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十五讲讲义 (12)

美学十五讲讲义 (12)

克莱夫·贝尔换了一个词是为了加重意义的份量,极端化地强调形式 的审美价值。在早期现代主义阶段,贝尔的“形式”即指以纯构成为 基础的绘画形式,其意义就在于这些形式所具有的唤起审美感情的功 能。
黑格尔: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朱光潜:美学必然主要地成为文艺理论或“艺术哲学”。
“艺术”概念的历史发展 艺术殿堂的建构 艺术发展的不平衡
我希望能画出打动一些人的作品,无论在 人物形象上,还是在风景画中,我都希望 表现真正的哀愁,而非感情上的忧愁……
夜晚比白昼更充满生动丰富的色彩。
凡·高《夜间咖啡屋》 1888 81*65.5cm
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
罗杰·弗莱:形式的意义( a form of meaning)。
克莱夫·贝尔 :这些审美感人的形式就是“有意味的形式” ( a form of significance)。
面,文学比其他艺术有更广泛的可能性。
代表----司汤达
《红与黑》
代表----法国 狄德罗 《私生子》 博马舍 《费加罗的婚姻》
德国 莱辛 《智者纳旦》 席勒 《阴谋与爱情》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诗歌、音乐
浪漫主义运动 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时期的产物。偏重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 感情。强调对大自然的歌颂和对城市文明的诅咒。
艺术分类原则
符号学原则
本体论原则
时间艺术 空间艺术 空间时间艺术 再现艺术 文学 绘画、雕塑 戏剧、影视 表现艺术 音乐 建筑、艺术设计 舞蹈
其他艺术分类原则
艺术的用途
欣赏者知觉 艺术的方式
实用艺术:建筑和艺术设计 非实用艺术(纯艺术):绘画等
视觉艺术:绘画、建筑、雕塑等 听觉艺术:音乐等
中国画按题材分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弯曲的长线VS破碎的短线,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的&眩目 的,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烦闷、动摇,在夜空中放射艳丽的 色彩……这种回旋式的运动圆形,有如远古时代的土器形体或者装饰在土 器表面的螺旋花纹。
19C卓越的绘画艺术大师——凡·高
文森特·凡·高(1853-1890) ,荷兰人, 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木匠因摹仿了自然的本原和生成规 律而高于艺术家。这是一种把客观存 在放在首位的美学和艺术观。
艺术摹仿说VS大师们
德谟克利特: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人类是动物的学 生,我们从蜘蛛学会了纺织和缝纫,从燕子学会了造 房子,从天鹅和夜莺等鸣鸟学会唱歌,都是摹仿它们 的。
苏格拉底:人本主义美学观,他理解的艺术摹仿生活 分为四个层次。首先,艺术摹仿生活应当逼真、惟妙 惟肖。其次,艺术摹仿生活又高于生活。再次,艺术 摹仿现实不仅要做到形似而且要做到神似。最后,艺 术只要成功地摹仿了现实,就都能引起审美享受。
巴黎圣母院
科隆大教堂
文艺复兴----绘画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在艺术中占据了主 导地位。原因:
艺术家渴望认识自然和现实世界,喜欢 把艺术比做反映现实的镜子。绘画(还有雕 塑)能够比其他艺术更忠实、准确地再现现 实。
科学的发展。艺术家们热心研究与造型 艺术有关的解剖学、透视学、配色学等,推 动了绘画的快速发展。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 代表----诗歌:英国的华兹华斯 、拜伦
法国的雨果、俄国的普希金 音乐: 德国的贝多芬、波兰的肖邦、
匈牙利的李斯特
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期----文学
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使
文学(长篇小说)在各种艺术中占据了核心地位。
在鞭笞社会黑暗、描绘个性和社会环境的联系方
西画按题材分类: 肖像画、静物画、风景画等
小说按容量分类: 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
和长篇系列小说等
音乐按品种分类: 声乐、器乐(管乐、弦乐和打击乐)
唐 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右:明 吕纪《梅茶雉雀图》 下一:五代 董源《夏山图》 下二:唐 韩滉《五牛图》 下三: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建筑、艺术设计
实践活动
绘画、雕塑、文学
实践活动
音乐、舞蹈
实践活动
新旧艺术领域的变化
旧艺术领域的消亡和新艺术领域的产 生,也使艺术的疆界发生变化。
罗马时期:修辞学 现代广告 影视艺术 动画艺术
艺术样式发展的不平衡
古希腊----雕塑和戏剧 中世纪----音乐和建筑 文艺复兴----绘画 17~18世纪欧洲----戏剧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诗歌、音乐 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期----文学(长篇小说)
艺术作为摹仿的具体表现
以上三个著名雕塑的造型特征(形 体性)非常明显,对人体塑造达到惟 妙惟肖的惊人水平。因此有人称希腊 艺术是以雕塑为核心的建筑、雕塑、 绘画三位一体。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艺术越逼肖于 自然,就越值得称赞。
宙克西斯画的葡萄引来小鸟啄食。
帕拉修斯画的帷幕诱使人动手去揭。
尼西亚画的马能令真马嘶叫。
