开发人员提供面向对象编程的丰富功能。
还提供基础结构服务,如状态管理和进程回收,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开发人员必须编写的代码数量,并提高应用程序的可靠性。
另外,使用这些同样的概念使开发人员能够以服务的形式交付软件。
使用XML Web Services功能,开发人员可以编写他们的业务逻辑,并使用基础结构通过SOAP交付该服务。
1.4参考资料[1]王院峰。
零基础学2.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
143~176[2]郑耀东。
2.0编程指南。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8月。
76~98[3]强锋科技郑耀东蔡骞。
网络数据库开发实例精解。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34~65[4]奚江华。
圣殿祭司的2.0开发详解--使用C#。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
237~371[5]陈冠军。
精通2.0典型模块设计与实现。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2月。
102~121[6](美)Jesse Liberty;Dan Hurwitz瞿杰;赵立东;张昊(译)。
Programming 中文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322~389[7](美)Stephen Walther。
2.0揭秘.卷1。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