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第一章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一、心理测量的基础1、心理测量的定义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工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测量的基本要素参照点:绝对参照点、相对参照点。

单位:要有确定的意义、要有相等的价值。

3、测量的量表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4、心理测量的特征间接性: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来推断出他的心理品质。

相对性:测量就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由此测得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兴趣的大小。

客观性:客观性是对一切测量的基本要求。

5、心理测量的分类按功能分能力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按对象分个别测验、团体测验按形式分纸笔测验、操作测验、口头测验、电脑测验按目的分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示性测验按要求分最高行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按速度和难度分速度测验、难度测验按性质分构造性测验、投射性测验按解释分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按应用分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二、经典测量理论(CTT)(一)心理特质的可测性1、心理特质的特征(1)特质是一组内部相关行为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2)特质是“一种一般的神经心理系统,它可以综合不同的刺激,使人对这些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3)特质是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特点。

(4)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由多种特质分多个层次有机组合而成的。

(5)特质可以决定一个人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倾向,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2、可测性假设(1)凡客观的事物都有其数量;(2)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3、经典测量理论的数学模型(1)观察分数:实测分数。

(2)真分数:反映被试某种心理品质真正水平的数值。

(3)误差分数(4)数学模型:X=T+E4、经典测量理论的假设公理“一均,两相关”(1)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品质可以用平行测验反复测量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真分数。

(2)真分数与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

(3)各平行测量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

5、推生结论“真分数,观测分数,误差”(1)在问题的范围之内,反应个体某种心理特质水平的真分数假定是不会变的,测量的任务就是估计这一分数的大小。

(2)观察分数被假定等于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和。

(X=T+E)(3)测量误差是完全随机的,并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

(二)测量的信度和效度1、信度的定义信度即是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1)信度是真分数变异与观测分数之比;(真分数变异/观测分数)(2)信度是真分数和观测分数相关系数的平方;(ρ2)(3)信度是两个平性测验间的相关系数。

(ρ)2、信度的作用(1)信度是测量过程中随机误差的反应;(2)信度可以用来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3)信度可以帮助进行不同测验分数的比较。

3、信度的估计方法名称含义使用条件重测信度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施测,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

(皮尔逊积差相关)(跨时间一致性)①心理特质必须稳定;②遗忘和练习的效果基本上相互抵消;③两次施测之间没有获得更多的学习和训练。

(间隔时间2~4周,不能超过6个月)复本信度一组被试在两个平行测验上的得分的相关系数。

(皮尔逊积差相关)(跨形式一致性)①存在平行测验;②尽量缩短间隔时间,排除记忆和练习的干扰。

分半信度按正常的程序实施测验,然后将全部项目分为相等的两半,计算这两半的相关系数。

①只能施测一次或没有复本的情况下使用;②当一个测验无法对等分半时不能用。

③hhhhxxrrr+=121111)1(1rnnrr nn-+=同质性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之间的一致性。

(同质性)克龙巴赫ɑ系数→值大说明信度高评分者信度随机抽取部分试卷,由两个或多个评分者独立按评分标准打分,然后求其间的相关。

积差相关、等级相关、肯德尔W系数、卡方检验评分者要达到0.9以上,评分才是客观的。

4、注意:可以接受的信度水平是r xx≧0.7;团体取样异质会高估信度。

标准误=标准差×)1(信度5、信度的影响因素“三个人,三个测”(1)被试:个体——被试心理特质水平的稳定性;团体——团体内部水平的离散程度和团体的平均水平。

(2)主试与评分者:施测人员不按规定施测,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或给学生一定的暗示,会降低测验信度。

评分者若评分标准不一,也会降低测验信度。

(3)施测情境:安静、通风、设备。

(4)测验本身:测量工具是否稳定,试题取样、试题之间的同质性程度、试题难度等。

(5)两次施测的时间间隔:计算重测信度和稳定性、等值性系数时,时间间隔越短越好。

6、信度的改进方法“三度,被试、施测、两测间隔”(1)增加测验长度;(2)把难度控制在中等水平;(3)提高试题区分度;(4)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5)间隔时间适当;(6)严格执行施测规程。

记忆方式信度的影响因素改进被试恰当选择主试评分者测验长度↑、难度(适中)、区分度↑施测严格执行施测规程两测间隔间隔时间适当1、效度的定义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1)效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一定的测量目的而言的;(2)效度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应;(3)判断一个测量是否有效要从多方面搜集证据。

2、效度的估计方法名称含义确定方法用途内容效度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的吻合程度。

逻辑分析法:1、明确所要测量的全部内容范围;2、确定每个题目所要测量的内容,编制双向细目表;3、制定评定量表。

成就测验信度系数一般在0.8~0.9。

职业测验(预测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1、测验内部寻找证据;2、测验之间寻找证据;3、考察测验的实证效度。

