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党员干部加强个人修养之我见

党员干部加强个人修养之我见

党员干部加强个人修养之我见今年“五四”青年节,温家宝总理在北大寄语青年学子,重点讲了五句话,那就是“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壮的体魄、完整的人格”这对党员干部很有教育意义,这五句话为党员干部加强自身修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确切实在的内容。

一、加强政治修养1、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什么呢?《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什么叫共产主义,有人把它分成“解放版”、“人民公社版”和“理论版”。

“解放版”的共产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这主要反映的是解放后劳动人民群众的物质要求。

“人民公社版”的共产主义是“一大二公”,人民吃食堂饭,生产资料归公,甚至连自留地都不允许存在。

这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理想的迫切心情和愿望,但是实行的结果并不理想。

“理论版”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马、恩在经典著作中所描绘的共产主义是生产资料公有,物质产品丰富,按需分配,人们的思想觉悟提高,道德水平高尚,社会差距缩小,国家消亡。

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社会形态,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它的实现需要经过若干代人艰苦努力奋斗,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是要坚信马、恩所设想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理想的现实要求,是我国现阶段的总任务。

我们党有两个纲领,最高的纲领就是将来要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的纲领就是现阶段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两者是统一的、一致的,只有现阶段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将来更好地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教训;民主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的元素和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作原理,吸取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教训,也吸纳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再加上中国的元素和中国的特色。

今天的中国,我国人民共同的信念和精神支柱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当然在信念这个问题上,我们国家思想理论界也出现过不同的声音:一是“西化论”、全盘西化,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

二是“民社论”,前人民大学校长谢韬提出,中国要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三是“新儒学”。

现在世界上有6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0多个孔子学院,它们在加强对孔子《道德经》的研究,我们国家有些人也提出要以儒家文化来治理国家,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是“宗教热”世界上五大宗教都在我国各地设有庙堂,我国公民有信教自由,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甚至全民信教。

但以上这些不可能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所接受,只能为部分人所接受,在今天的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所接受,成为我们共同的信念和精神支柱。

党员干部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

二、加强品德修养1、要坚持宗旨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是共产党人高贵品德的体现。

人从道德的角度来分,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种是大公无私的人,是最高尚的人,也就是能够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这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如过去我们推荐学习的楷模,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人;二种是公私兼顾的人,是好人;三种是有私但不损公,不损人的人,是不好不坏的人;四种是损公肥私,损人肥己的人,是坏人,如我们党内的一些腐败分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一种比较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对所有党员的要求,也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

对普通公民而言,要求就低一些,只要做到为人民服务就行了,为人民服务就是公民之间的相互服务。

如何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战争年代,就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过去有一首入党的对联,叫做“勇敢无畏的跨进去,贪生怕死的莫进来”,横联是“谨慎选择”。

和平年代,就要敢于牺牲个人利益,当党和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就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也就是要有吃亏精神,吃亏就是一个人好的品德的体现。

党员干部要有吃亏精神、奉献精神。

2、要锤炼品质郑培民说过,做官先做人、做人德为先。

所有的官、职位都只是一个符号、符号贴在什么样的人身上,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官,如果贴在腐败分子身上,就会产生腐败的官,如果贴在平庸者身上,就会产生平庸的官,贴在野心家身上,就会产生野心家的官,所以做官先要把人做好,如果人做不好,官就做不好。

我们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一个人的道德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质。

一个品质好的人,能力差一点,不会做出危害社会的事。

一个能力很强但是品行很恶劣的人,就会给社会、给人民、给事业带来巨大危害性。

有人说一个党员干部不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不知道他的水平有多高,不把一个人放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中去衡量,不知道他的品质有多坏。

人是很善于伪装的,只有在具体的环境具体的载体中,才能体现真实的本色。

3、要调整心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调查表明,人们70%以上的心理情绪和疾病是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所以要养心,用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

李瑞环曾经说,烦恼是想出来的,是非是说出来的,健康是走出来的,工作是干出来的,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

作家席慕容说,你要获得随便一些,便只能活得平凡一些;你要活得辉煌一些,那你只能活得痛苦一些;要活得长久一些,便只能活得简单一些。

一个人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否则总会有被埋没的痛苦,要把自己当泥土,就会时刻发挥作用。

作为党员干部要心静如水地对待名利,要心存感激地对待组织,要心宽如海地对待同志,要心齐气顺地对待工作。

这就是说要用阳光的心态去对待社会,对待周围的人与事。

现在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心态不平衡,总是喜欢把自己与有钱人去比,与上层社会的人去比,越比越气,越比越想不通。

其实如果要比的话,既要与上比,也要与下比,要与下层社会的人去比,要与比你收入低的人去比,这样才能平衡心态,知足常乐。

4、要涵养心气党员干部不仅要调整心态,还要涵养心气,要养从容淡定,心境平和的正气;养胸怀全局,深谋远虑的大气;养敢于担当,敢于攻坚的锐气;养埋头苦干不思赞扬的豪气;养能吃亏不作秀的骨气。

