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道德导言启示2

职业道德导言启示2


点评:
二者的语言,态度,形象, 施者为富,一把银子也是九牛一 毛。赠钱并非同情,关爱,而为 显示尊贵和扬名。施者为穷。几 枚铜钱,可能是其全部。赠钱乃 爱心的体现。
爱人,不等于要亲吻你遇到的 所有人;爱人,也不一定要阶级贫 穷国家的难民,爱是减少批评人, 爱是允许别人穿着他们想穿的衣服, 过他们想过的生活,做他们想做的 人,而不是为难、苛求和冷淡。
人生就如爬楼梯
有两兄弟,他们一起住在一幢公寓楼里。
有一天,他们一起出去郊外爬山。 傍晚时分,等他们爬山回来,回到公寓楼的时候, 发现一件事:大厦停电了!这真是一件令人沮丧 的事情。 为什么呢? 因为很不巧,这两兄弟是住在大厦的顶楼。 那么,顶楼是几楼呢? 那就更加不巧了,顶楼是八十楼。很恐怖吧。 虽然两兄弟都背着大大的登山包,但看来,也是 别无选择。 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爬楼梯上去吧。”
点评:
社交艺术,周总理的才智和 高明,尊重人格的基础上,避免了 矛盾,给人台阶下,尊重别人的同 时就尊重了自己。“国无礼则不宁 啊”如今的美国。“隆礼贵义其国 治,简礼贱义其国乱”。
案例三:
《韩师外传》里有一个故事: 楚庄王有一天与群臣宴饮,到天黑时大家都有些醉意了。 一阵轻风吹来将灯吹灭,就在灭灯之际,有位将军动手去扯王 后的衣服,欲行不轨,王后随手将这位将军的盔英扯了下来。 回去后,投诉楚庄王,要求严惩轻薄之徒。楚庄王为平息王后 的怒气,答应后却又令随从当晚传出消息,第二天,所有的将 士都将盔缨摘下后上朝。王后无奈,从而使那位“作案者”得 以开脱。后来,吴国发兵攻楚,在危难时刻,楚军中有一将英 勇非常,冲锋陷阵 , 斩杀敌首,打下了吴军,立下了赫赫战 功。战后楚庄王惊异的问他:“我平时对你并没有特别的恩惠, 你为何今日如此勇敢?”那将军面现愧色的说:“我就是那次 轻薄王后的人,谢楚王不杀之恩,您的恩宠与宽容令我甘心为 您肝脑涂地,今天终于找到报答的机会。”
点评:
若不逞一时英雄,保住生命,即可重 整旗鼓,卷土重来(卧薪尝胆的勾践),留 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赠言: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为糊涂更 难,难得糊涂,施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 非图后来福报也。
案例二:也说理解、宽容与尊重
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 有一次,中国外交部宴请国际友人的宴会上,我国拿出 了稀世国宝“九龙杯”为他们斟酒。谁知其中一位地位显赫的 先生宴后竟不客气地把九龙杯装进自己的提包里,带出了宴会 厅。外交员们得知后懵了。这可是稀世珍宝啊。要?尊客难堪, 不要?痛失国宝无法交代,怎么办? 周总理做出提示:不要声张,更不可直接去要,伤面子, 又伤和气。但国宝必须取回。于是晚上组织了一场娱乐晚会, 在杂技表演中,安排了一个叫“智取九龙杯”。节目开始,只 见魔术师将手里的九龙杯晃了下说“现在我就将这只杯子送到 一位先生的皮包里,请诸位看仔细。”白光一晃,杯子不见了, 于是,魔术师指着那位先生的皮包说:“现在这只杯子跑到这 位先生的皮包里去了”。于是请这位先生打开皮包,不用说, 里面果然有一只九龙杯。就这样,稀世国宝收回了,一件外交 史上罕见的麻烦,就这样戏剧性的解决了。
于是,他们就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上 爬。到了二十楼的时候,他们觉得累了。 于是弟弟提议说:“哥哥,行李太重了, 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它放在二十楼,我们先上去, 等大厦恢复电力,我们再坐电梯下来拿吧。” 哥哥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好啊。弟弟,你 真聪明呀。”于是,他们就把行李放在二十楼口, 继续往上爬。 卸下了沉重了包袱之后,两个人觉得轻松多了。 他们一路有说有笑地往上爬。 但好景不常,到了四十楼两人又觉得累了。想到 只爬了一半,往上一看,竟然还有四十楼要爬。
想一想
1、我们最在意的是什么? 2、希望将来的自己和现在有些什么不同? 3、是不是可以做些什么来不让这个遗憾发 生呢?那么,我们要做什么呢??? 3、在整个人生的过程中,您应该扮演怎样 的角色?不同的职位该具备的职业素养、道 德以及相关的相关能力与技术?我们都应该 怎样认真的去追求?
