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开放后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分布——以南京大学为例

改革开放后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分布——以南京大学为例


97
茎20%
苍15% 10% 5% 0%
—j





._

匠.


_ ●





一I 一

_-
I■一_暇一 ___■_




I■
●_
¨L_■ U_■__量
.§S窖§。¥害喜窖§S擎S§枣S露◇审守
人。F:q-f}?
一粥饺 ●科’‘#院研究所
‘{}。lp啦f0研究所
圈3
高校及科研院所就业分布
四、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分布情况 地球科学专业对应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 有国土资源、地震、水利、电力、环保、交通、
[1]
[2]
样化和均衡分布;而如果在必要的时段缺乏相应 的职业世界探索,学生对就业去向没有一定的了 解,就无法进行与其自身的兴趣、技能、价值观 进行链接和匹配的职业选择,往往容易出现就业 扎堆或就业困难的局面,这种状况对于个人而言 最缺乏合理科学的职业规划,对行业而言,对人 才的可持续发展也存在不利影响。 国内的大学生在进人大学前所能够获得的社
三、科研人员分布情况 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与人类生存可持 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其学科的基础性和 应用性并存,基础科学是应用学科的源头之水, 应用学科是基础学科的动力源泉。从地球科学 的学科发展角度看,科研人才是学科紧缺的精
万方数据
总第98期
40% 35% 30% 25%

