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起学《论语》12.23颜渊篇——子贡问友

一起学《论语》12.23颜渊篇——子贡问友

一起学《论语》12.23颜渊篇——子贡问友
一起学《论语》12.23
颜渊篇——子贡问友
【原文】
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白话】
子贡向孔子请教交友之道。

孔子说:“要直言忠告他是非对错,并用善道来引导他,若不听从就止住不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


【释词】
忠告:直言忠告,让他明白是非对错。

对于朋友不要知而不言。

饶氏:“忠告者,尽此心之诚。


善道之:用善道来引导朋友。

善,善道。

道,同“导”,引导、开导。

陈祥道:“忠告属言,善道属行。

”按:另,“善导之”亦解作“善其言词以引导之”,亦可。

不可:不认可、不听从。

止:止住、停止,不再说。

毋:不要。

蕅益大师:“自辱,则反带累朋友,所以不可。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论友也。

包咸曰:忠告,以是非告之。

以善道导之,不见从则止。

必言之,或见辱。

朱子曰:友所以辅仁,故尽其心以告之,善其说以道之。

然以义合者也,故不可则止。

若以数而见疏,则自辱矣。

(按:此处“善道之”解为“善其说以道之”。


张栻曰:忠告者,有不善则告之而无隐也;善道者,以善诱掖之也。

斯二者,亦足以尽友道矣。

苟其不以为可,则止焉。

盖友以义合者也,故不可则有止之义。

若强聒焉,非徒无益,反以自辱伤友道矣。

《四书辨疑》曰:朋友有过,固当尽心无隐,竭忠以告之,然其告之之际,须当心平气和,善其辞色以为言,不从则止,无得峻数,以取自辱也。

《论语正义》曰:责善,朋友之道也。

然不可则宜止,不复言,所以全交,亦所以养其羞恶之心,使之自悟也。

李炳南曰:朋友地位平等,只能说以善道引导朋友,不能说以善道教导朋友,教导便不免自辱。

张伯行曰:不可则止,非必绝之也,不强以必从,徐俟其自悟以为他日忠告之地耳。

刘宗周曰:忠告而善道之,大抵匡救如是,则宜见可矣。

不可则止焉而已,何至强颜?不入,徒自取辱乎!不负友,亦不自辱以伤友谊,此所以为朋友之交也。

唐文治曰:忠告善道,仁也;不可则止,知(智)也。

仁知流行于交际之间,故《里仁篇》首言“仁知”,亦以“朋友数斯疏”终也。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言交友贵始终相成也。

盖友以义合,既尽其心,又全其义,交友之道不过如此。

庶规诲切磋,相与有成。

【附录】
《论语稽》曰:君臣朋友皆以义合者也,然事君有“三谏而去”之义,必不食其禄而后可,不与其事也。

友,则谏而已矣,不待三不可则止而已矣,无去法。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大义》《论语学案》《癸巳论语解》《论语正义》《论语讲要》《论语会笺》《论语全解》《论语稽》《四书辨疑》《四书解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