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专题5 地表形态变化

高中地理专题5 地表形态变化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 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 界最重要的能源
具有层理构造,常含 有化石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石是钢铁 工业的重要原料
片理构造
考点
11
透析
KAODIAN TOUXI
(2)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不管形式怎么变,判读都应把握“一、二、三、四、五”原则。
(2018年北京卷)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考向 分析
ZHISHI ZHENGHE
9

图中( C )。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解析▶ 本题以地质剖面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的相关 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 浆岩中的侵入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图中侵入 岩(花岗岩)侵入了断层的上覆岩层(如砂岩、页岩、石灰岩),说明岩浆侵入发生 在砂岩、页岩、石灰岩形成之后,而这些岩层又是在断层之后形成的,说明断层 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高压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 答案 的岩石变质;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到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22
答案 解析
对点
23
集训
K DUIDIAN JIXUN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和部分50米高程沉积岩年龄(单位:距今百万 年)分布图。读图,回答5~6 题。
对点 集训
24

K DUIDIAN JIXUN
5.M处的构造地貌属于( D )。
A.向斜谷
B.向斜山
C.背斜山
D.背斜谷
6.M处构造地貌形成过程顺序最有可能为( C )。
侵蚀,常形成山岭(向斜成山 一侧相对下降的岩体,常形
)
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
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
关键
14
能力
GUANJIAN NENGLI
地质剖面图判断技巧
关键
15
能力
GUANJIAN NENGLI
(1)确定岩层及其新老关系 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存在的岩层类型及其新老关系,也可以通过岩层之 间的关系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 背斜(如图c乙处),则两翼新、中间老;若为向斜(如图c丁处),则两翼老、中间新;若有 侵入岩体(如图b),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 (2)判断地质构造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中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如图a中M处)还 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断出断层构造(如图c中丙处)。 (3)判断地表起伏状况及地貌类型 图a河流发育在背斜,M处的地形为向斜山,该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图c甲处有石灰岩分布,结合地表形态可知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图中乙处为背斜山, 丁处为向斜山。
3.地质构造的判断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
背斜
考点 透析
KAODIAN TOUXI
褶皱
向斜
13

断层
判断方法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构造
地貌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 成谷地(背斜成谷)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 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
升的岩体,常成为山岭或高
向斜轴部岩性坚硬,不易被 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
考向
29
分析
ZHISHI ZHENGHE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变化特征:深度增加。 原因:以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层的海拔整体低于Y区,但X区和Y区地下岩层的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
和厚度却高度一致,可推知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也高度一致。后来
在内力作用下岩层整体出现断裂,同时X区岩层整体相对下沉,而Y区岩层整体
相对上升,从而导致图示区域出现分异。
答案
解析
考向
8
分析
ZHISHI ZHENGHE
考查角度2 以地质剖面图为命题背景,解析地质活动过程
解析
考点
10
透析
KAODIAN TOUXI
1.地壳物质循环 (1)三大岩石的特点、形成及用途
类型
形成
侵入岩 岩浆 岩
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 部(没有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 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碎 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形 成岩石
考点
12
透析
KAODIAN TOUXI
2.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应结合图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1)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岩石圈与板块;板块内部与边缘。 (2)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与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3)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裂谷、海洋、岛屿等地形的形成与分布,地震、火山、地热资 源、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
变质岩
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 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 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
常见岩石
花岗岩
玄武岩
石灰岩、砂 岩、砾岩、 页岩 大理岩、板 岩、石英岩 、片麻岩
用途
特点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致密

矿物结晶不明显,有 的有流纹或气孔
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1~3题。
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B )。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
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C )。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C )。
答案 解析
25
微专题2
外力作用
PART 02
1 考向分析
2 考点透析
3 对点集训

考向
26
分析
ZHISHI ZHENGHE
考查角度1 以区域地貌变化为背景,考查外力作用的类型、对地表形态及环境的影响
(2019年全国Ⅱ卷)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
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
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D.断裂之后岩层⑥相对下降
B.b处岩石致密坚硬 D.d区的石灰岩形成雅丹地貌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地层②形成后发生了断裂,因此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地层② ;形成③的地质作用为变质作用,形成④的地质作用为冷却凝固;⑤是岩浆喷发形成 的山地;断裂之后岩层⑥相对下降。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具 有良好的储油、储气条件;b处为喷出岩,有气孔构造,质地不致密;c处位于断层处,不 适宜建坝蓄水;d区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花岗岩⑦侵入在火山喷发T之后 B.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⑦侵入之前 C.a处岩石年龄最老,b处岩石年龄最新 D.花岗岩⑦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400万年
解析▶ 图示花岗岩⑦侵入到了①②③④⑤层中,但没有侵入到⑥层,说明其形成
年代晚于⑤层、早于⑥层,结合各层的年代,可判断D项正确。断层f破坏了⑥、T
①侵蚀作用 ②褶皱隆起 ③固结成岩作用 ④沉积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②①④③
解析▶第5题,根据图例等岩龄线可知,M处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构造。 根据等高线数值可判断M处数值小于4650米,其两侧相邻等高线数值为4650米,可判 断为谷地地形,为背斜谷。第6题,M处首先在沉积作用的影响下固结成岩,形成沉积 岩,然后在造山运动过程中褶皱隆起,形成山地,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 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地。
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于⑥、T之后,则B项错误;b位于④层,而①~⑥均为沉积岩,上 面的沉积岩应年龄较新,则⑤⑥处岩层年龄要新于b处。
答案
解析
对点
19
集训
K DUIDIAN JIXUN
山东青岛的马山石林是由直径约1米,高30余米的柱状玄武岩组成,笔直挺拔,排列 紧密,恰似一片密林(图Ⅰ)。图Ⅱ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序号表示地质作用, 甲、乙、丙、丁表示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1~2题。
答案
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解析
考向
NGHE
考查角度2 结合河流河床断面图,考查流水作用对河道的影响
(2019年全国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 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 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关键
17
能力
GUANJIAN NENGLI
下图为某一出露地表的岩石,①~⑥为沉积岩、⑦为花岗岩、f为断层。②岩层中有三叶虫(距 今5.6亿~2.4亿年)化石,⑤岩层中有恐龙(距今2.3亿年~6500万年)化石,⑥层中有火山灰层T,T层中 矿物的形成距今约300万年。读图,回答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