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下册下半学期知识点

初二物理下册下半学期知识点


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探究液体 内部压强、动能、势能都用了 三、①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 量成 正比 。
公式:G=mg ②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抛出去的物体 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 生压强等。 四、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和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与力的大小,表面 积大小、速度大小都无关 ②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上述无关,需受力分析, 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五、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 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 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 1. 六、一对相互作用力和 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一对相互作用力:异体、共线、等大、反向; 一对平衡力:共体、共线、等大、反向 关键是受力物体是不是同一个物体
直距离】 )
2. 计算压力和压强的一般方法: ①固体:先算压力,再由 P= F 压/S 受计
算压强(固体放在水平面上,F 压=G)
②液体:先由 P=ρ 液 g h 计算压强,再由 F 压 =P×S 受计算压力。
3、
九、大气压强 P0=760mmHg=76cmHg=ρ 液 g h =1.01×
105Pa 十、伯努利原理:流体在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力的关系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G2;
物体所受的重力 G1,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 数为 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F 浮 =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③ 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 力 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G 排=G3-G2。 ④得出 F 浮=G 排;
③F 浮=G 排 或 F 浮=ρ液 V 排 g (阿基米德原理求 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 常用) ④平衡法,F 浮=G 物 (漂浮或者悬浮时求浮 力;)
7、浮力计算方法总结:第 1、2 种方法只有 在特殊情况下才适用,所以一般计算浮力 只 有第 3、4 种方法,而第 3、4 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不同,第 3 种方法只适用于漂浮和悬浮,第 4 种
方法任何时候都适用。一般计算过程如下:(1) 由 ρ 液与 ρ 物的关系判断物体所在的状态,如果漂 浮或者悬浮的话首选第 3 个公式,第 3 个公式解 答不出来再选择第 4 个公式。(2)如果有“浸没” 两个字首先想到的就是 V 排=V 物
十一、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叫杠杆。(不一定是直棒、)
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前提:物体全 部浸没在液体中,只受浮力和重力
物 体 物 体 力 的 V 排与 V密度关
运 动 状运动方向 关系 物



向 F 浮<


G物

悬静止在液 F 浮 =

体内部 G 物
V 排=V
ρ物 >ρ

ρ物 =ρ

向 F 浮>


G物

ρ物 <ρ
漂静止在液 F 浮 = V 排 <V
初二物理下册下半学期知识点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 力
一、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 →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 1、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 比) 3、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①看(量程)②认(分度值和单位)③调(调零, 然后拉几下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④测 (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⑤读(视线与 刻度面板垂直)⑥记(+单位) 4、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 直接观察 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 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

体表面 G 物


ρ物 <ρ

4、V 排与 与 V 物的关系,切不可盲目认为 V 排=V 物
5、浮力的应用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 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 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 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
流体在 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1、称重法求浮力
浮力的大小可以用称重法测量,即测出物体的 重力 G,
然后将其浸入液体,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则两次之差
就是浮力大小,即 F 浮=G—F(公式) 练习.有一个物体在空气中挂在弹簧秤下示数为 4.9N, 当把它放在某液体里时发现弹簧秤的示数为 2.4N, 则:(1)弹簧秤示数减少了多少 N? (2)该物体在液体里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N? 答案:(1)2.5N (2)2.5N
2、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 力。即 F 浮 = G 排 =ρ液 V 排 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 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 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改变自身体积来改变
浮力。 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
刻度是“上小下大”。 5)冰或冰中含有密度比水小的物体时,
冰熔化成水后液面不变,若冰中含有铁,石头等 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冰熔化后页面下降
6、计算浮力方法: ①(二次)称重法:F 浮= G 物-F 拉(利用弹簧 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F 浮= F 向上 - F 向下(利用压力求浮力)
六、压力
七、压强:⑴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
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⑵公式:p = F S
推导公式:F = PS、S= F P
这种由定义引出来的公式叫比值定义法;以前还
有速度、密度都是这样引出来的
注:S 指受力面积≠表面积≠接触面积
八、1、液体压强:P=ρ 液 g h (ρ 液:液体的密 度(kg/m3); h:深度(m)【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