慧:改革开放后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分布——以南京大学为例
S拿毒毒1毒害毒尊喜毒害i‘季尊毒害专。毒零
图4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人数比例
中海油、核电部门、矿业公司,以及斯伦贝谢、 壳牌、力拓、雪佛龙等外资石油、矿业公司。从 总人数分布情况看,在企业就业的人数占本专业
地勘单位“企业化”改制,其中心思想是从 管理效能的角度出发,将地勘单位内部“公益 性地质”和“商业性地质”两部分工作分开运行,
擎季窖¥毒害毒枣毒毒窖枣毒毒S枣母每霉
图2 高校及科研院所就业人数比例
的社会认可度逐步降低;同时,随着国家就业政
策的不断调整,大学生在选择专业和就业环节的 自由度越来越大,地球科学专业的招生人数和在
本专业领域就业的人数都在逐年下降。到20世
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发挥作用,招 生人数不断减少,就业选择面越来越宽,在本专 业领域就业人数逐步减少,一些毕业生在刚毕业 时选择了地学领域就业,但在20世纪90年代的 市场经济大潮中选择创业和经商。
Opening—up——Taking Nanjing Author(s):LIU
Hu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Keywords:earth science;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建国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随着国情 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 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体现出高度集中的计 划管理模式,招生环节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 就业环节则是由国家统一进行分配,用人单位照 单全收。这种“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在建国初期 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对人才需求的地区平 衡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 历史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 深人,市场经济逐步成为社会主导机制,“市场” 成为无形的手,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控,“统包统 分”的就业政策显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协调。为了 发挥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主动积极性,国家于1985 年5月2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 的决定》明确指出,“对于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学生, 其毕业分配,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 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 这标志着大学毕业生就业从“统招统分”向“双向 选择”的过渡和转变。“双向选择”毕业生就业政
关键词:地球科学;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372(2016)02—0095—04
Title:Occupa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G raduate of the Earth Science after the Reform and
万方数据
中国地质教育
96
CHINESE GEOLOGICAL EDUCATION
2016年第2期
集期间,有部分校友有工作变动和调整,以当前 工作岗位作为统计项。 对于在地球科学领域就业的单位进行了以
英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科技强国战略 规划角度考虑,科研领军和高端人才是战略关 键。要实现维护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目标,地球科学专业必须加强科研人力资源的 储备。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综合性、研 究型大学地球科学学科的代表之一,高素质、宽 基础、创新型人才一直是学院人才培养的主要和 重要目标。从近30年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到 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毕业生比例相对较高,但总体 呈下降趋势,在近年更是达到低谷(如图2),反 映了地球科学领域科研工作的吸引力在近年有所 降低。
下分类:(1)高校及科研院所。包括高校、中科
院系统各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研究所。(2)政 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包括国土资源局、地震局、 水利局、交通局(厅)等政府机关,监察、检测 类的行政类事业单位,勘察院、设计院等经营 类事业单位。(3)企业。包括中石油、中石化
等央企、国企、三资企业、私企等。(4)港澳
即将公益性的地质勘探队伍和商业经营性的地
勘企业分开管理,依据各自的发展要求,采取 不同的管理模式。地勘部门的中心工作是地质找
规划、勘察等相关部门,本研究将国土资源厅
(局)、地震局、水利厅(局)等行政部门为视 为政府机关;监察、监理、监测相关的部门视 为行政类事业单位,如环境监测部门、土地管 理部门等;将勘察、设计部门视为经营类事业 单位。 经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和事业单位在 本行业就业领域中的比例相对较为稳定,仅在 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几届中出现较小的比例 (图4)。政府和事业单位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 就业的主要去向,但是随着其中的经营类事业 单位面临“企业化”改制,大学生对于这一领域 单位的选择意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事业 单位之所以得到大学生的青睐是因为其稳定的 职业特点,选择到事业单位的学生,其职业价 值观一般是寻求稳定的工作,一旦这些单位“企 业化”管理,不明其里的毕业生可能会斟酌或者 不选择。
中国地质教育 2016年第2期
CHINESE GEOLOGICAL EDUCATION
95
改革开放后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分布
——以南京大学为例
刘 慧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去向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30年期间地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分布和趋势变化,反观该专业领域的就业形势,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 指导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 理的配置,对于发挥和调动高校在办学方面,用 人单位在选才方面,大学生在自身发展等方面的 自主权都是积极有益的,是促进高校、用人单位 和大学生三方共赢的就业政策举措。 本文将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 毕业生去向数据分析为基础,重点分析改革开放 后的30年期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反观地球科学 领域的就业形势,反思该领域的职业规划教育指 导工作。 一、数据采集概况 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978级至 2004级共19个年级的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 其就业单位属性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分析在本专 业领域就业率和本专业领域就业单位的具体分布 状况。数据采集在每一年级校友帮助下进行,部 分年级因为数据不完整未列入统计,2005年后入 校的学生部分尚在读研读博阶段,职业尚不确定, 未作统计,最终列入统计的19个年级其统计信息 完整性均在90%以上。从毕业离校到本次数据采
枣擎警枣擎毒害毒毒霉寒毋毋S毒毒霉母鸯辞’
图1
着更高的期望,而科研院所在社会公众印象中 影响力相对较弱,很多大学与科研院所之间有
地球科学专业领域就业翠
频繁的科研学术交流,但在学生培养和管理 层面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对专业领域 的科研院所知之甚少,这应该是科研院所选择 度不高的内在原因之一。在高校就业的比例在 此系列中处于最高,相对而言,大学老师属于 稳定而又体面的职业,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同性 (图3)。
领域就业人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反映出在市 场经济的推动下,地球科学领域的就业面不断拓 宽,市场需求类别不断丰富和增加(图5)。
万方数据
中国地质教育
98
CHINESE GEOLOGICAL EDUCATION
2016年第2期
50% 40%
一・火_j?==
静30VA

一同企
……外企
楚20VA
10VA
OvA
§§¥¥§¥毒 擎擎§§S§守S 枣◇夺守
人’#:年份
图5企业就业分布
从企业类就业去向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 私企就业情况基本都在20%以内,央企就业人数 都小于10%,这两类企业就业人数波动不大;在 国企就业、国企、私企、外企领域就 业的人数比例数据形态没有明显的规律,总体而 言,在央企和国企就业的人数较多,到外企就业 的人数在近几年有所增加。 六、数据分析启示 对30年间地球科学专业毕业生去向的数据 分析表明,在该专业领域就业的大学生中,政府 机构和事业单位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的主要就业 去向,30年间从事科研岗位的比例呈总体下降 趋势,到各类企业就业的人数呈总体上升态势。 此外,这三类去向中所涉及的就业单位门类在 30年间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这可以客观反映 出该专业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 生的研究内涵、就业领域方面的巨大变化,有助 于帮助大学生认识专业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提升 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展示现代地球科学学科的真 实面貌。 从职业规划的角度看,职业世界探索与就业 质量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职业世界探索程 度高的学生群体,其就业领域的分布相对较为多 参考文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