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气的生产过程培训课件
表5-1 总压0.1MPa时空气煤气的平衡组成
温度℃ CO2
650
10.8
CO
N2 α=CO/(CO+CO2)16.9 Nhomakorabea72.3
61.0
800
1.6
31.9 66.5
95.2
900
0.4
34.1 65.5
98.8
1000
0.2
34.4 65.4
99.4
结论:T ,CO ,CO2 T>900℃ ,CO2含量很少,主要是CO
铑络合物-HI催化剂
甲醇
3MPa,175℃
醋酸
铜、锌系催化剂
汽油、烯烃、芳烃
中低压、230-270℃
乙二醇
同系化
甲醇
乙醇
乙烯
合成气 + 丙烯醇
1,4-丁二醇
5.1.2发展背景 煤
石油、天然气
5.1.3 关键问题
(1)实现新工艺,降低成本,解决污染问 题
(2)合成气生产烯烃、含氧化合物技术中 高压、高温、贵金属催化剂的替代。
气化反应至少在600~ 800℃进行:调节水蒸汽与氧的 比例,可控制炉中各层温度,并使温度稳定。
固定床连续气化法 常压法 加压法-鲁奇法(Lurgi)
特点:使反应速度加快,生产能力大,压力一般为2- 3 MPa,从热力学角度,压力高有利于甲烷和CO2的生 成。
Mark V型,直径5m,每台产气量可达106m3/h
图5-3 鲁奇炉结构示意图 1.煤箱 2.分布器 3.水夹套 4.灰箱
5.洗涤器
5.2.2.2流化床气化法:
特点: 煤:粒度<10mm 流化状态 气体组成和温度均匀
温克勒炉(Winkler) 煤气组成(体积%) H2: 35~ 46 CO: 30~ 40 CO2: 13~ 25 CH4: 1~ 2
5.2由煤制合成气
5.2.1煤气化的基本原理
5.2.1.1化学平衡 (1)以空气为气化剂时
C + O2 =CO2 C +1/2O2 =CO C + CO2 = 2CO CO + 1/2O2 =CO2
-393.777KJ/mol (5-1) -110.595KJ/mol (5-2) +172.284KJ/mol (5-3) -283.183KJ/mol (5-4)
(1)对于碳与氧气的反应,一般认为先生成CO2,然后 CO2再与碳反应生成CO.
rC = kyO2
O2的一级反应
T < 775℃,动力学控制 T > 900℃ ,扩散控制
增加扩散反应速率措施: a 气速↑ b 颗粒直径 ↓
775℃ < T < 900℃ ,过渡区
(2)C与CO2的还原反应在2000℃ 以下, 属于动力学控制,反应速率大致为CO2 的一级反应。
各国替代能源发展政策 美国 加拿大 欧洲 中国
(3)氢气的利用是最佳的选择
稳定的能源
可再生性 来源稳定,不受地缘界定影响 价格稳定
绿色能源
温室气体 空气质量 可持续性
更多 ….
H
氢获取途径
(4)应用
合成气
NH3
改进的费托合成催化剂
合成气
乙烯、丙烯
合成气
锌、铬系催化剂 高压、380℃
工艺生产条件:
温度 吹风速度 蒸汽用量 燃料层高度 循环时间
间歇气化法优缺点:
(1)制气时不用氧气,不需空分装置
(2)生产过程间歇,发生炉的生产强度低,对煤的质量要求高。
5.2.2.1固定床连续气化法 气化剂:水蒸汽和氧气的混合物
燃料层分层:与间歇法大致相同
碳与氧的燃烧放热反应与碳与水蒸汽的吸热反应同时 进行
P = PH2 + PCH4 + PH2O + PCO + PCO2 ③ 根据水中氢与氧的物料平衡
PH2 + 2 PCH4 = PCO + 2PCO2
图5-1 0.1MPa下碳-蒸汽反应的平衡组成 T>900℃ ,含有等量的H2和CO,其它组分含量接近于零。 T↓ ,H2O、CO2、CH4含量逐渐增加。 故高温下H2和CO含量高。
(3)C与H2O反应生成CO和H2
400℃ < T < 1100℃,动力学控制 T > 1100℃,扩散控制
5.2.2水煤气的生产方法
分析:1100~ 1200℃高温反应 大量吸热
要求:大量供热
采取措施: 通过燃烧一部分C的反应热 维持整个系统的热平衡
固定床间歇法(蓄热法) 操作方式:间歇法和连续法
(2)以水蒸气作气化剂时
C + H2O (g)= CO + H2 CO + H2O (g)= CO2 + H2 C + 2H2 = CH4
+131.390 KJ/mol (5-5)
-41.194 KJ/mol (5-6)
-74.898 KJ/mol
(5-7)
计算平衡组成(5个参数)
① 3个平衡常数表达式 ② 分压与总压的关系
图5-2 2MPa下碳-蒸汽反应的平衡组成 相同T ,P↑, H2O、CO2、CH4含量增加,H2和CO含量减小。 故制得H2和CO含量高的水煤气,在低压、高温下进行。
5.2.1.2反应速率
气固反应
不仅与化学反应速率,还与气化剂向碳 表面的扩散速 率有关
与煤的种类有关
反应活性:无烟煤<焦炭<褐煤
5.2.2.3气流床气化法:
特点:粉煤为原料
反应温度很高
灰分呈熔融状态
对煤种的通用性强
科柏斯-托切克煤气化炉(K-T炉)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炉(Texco炉)
煤气组成(体积%)
Texco炉 K-T炉
H2: 35~ 36
31
CO: 44~ 51
58
CO2: 13~ 18
10
CH4: 0.1
0.1
图5-4 科柏斯-托切克煤气化炉示意图
化学工艺学电子教案——第四章
合成气的生产过程
5.1 合成气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5.1.1 应用
(1)合成气(synthesis gas or syngas)
CO和H2的混合物 原料:
煤 油 天然气 油页岩、石油砂 农林废料、城市垃圾
(2)氢能利用背景
化石类能源使用
过渡开采化石类能源的逐渐枯竭 石油价格不断攀升
实际生产时按以下6个步骤的顺序完成工作循环:
吹风阶段:吹入空气,提高燃料层温度, 吹风气放空,1200 ℃结束。
蒸汽吹净:置换炉内和出口管中的吹风 气,以保证水煤气质量。
一次上吹制气:燃料层下部温度下降, 上部升高。
下吹制气:使燃料层温度均衡 二次上吹制气: 将炉底部下吹煤气排
净,为吸入空气做准备。 空气吹净:此部分吹风气可以回收。
5.三类气化炉的炉内温度分布比较
天然气
优质、相对稳定、价廉、清洁、环境友好的能源。 CH4含量>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