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实证效度↓效标关联效度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

效标测量的要求:有效性、可靠性、客观性、实用性。

1、相关法;(最常用)2、区分法;3、命中率法。

各种选拔性测验临床诊断3、效度的影响因素(1)测验的构成:样本代表性、难度、指导语、题目标志、测验长度。

(2)测验的实施过程:不遵守指导语、出现意外干扰、计分出错。

(3)被试情况:个体的身心状态、团体是否同质。

(4)所选效标的性质:不同测验选择不同效标、效标与测验分数必须是线性关系。

(5)测量的信度:效度受信度制约。

4、效度的改进方法(1)通过标准化全面减少各种测量误差;(2)精心编制测验量表,避免出现较大系统误差;(3)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4)创设标准的应试情境,让被试发挥正常水平;(5)选好正确的效标,定好恰当的效标测量。

5、信度和效度的关系(1)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非充分条件;(2)效度受信度制约,信度系数的平方根是效度系数的最高限度。

(对比统计学中的决定系数)(三)心理测量的误差1、测量误差的定义测量误差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测量效应。

误差可以分为两类: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不易控制的误差。

系统误差: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

2、测量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对象、施测过程3、测量误差的估计(1)经典测量理论假定:实得分数、真分数、测量误差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X=T+E(2)其他关于误差的假设:“平均、平均、独立、关系”①如果一个人测量无数次,其误差之和为0,平均误差为0;②误差与真分数相对独立;③一个团体的平均真分数r等于该团体中所有被试实得分数的平均值X。

④对于一个团体来说,实得分数、真分数、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为:S X2=S T2+S E2S T2=S V2+S I2(四)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难度1、难度的含义难度是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

2、难度的计算(1)P=R/N (P:项目难度;N:全体被试数;R:答对该项目的人数)(2)P=(P H+P L)/2 (P H:最高的27%的被试的通过率;P L:最低的27%的被试的通过率)(3)maxXP (X为所有被试在该项目上的平均分,X max为该项目的满分)/X3、难度对测验的影响(1)项目难度普遍较大的测验,分数分布呈现正偏态;项目难度普遍较小的测验,分数的分布呈现负偏态。

一般能力测验和成就测验的平均难度在0.5左右(0.5±0.2)为宜。

(2)过难或过易的测验会使测验分数相对地集中在低分端或高分端,从而使分数的全距缩小。

但胶南的题目对高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

区分度1、区分度的含义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或鉴别能力。

区分度的范围:【-1,1】。

2、区分度的计算(1)项目鉴别指数法:D=P H-P L(鉴别力指数D在0.19以下时,必须淘汰)(2)相关法(3)方差法3、区分度的相对性(1)不同的计算方法,所得区分值不同;(2)样本容量大小影响相关法区分度值的大小;(3)分组标准影响鉴别指数;(4)被试样本的同质性程度影响区分度值的大小。

4、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难度越接近0.5,潜在区分度越大。

三、项目反应理论1、单维性假设测验能够只测量被试的某一种能力,而忽略其他能力对测验结果的影响。

2、项目特征曲线(ICC)用能稳定反应被试水平的潜在特质变量代替卷面总分作为回归曲线的自变量曲线。

3、单参数模型:难度参数b。

4、双参数模型:难度参数b、区分度参数a。

5、三参数模型:难度参数b、区分度参数a、猜测参数C。

6、项目信息函数项目信息函数反应了每个项目对每个被试进行评价时所提供信息的大小。

用项目信息函数计算出来的值叫项目信息量。

项目信息量越大,说明进行评价时所提供信息量越大,测量误差越小。

双参数模型时,特质参数与难度参数相等时,误差最小。

说明题目要与能力相匹配。

7、测验信息函数把一个测验中所有的项目信息函数都累加起来,就得到了测验信息函数。

测验提供的信息量越大,则该测验在评价该被试的特质水平时就越准确。

8、测验和项目信息函数有如下重要性质:1)每个项目所提供的信息量是它所测被试特质水平的函数,因而项目及测验信息函数值均是针对某一被试特质水平来说的,随被试特质水平取值的不同而变化;2)每个项目在某一特质水平处所能提供的信息量还受项目自身特质的影响;区分度越大、猜测可能越小,所能提供的信息量越多;3)每个项目所提供的信息不受其他项目的影响,测验中各项目均独立地对测验总信息做贡献,项目信息函数具有可加性,测验信息函数等于所含全部项目的信息函数的和。

4)测验信息函数在某一特质水平上的值的平方根的倒数,就是该点特质水平估计值的估计标准误。

四、概化理论任何测量都处在一定的情境关系中,要从测量的情境关系中具体地考察测量工作1、方差分量的估计第一步,把总体方差分解为测量目标主效应方差、测量侧面主效应方差、各种交互效应方差。

第二步,利用样本方差估计各种效应的期望均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