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天兴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班级:姓名: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34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溃退(guì)凌空(líng)屏息敛声(liǎn)B.绥靖(suí)悄然(qiāo)深恶痛绝(wù)C.绯红(fēi)不辍(zhuì)锐不可当(dāng)D.诘责(jié)要塞(sài)杳无消息(yǎo)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眼花嘹乱建树仲裁泄气B.摧枯拉朽业己遗嘱由哀C.抑扬顿挫浩翰咆哮镌刻D.殚精竭虑紧绷畸形掌故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航天工作者殚精竭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
....。
B.二十年他就离开了家乡,至今杳无消息....的情节所吸引。
C.他常常被书里描绘的抑扬顿挫....D.藤野先生对待教学总是一丝不苟。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3分)A.通过对第一单元的学习,使我了解了通讯题材的写法。
B.某工厂技术人员改进了生产技术,不但效果得到了很大提升,就连成本也下降了一倍。
C.学生能熟练和规范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D.这则消息向我们介绍了辽宁舰舰载机首次着舰并取得成功。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藤野先生》是选自鲁迅先生的《野草》,这篇课文阐述了鲁迅的心路变化原因。
C.《“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
D.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6. 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①⑤B、③②⑤④①C、⑤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⑤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4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
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
8. 默写古诗。
(6分)1. 此物何足贵?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3. 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5.八方各异气,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寄身于草野。
9.古诗鉴赏:(6分)《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 )(3分)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0.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分)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共28分)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实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
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11、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4分)12、“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功课”中的“这样”是指。
(6分)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
(8分)14、“实物是那样,我们没法改换它”这句话反映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和对科学怎样的态度。
(6分)15、本文段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 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形象。
(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共28分)爱的尊严王永光①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忙得我头都要大了。
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30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后凑上来,一个20多岁的女人也紧跟过来。
我生气地脸一黑喝道:“排队,叫了号再过来。
”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
”②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
”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款机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
”③“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④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
“天!我服了。
”没奈何,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⑤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
”⑥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⑦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
我有些嘲笑地说:“还有37元6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听得倍儿清楚。
⑧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30吧。
”⑨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
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⑩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坏了。
○11可是走进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12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
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来,一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
○13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
”在等面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儿,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
”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
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
“我知道这事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为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
吃吧。
吃了这碗面,咱就回家,搭大志的货车走……”○14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那么对他。
○15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
”然后快步跑出了面馆。
○16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
他是个好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
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的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
也让他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的尊严继续下去、坚持下去……16.请从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
(4分)________→嘲笑→________→感动17.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章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8分)(1)“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2)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
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18.结合语境,说说第○12段中“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的原因是什么。
(4分)19.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6分)20.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请结合选文说说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6分)三、写作(60分)21.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只有经历炼狱的劫难,才能磨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淌过鲜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享誉世界的绝唱;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拨开云雾,见到彩虹;只有经过挑战,才能磨炼意志,实现梦想。
请以《挑战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自我、困难、权威、权限”等;(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也可以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等;(4)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字母代替)17.生气后悔(每空1分)18.(1)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1分),生动写出“我”在听到民工兄弟坚持要在窗口取钱后的疑惑、埋怨、不耐烦与生气的样子(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