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社会实践报告

金融学社会实践报告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
信用社内部许多员工不了解这次国家“花钱买机制”的目的和思路,认为金融改革是国家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信用社自成立以来改来改去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还是走老路,不会改出什么名堂来。

这些错误的观点的片面的认识,对信用社增资扩股、明晰产权、完善内部管理体制都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二)、增资扩股难度较大。

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其中最基础、最难、也是最艰巨的任务是增资扩股。

“增资扩股能否成功,关系着农信社改革的成败。

”从农村信用社实际情况来看各项业务经营发展相对较慢,虽然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大支农支持力度,但作为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储蓄后劲不足,邮政储蓄机构又从农村抽走了一部分资金,加之农民对投资的风险意识加强,给增资扩股造成一定难度。

另外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经营主要定位在“三农”方面,中、小企业得不到信用社支持,对信用社经营情况不了解,认为服务农村的信贷都是低效益、高成本、大风险的信贷,吸收“法人股”十分困难。

农村信用社为能够享受本次改革的各项优惠政策,在增加股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资扩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股本金增长较快,但是大量增加的股金都集中在资格股,股本金来源结构单一,稳定性难保障。

且绝大多数股东是农民和社会自然人,企业法人很少,股权高度分散。

多数股东都是为了临时取得信用社贷款而非自愿入股,对信用社经营情况的好坏并不关心。

加之职工为完成扩股任务临时突击,存款股金化现象较为严重。

这些将直接影响着信用社改革的顺利开展。

(三)、不良贷款盘活难度较大。

农村信用社资金规模本身较小,由于前多年经营理念错位和政策影响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信用社虽然采取了多种清收方式,但进展缓慢,甚至清收利息都十分困难。

近三年来信用社主要依靠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作为资金来源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如果得不到地方政府及司法部门的支持,仅靠自己有限的手段很难有明显进展。

这个问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到专项票据兑付时,很难达到不良贷款下降50%的要求。

(四)、政府部门对信用社改革支持力度不足。

虽然中央政府想通过“花钱买机制”把农村信用社定位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真正达到明晰农村信用社产权的目的,但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没有拿出具体措施。

如在清收和盘活不良贷款方面,虽然农信社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对信用社改革的
支持,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与联系,下决心打好清收不良贷款攻坚战,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尤其是涉及党政机关干部、私借公用等形成的不良贷款,当地意见不统一,部门之间形成不了合力,信用社孤掌难鸣。

在增资扩股工作中地方政府口头表示大力支持信用社工作,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支持措施。

四、改革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对策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首先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使社会各界明确的认识到,信用社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金融的稳定,信用社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三农”,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和民营经济,使社会各界都来关心信用社的发展,支持信用社的改革工作。

同时要做好对信用社系统内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对信用社改革的认识,更新观念,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做好信用社改革的宣传和支持工作。

(二)、加大政策扶持,真正为信用社改革创造条件。

一是对农信社的各种税收减免的基础上,税务部门应允许农村信用社扩大税前列支范围,如提高呆账准备金提取比率、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提取一定比例的坏账准备金等。

二是对农信社承担的政策性业务所形成的亏损要全额给予补偿,如保值贴补息部分,按信用社实际支出全额给予补偿。

三是对信用社不良贷款进行一次彻底清查,对因政策性原因造成的不良贷款在改革考核前给予核销,真正减轻信用社包袱。

四是在增资扩股方面给予信用社优惠政策,在一段时间内允许保息分红,以利于信用社的增资扩股和稳定股金。

(三)、加快内部管理体制建设,尽快适应改革步伐。

农村信用社要积极以这次改革为契机,加快内部管理体制的建设,按照合作制管理的原则,尽快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同时要更新观念,树立发展意识和企业意识,强化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真正使信用社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企业。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扶持政策,才能使信用社改革达到预期目的。

(四)、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信用社在改革期间要积极加强同地方政府的联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合理有序、协调一致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争取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帮助清收不良贷款和增资扩股工作。

建议省级政府能以文件下发要求地方政府重视、支持当地信用社改革,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