凡·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 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马艺术 家当初在表现基督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 何尝试。
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 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 起来,凡·高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 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而这 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 以证明。
2、艺术疆界的变化
艺术的独立 艺术世界与非艺术世界之间的联系 新旧艺术领域的变化对艺术疆界的影响
艺术的独立
时间:17世纪
表现:
艺术研究院的成立
从法律上把纯艺术与手工技艺分离
术语的合理化----art
artist artisan
艺术世界与非艺术世界
艺术的独立并没有使它成为脱离现实世
界的封闭领域。
我国古代的艺术家善于将对客观现实的摹仿和 主观情感的表现有机地结合
▪ 清代画家郑板桥 ▪ 清代画家八大山人
清代画家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朝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墨竹图 郑板桥
清代画家郑板桥
郑板桥的其他作品
清代画家八大山人
哭 之 笑 之 , 隐 喻 身 世 之 痛 。
清代画家八大山人
——凝固的音乐
罗马万神殿
——宏伟刚劲广袤威严
罗马人所使用的 强硬的、刚性的 拉丁语。
能征善战的罗马 士兵晒得黝黑的 面孔和他们高傲、 威严的姿态。
万神殿的宏伟刚 劲广袤威严。
以上三者对比即 可看出,建筑虽 然不再现生活, 然而它像音乐一 样具有情感表现 力,这种情感性 的根源是对生活 和社会的反映。
科尔律治(1772-1834),英国诗人、 评论家。他的诗作不多,但是却以自然、 逼真的形象和环境的描写表现超自然的、 神圣的、浪漫的内容。他强调诗的形象思 维,即新批评派认为的文学内在因素。
1798年共同出版诗集《抒情歌谣集》
1800年再版时华兹华斯写了序
这一诗一序开创了英国文艺的浪漫主义时 代。
最后的晚餐
圣女卡戴莉娜的殉教
17~18世纪欧洲----戏剧
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 特征----为宫廷服务的,以摹仿拉丁古典作品为最高理
想,坚持厚古薄今,继承古典,是法国理性主义哲学的体 现 ,反映了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和妥协:
“因此,要爱理性,让你的一切文章
永远只从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
-----布瓦罗的《论诗艺》。水仙的欢欣却胜水波; 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
诗人怎能不满心快乐! 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 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华兹华斯的诗——水仙花
20C美学家克罗齐和科林伍德
▪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的《美学原理》 ▪ 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的《艺术原理》
一 “艺术”概念的历史发展
艺术作为摹仿 艺术作为表现 首先来看“艺术”概念在古希腊和我国
古代的内涵
古希腊的“艺术”(technē)有三种涵义:
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在古代的西方大体包含: 木工、外科医生、烹饪术、建筑术等。
科学。算术、几何、医学、动物学、占卜术 等。
现代涵义上的艺术。艺术还没有从人类的其 他活动中分离出来。
“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
代表----高乃依 《熙德》 让·拉辛 《安德洛玛刻》 莫里哀 《伪君子》、《悭吝人》
18世纪启蒙运动 特征----资产阶级从思想战线上向封建统治和教
会势力发起总攻的体现,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 的自由,提倡科学技术。资产阶级登上了文学舞 台,反映一般市民的现实生活,提倡厚今薄古 。
达·芬奇、狄德罗、别林斯基也都强调艺术摹仿说
“艺术”概念的历史发展 ——艺术作为表现
摹仿说——艺术再现客观世界,表 现说——艺术表现主观世界,18C 之后表现说成为西方的主流艺术观 点。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1953年出版 的名著《镜与灯》中,用镜隐喻摹 仿说,心灵作为接受体,像镜子一 样反映客观世界;用灯隐喻表现说, 心灵作为发光体,像灯一样流溢主 观感情。
代表作----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
西欧----哥特式建筑体系 建筑特征----是门窗向上突出,高耸云天的
细长的尖塔、刻有想像的怪物,其局部装饰 均富有强大的表现力 。
结构体系----把罗马教堂的十字交叉拱、 骨架券以及从7世纪阿拉伯人所用的尖顶券 加以发展而来,并成熟地应用了飞扶壁。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法) 科隆大教堂,乌尔姆教堂(德)
欧洲18C后半叶~19C上半叶两大文 艺思潮
浪漫主义——以艺术表现说为基础 现实主义——以艺术摹仿说为基础
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 ——华兹华斯和科尔律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