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工艺过程及要求6号课题:锅炉汽包给水控制系统(该题目不要有任何改动)该课题由第六组4名同学完成。
汽包水位是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水位过高会破坏汽水分离装置的正常工作,水位过低会引起水冷壁破裂。
锅炉汽包给水控制的任务是使给水量适应锅炉蒸发量,使汽包中水位保持一定范围内。
工艺上要求:1)正常运行时水位波动范围:±30~50mm。
2)异常情况:±200mm。
事故情况:>±350mm。
3)出现事故时能进行报警。
4)保持稳定的给水量。
给水量不应该时大时小地剧烈波动,否则对省煤器和给水管道的安全运行不利。
图1 汽包给水系统工艺流程图目录1 引言 (1)1.1 论文选题背景 (1)1.2 锅炉汽包给水系统 (1)1.2.1 工作过程 (1)1.2.1 控制对象及控制任务 (1)2 给水控制基本方案 (2)2.1 单冲量控制系统 (2)2.2 双冲量控制方案 (3)2.3 三冲量控制系统 (4)2.4 几种控制方案的比较 (4)2.5 最优方案 (5)3 系统的实现 (6)3.1 引起“虚假水位”原因分析 (6)3.2 汽包水位检测元件 (7)3.2.1 测量的问题 (7)3.2.2 检测元件的型号选择 (8)3.2 给水阀的选择 (8)3.2.1 气开气关的选择 (8)3.2.2 调节阀的型号选择 (8)3.3 调节器的选择 (9)3.3.1 控制规律与正反作用确定 (9)3.3.2 调节器的型号选择 (10)3.3 流量检测元件的选择 (10)3.4 仪器仪表清单 (11)4 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3)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1.1 论文选题背景锅炉是典型的复杂控制系统,其中锅炉汽包水位是锅炉运行中的重要参数,同时,它还是衡量锅炉汽水系统物质是否平衡的标志,维持锅炉汽包水位在规定的范围内,是锅炉正常运行的主要指标之一。
因此要时刻掌握锅炉汽包的液位情况,研究汽包液位的检测原理,保证仪表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锅炉汽包给水系统1.2.1 工作过程给水由给水泵打入省煤器以后,在此加热成为汽包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水,进入汽包,然后沿下降管进入炉膛四周的水冷壁,在此吸收炉膛中的热量汽化后沿上升管回到汽包,从汽包中分离出的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进一步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变成过热蒸汽,送往汽轮机中做功。
如图1所示锅炉给水系统结构。
1.2.1 控制对象及控制任务汽包水位反映了锅炉蒸汽负荷与给水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维持汽包水位正常是保证锅炉和汽轮机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①汽包水位过高,会影响汽包内汽水分离装置的正常工作,造成出口蒸汽水分过多而使过热器管壁结垢,容易烧坏过热器,也会使饱和水蒸气温度急剧下降,该过热蒸汽作为气轮机动力的话,将会损坏气轮机叶片,影响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②水位过低,则由于汽包内的水量转少,而负荷很大时,如不及时调节就会使汽包内的水全部液化,导致水冷壁馆烧坏而破裂,甚至引起爆炸。
因此,锅炉汽包水位必须严加控制。
影响汽包水位的因素主要有锅炉蒸汽流量、给水流量、汽包水位。
锅炉给水控制的任务主要是保持汽包水位的正常,使锅炉的给水量适应锅炉的蒸发量,保持汽包水位在给定的范围内变化。
1—给水母管 2—给水调节阀 3—省煤器 4—汽包 5—下降管 6—上升管7—过热器8—蒸汽母管图1 锅炉的给水系统显然,在锅炉给水自动控制系统中,应以汽包水位H 作为被控参数。
汽包水位不仅受汽包中储水量的影响,亦受水位下气泡容积的影响。
而水位下气泡容积与锅炉的负荷、蒸汽压力、炉膛热负荷等有关。
因此,影响水位变化的因数很多,其中主要是锅炉蒸发量(蒸汽流量D )、给水流量W 。
2 给水控制基本方案2.1 单冲量控制系统单冲量水位控制系统是以汽包水位测量信号为唯一的控制信号。
这种控制18结构简单,是单回路定值控制系统,在汽包内水的停留时间较长,负荷又比较稳定的场合下再配上一些锁报警装置就可以安全操作。
然而,在停留时间较短,负荷变化较大时,采用单冲量水位控制系统就不能适用。
这是由于:①负荷变化时产生的“虚假水位”将使调节器反向错误动作,负荷增大时反向关小给水调节阀,一旦急剧汽化平息下来,将使水位严重下降,波动厉害,动态品质很差。
②负荷变化时,控制作用缓慢。
即使“虚假水位”现象不严重,从负荷变化到水位下降要有一个过程,到阀门的动作已滞后一段时间。
如果水位过程时间常数很小,偏差必然相当显著。
③给水系统出现扰动时,动作缓慢。
假定给水泵的压力发生变化,进水流量立即变化,然而到水位发生偏差而使调节阀动作,同样不够及时。
为了克服上述这些矛盾,可以不仅依据水位,同时也参考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的变化,则可用双冲量或三冲量控制系统来控制给水调节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2 双冲量控制方案双冲量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是以锅炉汽包水位测量信号作为主控制信号,以蒸汽流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构成的锅炉汽包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在汽包的水位控制中,最主要的扰动是负荷的变化。
用双冲量控制系统的特点是:①引入蒸汽流量前馈信号可以消除“虚假水位”现象对控制的不良影响。
当蒸汽流量变化时,就有一个给水量与蒸汽量同方向变化的信号,可以减少或抵消由于“虚假水位”现象而使给水量与蒸发量相反方向变化的错误方向。