有人曾经把人的一生概括为“任重道远”四个字。

35岁以前是个“任”字,学习是为了谋求一份工作,结婚是为了一个稳定的家庭,磨砺自己是为了面对社会,此时是在谋求一种任务。

35—50岁是一个“重”字,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负担加重,工作中是单位的骨干,事业的中坚,生活的压力,工作的责任,思想的包袱最重。

50岁时是一个“道”字,一切都步入正道,家庭生活非常有规律,工作上非常有经验。

60岁是一个“远”字,工作上已经退休了,儿女离开父母走远了,老人离世上天堂了。

“任重道远”这四个字就是人一生的写照。

也有人说人的前半生,40岁以前比上升,看谁的工作、事业最有成就;后半生40岁以后比下降,看谁的血压、血脂、血糖最低。

作为党员干部要涵养平和的心气,才会对自己有准确的认知,才可能正确地对待社会。

5、要充满希望一个人没有了希望就会颓废,就会一撅不振,所以要充满希望去生存、去工作,作为一个党员干部一定要给人以希望,自己也要充满希望。

人的一生哪里没有磨难的,人的苦难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面的,是可能看得见的天灾人祸,这是一种有形的苦难,虽然很多时候具有不确定性,但我们有时候可以避免。

另一种是内心里面的苦难,没有一个人可以回避这种苦难,即使一百次平安顺利,但是还将面临许多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每个人都得经历这些磨难。

但在《神曲》中谈到地狱问题时说,在地狱的门口,摆着一块牌子,这牌子上写着:进入此门者,放下你的希望。

地狱是没有希望的地方,每个人在进入地狱之前都是有希望的,希望就在自己的手中,人只要活着,就要充满希望,同时要给别人以希望。

给别人希望,说个解梦的故事。

从前有个秀才想考状元,他得了三个梦,他的岳母是个解梦能手,他就去了岳母家,想请岳母帮他解梦,岳母外出不在家,只有小姨子在家,他就说明来意,小姨子说也会解梦,请姐夫把三个梦说出来听听,秀才说我的第一个梦是梦到一匹马站在墙头上,小姨子解释说,马站墙头走投无路;秀才说我的第二个梦是梦到一副棺材挂在墙壁上,小姨子解释说,棺材挂在墙壁上这是死无葬身之地。

秀才说我的第三个梦是梦到与小姨子结婚,小姨子愤怒地说:“痴心妄想,没门”。

秀才听到小姨子的解梦后,感到心灰意懒,垂头丧气,考状元没希望了,在回家的路上,正好碰到了岳母,他向岳母说明了来意和小姨子帮他解梦的情况,岳母说,小姨子不知道解梦,我来帮你解梦,梦到一匹马站在墙头上,这是马到成功,梦到一副棺材挂在墙壁上,这是高官笃就,梦到与小姨子结婚,这是好事成双,岳母的解梦给秀才以希望,在岳母的启发鼓励下,通过自身的努力,秀才最终考取了状元。

三、加强学习修养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应该是学习型民族,一个有希望的政党应该是学习型政党,一个有作为的党员干部应该是学习型的干部。

党员干部臵身于当今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用人类创造的各种先进知识和文明成果武装自己,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锻炼自身的工作能力,提升执政和管理水平。

加强学习修养最重要一点就是要多读书。

当年卡尔〃马克思的女儿,像“记者提问”那样问爸爸七八个问题,其中有一问题是:“您最大兴趣是什么?”马克思的回答是“啃书本”。

在马克思逝世后多年,前苏联曾将马克思的生日5月5日定为国际性的节日“学习节”,意在形成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风气。

关于马克思本人的读书精神,已经成了百余年的举世美谈。

如马克思坐在图书馆读书时,为了活动身体前后移动双脚,最后使脚下的水泥地遗下了几道深痕。

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创造了具有世界影响的马克思主义。

众所周知,恩格斯十分尊敬马克思。

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成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唯一之老。

在全世界共产主义者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向七十余岁高龄的恩格斯起立鼓掌,表示由衷敬意。

恩格斯却谦虚地说:“在这里应当享有掌声的不是我,而是另一个人,可惜他的墓地上已经长满了青草,我和他相比,我至多是能手,而他是天才,这个人就是卡尔〃马克思!”而生前的马克思对恩格斯也是特别崇敬的,他曾很谦虚地说他有比不上恩格斯的地方。

马克思说的是心里话,单是恩格斯的博学、多知、深识就是很多人公认的。

这其中就包括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

只有如此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如许多生物学家给“生命”下定义的时候,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用去的文字也很多,但大都不精确,而恩格斯只用了一句话“生命——蛋白体的一种存在方式”,就使很多生物学家再也没有异言,这一切,都和恩格斯的超常读书量有关。

不读书、不思考,是不会有真正的发现和创造的。

某些不读书的人,又往往最容易犯“好为人师”的毛病,自以为什么都懂,其实错了,无知者多自负,而自负又助长着无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