案例一
从自卑心→谈心理素质 宋朝诗人李清照曾写下一首千古佳作: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据说项羽兵败乌江岸,刘邦率大军穷追不舍, 万分危机之中,惟有一只渡船停靠江岸,项羽的 随从和船夫都苦苦哀求项羽渡江求生,而项羽却 说:“纵江东父老爱而怜我,继续拥戴我为王, 我也无颜再见他们!”说完拔剑自刎。
讨论分享:
1、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2、这个故事给您什么启发?您可以 如何应用在您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启示
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在反映我们的人生。 二十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 之下,背负着很多压力,不停地功课、考 试、升学,就好像是背着一个很重的登山包,加上自 己也不够成熟有能力,所以走得很辛苦。 二十岁以后,从学校毕业出来,踏上工作岗位,开始 自己的职业生涯,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 做就怎么做。就好像是卸下沉重的包袱。 所以说,从二十岁到四十岁,是一生中最愉快的二十 年。
点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 无徒。难得糊涂。 楚王所为:克己忍让,长远的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光和宽容的气量,乃雄才大略也。
案例四:异曲同工·语言与行为
一个断肢的残疾人在路边乞讨,旁边围了一些人观 看。这时大路上进来一位衣冠楚楚的绅士,走上前来 掏出一把碎银,丢在乞讨者面前。然后对众人炫耀说: “我王善人名不虚传吧?”乞讨者将碎银收起,并没 有太多感谢的表示。 一会又从大路上进来一位衣冠褴褛的樵夫,从 兜里掏出几枚铜钱送到乞讨者的手上,并说:“不要 嫌少,我一天的柴钱就只有这些,这时乞讨者以身伏 地连连磕头拜谢,感激不禁。 问:富人给了他那么多银子,他好象并不看重,樵夫 的几个铜钱,为何让他感激涕零呢?
两人就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 停电公告,才会落到如此下场。他们边 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六十楼。 到了六十楼,两人筋疲力尽,累得连吵 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哥哥对弟弟说:“算了, 只剩下最后二十口,我们就不要再吵了。” 于是,他们一路无言,安静地继续往上爬。终于, 八十楼到了。 到了家门口,哥哥长吁一口气,摆了一个很酷的姿 势:“弟弟,拿钥匙来!”弟弟说:“有没有搞错? 钥匙不是在你那里吗???” 好,大家猜猜发生了什么事? 钥匙还留在二十楼的登山包里!
到了四十岁,人到中年,发现青春早已逝去, 但又有很多遗憾,于是开始Complain,骂 老板不识货,怪家人不体恤,埋怨政府,埋 怨国家,埋怨社会...就这样在抱怨遗憾中又 过了二十年。 到了六十岁,发现人生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 再埋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 于是,默默走完自己的最后岁月。到了生命的尽头,突 然想起:好像有什么忘记了。 是什么呢?是你的钥匙,你的KEY,你人生的关键。 你把你的理想、抱负、关键都留在二十岁,没有完成。 想一想,是不是也要等到四十年之后,六十年之后才来 追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