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财务会计练习题-固定资产(1)

中级财务会计练习题-固定资产(1)

《中级财务会计学》练习题(固定资产)------------------------------------------------------------------------------------------------------------------------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该设备在第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A )元。

A.15000B.30000C.10000D.50002. 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该设备在第2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B )万元。

A.195.2B.192C.187.2D.124.83. 某台设备账面原值为20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年折旧。

该设备在使用3年6个月后提前报废,报废时发生清理费用2000元,取得残值收入5000元。

则该设备报废对企业当期税前利润的影响额为减少( B)元。

A.40200B.31900C.31560D.387004. 某国有工业企业,2008年5月份发生一场火灾,共计损失12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损失75万元;固定资产损失45万元。

经查明事故原因是由于雷击所造成。

企业收到保险公司赔款30万元,固定资产保险赔款10万元。

企业由于这次火灾损失而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为(B )万元。

A.120 B.80 C.45 D.355. 和平均年限法相比,采用年数总和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将使(A )。

A.计提折旧的初期,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净值减少B.计提折旧的初期,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减少C.计提折旧的后期,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净值减少D.计提折旧的后期,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减少6. 对在建工程项目发生的净损失,如为非常损失造成的报废或者毁损,应将其净损失计入当期(A )A. 营业外支出B.在建工程C.管理费用D.固定资产7. A公司2009年3月初向大众公司购入设备一台,实际支付买价50万元,增值税8.5万元,支付运杂费1万元,途中保险费5万元。

该设备估计可使用4年,无残值。

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采用年数总和法。

由于操作不当,该设备于2009年年末报废,责成有关人员赔偿2万元,收回变价收入1万元,则该设备的报废净损失(A)万元。

A.36.2B.39C.42.5D.45.5【解析】报废时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56-56×4/10×9/12=39.2万元;报废净损失=39.2-3=36.2万元8. 某核电站以10 000万元购建一项核设施,现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在使用寿命届满时,为恢复环境将发生弃置费用1 000万元,该弃置费用按实际利率折现后的金额为620万元。

该核设施的入账价值为( C )万元。

A.9 000 B.10 000 C.10 620 D.11 000.9. A企业2004年12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原价为6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007年12月该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的某一主要部件进行更换,2008年1月发生支出合计400万元,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被更换的部件的原价为300万元,此外更换的主要部件变价收入100万元。

2008年3月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则对该项固定资产进行更换后的原价为( A )万元。

A.610B.420C.710D.510【解析】对该项固定资产进行更换前的账面价值=600-600/10×3=420(万元)借:在建工程420累计折旧180贷:固定资产600加上:发生的后续支出:400万元借:在建工程400贷:银行存款等400减去:被更换部件的账面价值:300-300/10×3=210(万元)借:其他应收款等100营业外支出110贷:在建工程210对该项固定资产进行更换后的原价=420+400-210=610(万元)借:固定资产610贷:在建工程610注意: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部分,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10. 某企业2010年6月20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7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

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1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B )万元。

A.192B.216C.120D.240【答案】B【解析】201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740-20)×5/15÷2+(740-20)×4/15÷2= 216(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有(ABC )A. 季节性停用的机器设备B. 大修理停用的机器设备C. 未使用的机器设备D. 按规定单独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E. 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2.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 )A.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B.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C.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D.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E.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3. 下列有关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E )。

A.固定资产盘亏产生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B.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发生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C.债务重组中取得的固定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及相关税费之和入账D.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固定资产以扣除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计提折旧E.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高于重新预计的净残值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DE )。

A.购置的不需要经过建造过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安装成本、交纳的有关税金等,作为入账价值B.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C.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方原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D.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人账价值E.如果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按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5. 下列关于固定资产处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DE)。

A.处于处置状态的固定资产不再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应予以终止确认B.固定资产满足“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时,应当予以终止确认C.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时,应将其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后的金额计入对外投资成本D.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E.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从划归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计提折旧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时,应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3.企业固定资产的预计报废清理费用,可作为弃置费用,按其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4.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购买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其成本。

(√)5.企业购入的环保设备,不能通过使用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不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和核算。

(×)6.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或者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的,应当终止确认。

(√)7. 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适用不同折旧率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8.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试运转所发生的净支出,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

(×)9.对于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若实际成本与原暂估价值存在差异的,应调整已计提的折旧额。

(×)10.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如果同类或者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以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固定资产的分类有哪些?2.影响折旧额计算的因素有哪些?试述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及计提方法。

五、计算分析题(共15分)。

1.某企业2007年1月20日购入设备一台,价值80000元,预计残值为6000元,清理费用1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要求:请用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该设备每一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解答:(1)直线法:年折旧额=〔80 000-(6 000-1 000)〕÷5=15 000(元)〔由于我国规定固定资产折旧为本月使用,下月开始计提,因此,第一年的折旧应为15 000×11/12=13 750(元)〕(2)年数总和法:2007年:75 000×5/15=25 000(元)2008年:75 000×4/15=20 000(元)2009年:75 000×3/15=15 000(元)2010年:75 000×2/15=10 000(元)2011年:75 000×5/15=5 000(元)〔第一年折旧为25 000×11/12=22 917(元);第二年折旧为25 000×1/12+20 000×11/1=20 417(元);其他年份依次类推〕(3)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1/5×2=40%〔第一年折旧为32 000×11/12=29 333(元);第二年折旧为32 000×1/12+19 200×11/12=20 267(元);其他年份依次类推〕2.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2011年3月1日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设备,买价为200万元,进项税额为34万元,运费1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运费可按7%抵扣进项税额),装卸费7万元,保险费0.7万元,安装过程中领用生产用原材料30万元,其购进时的进项税额为5.1万元,领用企业的产品用于安装,产品的成本为30万元,市场价为40万元,2011年10月1日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