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和特征

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和特征

之外,精神上自由独立的隐土,即道家式 人格
• 4、道家文化的人生态度
• (三)佛教思想及理想人格 • 1、空 • 2、诸行无常 • 3、诸法无我 • 4、一切皆苦 • 5、戒律 • 6、禅定 • 7、般若 • 8、涅槃
烦恼就是烦扰恼乱众生身心,使之迷惑、苦恼、不得寂 静的作用,是一切众生的痛苦的直接根源、生死轮回的 原因。 在五位法中,烦恼属于心所法,共有六种: 1、贪,2、瞋,3、慢,4、疑,5、痴,6、恶见.
SL1 利他:友好和关注他人的特点。
对人宽容、友好和顾及他人;或
辑任性无为。
• 马祖道一言: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
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 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 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 圣贤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 尽是道。
• 3、领悟疗法——禅修
• 谁来悟?觉悟什么?如何觉悟? • 《菩提本无树》歌词 •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 我心非我心 他心皆我心 • 我执非我执 空望天下事 • 空了何时空 心念有种种 • 忘了何时忘 佛也念众生 • 明月当头照 苦乐入禅中 • 生性当自悟 阴缺何时休 • ——我们从中悟了什么?
第八讲 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和特征 ——中西人格差异
问题
• 1、中国人是谁?中国人什么样的人? • 2、传统的中国人与现代中国人的异同在哪
里?
• 3、中国人与西方人有何不同,为什么出现
人格差异?
• 4、如何研究中国人的人格? • 5、人格研究的本土化和现代化、实践意义
的出路和方法?
内容提要
• 一、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格 • 二、中国人的现实人格结构 • 三、西方人的人格结构及与中国人的比较 • 四、中国人的人格现代化问题
(四)中国人传统人格的特征 ——君子风范
• 1、重义轻利,忠君爱国的道德型人格 • 2、顺从依赖,重视家族的无我型人格 • 3、正道直行,不偏不倚的中庸型人格 • 4、自我克制,压抑型人格 • 5、安静含蓄,内向型人格 • 6、勤劳节俭、乐天之命 • 7、自强不息的精神 • 8、人情、关系、面子、自尊
二、中国人的现实人格结构
(一)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总体特点——王登峰的研究 “大七”人格维度结构更复杂 ,重合与交叉较多 1 虽然每个维度反映的行为特点带有一定的描述性
特点,但主要属于评价性的,而不是对现象的 客观陈述。每一个人格维度除对所涉及的行为 进行归类以外还带有明显的评价和社会判断, 行为本身的含义反而并不那么重要 2 每一个人格维度或行为范畴中所涉及的行为有很 明显的重合,每一个维度的意义相对完整,但 并不全面 (非同质性维度)
中国人
•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包括五十六个民族,
所有的民族都是中国大家庭的一员,都是中国人!
• 中国文化包括了多民族的文化,但是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道家文
化以及佛教思想为支持,以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文 化为支线,相辅相承,不断融合发展而来。
一、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格
我执的人具有追求完美主义的性格特征,凡事追求 十全十美,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做事小心谨慎,生怕出 错而承担责任。因为执著于“我”,所以过分关注自己 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花很大的力气进行自我调节,在自 我的小天地里兜圈子,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禅修疗法
1、作业疗法 持戒 行善 忍 精进 其它
2、静心疗法 3、领悟疗法
中国人的“大七”人格结构 ——王登峰的研究
维度
因素1:外向性 因素2:善良 因素3:行事风格 因素4:才干 因素5:情绪性 因素6:人际关系 因素7:处世态度
1 活跃 利他 严谨 决断 耐性 宽和 自信
小因素 2
合群 诚信 自制 坚韧 爽直 热情 淡泊
3 乐观 重感情 沉稳 机敏
1、外向性
人际交往中表现活跃、积极,擅长与人交往,容易与人沟通, 受人欢迎,乐观;或被动、拘束、不易接近,个人情绪消极 和低落。 WX1 活跃: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性和人际技巧。 与人交往中主动、积极、活跃、自然和擅长组织协调,或 不善言辞、社交场合表现拘谨、沉默
• (一)儒家文化及理想人格
• 1、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 2、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念
• 3、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
• 君子: 仁、义、礼、智、信;

三德具备(仁、智、勇)。
• 4、儒家文化的人生态度
• 豁达乐观、正道直行、自强不息、中庸平和、与
人为善、淡泊宁静等
(二)道家文化及理想人格
• 1、道家思想的产生、发展 • 2、道家文化的价值观念 • 3、道家文化的理想人格 • 君子: 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超然于世
“幡动与心动”之辩? 神秀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
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我执又称我见,就是错误地以为存在着“我”这个 能够支配自身和环境的主体,以为主观努力可以改变一 切,因而蠢蠢欲动,忙忙碌碌。诸法无我否定了“我” 的存在,不但人无我,而且法无我,不但人不能主宰任 何事情,连神也主宰不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 2、静心疗法
• “静坐敛心”。道信说:初学坐禅看心,独坐一
处。先端身正坐,宽衣解带,放身纵体……即滔然 得性,清虚恬静,身心调适,能安心神,则窈窈 冥冥,气息清泠,徐徐敛心,神道清利,心地明 净,照察分明,内外空净,即心性寂灭,如其寂 灭,则圣心显矣。
• 所谓“无心”就是随顺心体,依照清净心体的逻
WX2 合群:人际交往中的亲和力。 待人亲切、温和、易于沟通和受人欢迎;或 不易亲近和不受人欢迎
WX3 乐观:反映个体积极乐观的特点。 积极、乐天和精力充沛;或 情绪消极和低落
126 125 124 123 122 121 120 119 118
企业管理
工农
党政干部
军警
文卫
2、善良
中国文化中“好人”的总体特点。对人真诚、友好、顾 及他人、诚信和重情感;或对人虚假、欺骗、以及利益 为先、不择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