而调节阀一开始就向正确的方向动作。
因而能极大地减少给水量和水位的波动,缩短过渡过程的时间。
②引入蒸汽流量前馈信号,能够改善控制系统的静态特性,提高控制质量。
双冲量水位自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是:控制作用不能及时地反映给水方面的扰动,当给水量发生扰动时,要等到汽包水位信号变化时才通过调节器操作执行器进行调节,滞后时间长,水位波动大。
因此,如果给水母管压力经常有波动,给水调节阀前后压差不能保持正常时,不宜采用双冲量控制。
2.3 三冲量控制系统三冲量锅炉汽包给水自动控制系统,是以汽包水位H为主控制信号,蒸汽流量D为前馈控制信号,给水流量W为反馈控制信号组成的控制系统。
三冲量汽包给水控制系统,采用蒸汽流量信号对给水流量进行前馈控制,当蒸汽负荷突然发生变化,蒸汽流量信号给调节阀一开始就向正确方向移动,即蒸汽流量增加,给水调节阀开大,抵消了由于“虚假水位”引起的方向动作,因而减少了水位和给水流量的波动幅度。
当给水流量发生自发性扰动时,通过反馈控制作用,可抑制这种扰动对给水流量以及汽包水位的影响,这有利于减少汽包水位的波动。
因此,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在克服扰动、维持汽包水位稳定、提高给水控制质量方面优于单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2.4 几种控制方案的比较单冲量水位控制是汽包水位自动控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是典型的单回路定值控制系统,但它不能克服“虚假水位”的影响,而且没有给水流量信号的反馈,所以水位波动较大。
双冲量水位控制系统适用于小型低压而且给水压力较稳定的锅炉。
当给水压力经常有波动,给水调节阀前后压差不易保持正常时,不宜采用双冲量控制;另外在大型锅炉的控制中,锅炉容量越大,压力越来越高,汽包的相对容水量就越小,允许波动的储水量就更少。
三冲量控制对单、双冲量控制方案取长补短,极大地提高了水位控制质量。
为了把水位控制平稳,在双冲量水位调节的基础上引入了给水流量信号,由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就构成了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汽包水位是被控变量,是主冲量信号,蒸汽流量给水流量是两个辅助冲量信号。
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大中型中压锅炉。
2.5 最优方案通过上面三种方案的比较,我们根据单冲量控制、双冲量控制和三冲量控制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了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蒸汽流量D图2-1 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2-1所示。
该系统采用一个调节器(一般为PID调节器),其输入为汽包水位给定信号、蒸汽流量反馈信号。
调节器的输入偏差信号为:偏差=汽包水位给定信号-蒸汽流量反馈信号在平衡状态下,汽包水位等于、蒸汽流量D等于给水流量W,故调节器输入偏差等于0,输出保持不变。
蒸汽流量的引入是为了克服“虚假水位”引起的调节器误动作。
例如,当蒸汽流量增加时,由于虚假水位的影响,使水位上升,这将使调节器的输入偏差为负,经PID反馈回来的数据下降,使给水流量减少。
当与此同时,加入调节器输入端的前馈信号也增加了。
这个克服给水流量内扰的控制过程是在给水流量、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调节阀组成的闭合回路中进行的,该回路成为内回路,或称局部反馈回路。
因为内回路不包括有迟延的水位现象,所以动作很快,可以迅速消除内扰。
由汽包水位信号形成的闭合回路是给水控制系统的主回路,或称外回路,这个回路包括水位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调节阀和汽包水位对象。
无论外扰还是内扰使汽包水位偏离给定值,都会使调节器的输入偏差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调节器的输出,改变调节阀的开度,改变给水流量,使水位朝着减少和消除被调量偏差的方向变化,并最终使汽包水位等于给定值。
这样就能维持水位的相对稳定,保持平衡。
3 系统的实现3.1 引起“虚假水位”原因分析当蒸汽流量在时间t0突然增加ΔD的扰动下,汽包水位的特性曲线如图3-1所示。
图中H1是由于蒸汽流量D和给水流量W不平衡引起的水位变化;H2为“虚假水位”的变化;H为实际水位变化的反应曲线,且H= H1+ H2在锅炉生产过程中,当蒸汽负荷突然增加时,单从物料不平衡考虑,汽包中蒸发量大于给水量,水位应下降,如图中H0所示。
但因蒸汽流量与给水流量产生不平衡的初始阶段,水位下降存在时间上的延迟,所以实际水位的变化应为H 1曲线。
但实际上当蒸汽负荷增加时,虽然锅炉的给水量小于蒸汽流量,水位不但不下降反而迅速上升,这是由于汽水混合物中蒸汽的容积迅速增加造成的。
这种现象常称为“虚假水位”现象。
“虚假水位”H 2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如图3-2所示。
D 000HD0H 图3-1 蒸汽流量扰动作用下的特性曲线 图3-2 引起“虚假水位”原因分析(1)由于锅炉蒸汽负荷增加,使炉管和汽包中汽水混合物的汽、水比例发生变化而引起汽包水位上升,这是引起汽包“虚假水位”的主要原因。
(2)蒸汽流量增加,汽包汽压下降,炉水沸点下降,由于炉水为饱和水的汽化,使汽包水位随压力下降而升高,如图中H 2''曲线所示。
“虚假水位”H 2'等于H 2''和之和。
3.2 汽包水位检测元件3.2.1 测量的问题长期以来锅炉汽包水位连续测量技术方面采用的平衡容器式(差压式)测量方法存在许多无法改进的缺陷,比如,不能实施全工况测量,存在“虚假水位”测量、在锅炉启、停、排空、连排、事故等不稳定运行工况下建立稳定差压条件时间较长、恢复时间较长或干脆不能建立正常差压,需要人工干预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