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

体育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要解决的问题体育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以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其体质,促进其生长发育为目的的。

通过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我们已充分认识到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已成为幼儿园的首要任务。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耳闻目睹幼儿受到伤害的案例却屡见不鲜,这是为什么呢?由于幼儿年龄小,能力和体力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在活动中跌倒或是奔跑过程中不会闪避、碰倒同伴或是向空中抛接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身上等现象时有发生。

幼儿在活动中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突发事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就会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换言之,由于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缺乏,这是容易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尤其是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身高、体重方面较过去有很大提高,但是其心、肺功能却落后于身体的生长发育,这正是缺乏锻炼的结果。

由于身体肌肉长期缺少应有的活动,使肌肉组织内储氧量降低,肌肉弹性张力下降,因此,幼儿动作的平衡能力、敏捷灵活性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

特别是那些被宠爱、受保护过度的孩子,平时很少跑动、跳跃,结果稍一疏忽,轻则破皮流血、重则伤筋动骨。

因此,教育幼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就成为我们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责任。

作为幼儿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更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

我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幼儿的体能,帮助他们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而体育游戏则具有竞争、竞技和趣味性强的特点,有一定的激烈程度和完成难度,幼儿参与的欲望一般都比较强烈,再加上有允许自由发挥来完成活动的余地,每个幼儿的活动过程都不相同,因此我们在体育游戏中适时地教给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幼儿的应变能力和自我防范的基本意识,培养和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和户内体育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健康教育理论,培养教师的安全技能,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3、提升家长安全育儿的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体育游戏活动,做到家园共育,形成合力,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创设宽敞的活动场地和良好的活动设施,为幼儿提供宽松的活动环境,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能力的培养(1)通过日常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2)通过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训练,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3)通过生活、体育游戏活动,使幼儿掌握有关自我保护方面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和巩固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

2、教师安全技能的培养(1)组织教师学习健康教育理论;(2)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中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给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

3、家园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1)提升家长在安全育儿方面的理念,树立安全育儿的思想意识;(2)开展亲子体育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4、幼儿园安全环境的创设(1)为幼儿提供宽松的空间环境和宽敞的活动场地;(2)提供各种安全的运动器械和设备,为幼儿游戏活动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实验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将理论知识、先进经验和科学方法及时地运用到实践的研究中去,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经验总结法:对每个阶段的研究结果进行小结,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为下一步研究提供资料,以便更好地完成研究任务。

(三)观察法:在活动中及时观察幼儿,把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记录备案,分析其性质,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四)文献资料法:从网络、书籍中查找和收集详实的资料和信息,使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四、研究的成果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在具体的行动研究中,边研究边实践边反思。

(一)探索多元的组织形式1、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能力的培养(1)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应从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开始,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

但孩子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为了训练幼儿的良好习惯,我就在班内开展游戏活动。

如:在让幼儿入厕、洗手、喝水时我就培养幼儿做事有序的好习惯,不拥挤,不推搡同伴,小朋友之间相互谦让;上下楼梯时提醒幼儿一个跟着一个有序地走,不在楼梯台阶高处往下跳;在操场上进行户外活动时,教育幼儿眼睛看着前方,看着脚底下,以防摔倒受伤;我还通过组织幼儿表演游戏《乘公共汽车》,使幼儿懂得“上下车不拥挤,不把头、手伸出窗外,不在车里乱跑”等乘车的安全常识……。

通过表演游戏《乘公共汽车》,使幼儿懂得“上下车不拥挤,不把头、手伸出窗外,不在车里乱跑”等乘车的安全常识。

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安全知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体育游戏,锻炼幼儿身体,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平时很少跑动的孩子相对来讲容易受伤,那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奔跑蹦跳灵活、钻爬攀登熟练、反应敏捷,相对来讲磕碰就少一些。

目前我国(尤其是城市)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身高、体重方面较过去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其心、肺等内脏的功能却落后于身体的发育水平,这是由于缺乏锻炼造成的,由于身体肌肉长期缺乏应有的活动,肌肉组织内储氧量降低,肌肉弹性能力下降,因此幼儿动作的平衡能力、灵活性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

同时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我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提供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活动,每次的体育游戏活动之前,我都精心设计游戏,选择适合本班的内容,做好游戏的准备,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既锻炼了幼儿体能,又学会了避让各种危险。

如在体育游戏《大头娃娃和小头爸爸》中,我让幼儿学会快速越过假设的“火”碍物,又教会幼儿如何在火灾发生时不慌张、冷静处理,及时将着火的衣服用假想的水浇灭并快速脱衣服,保护自己;体育游戏《坏人来了我不怕》,针对近期发生的多起校园伤害事故,我们让幼儿学习躲避坏人、打电话报警、向教师求救,知道在没有大人帮助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危险等安全自护本领。

各种体育游戏,不仅有利于骨骼和肌肉以及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增强幼儿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而且可以使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加强了幼儿的体能训练,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3)通过各种游戏强化幼儿安全自护的能力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

而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能全身心地投入,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已学到的安全自护知识和技能得以重新使用和掌握,从而加深了安全自护的意识,避免了教师说教,使幼儿掌握安全自护的各种能力。

幼儿期已有了一定的应变能力,可塑性强,能够接受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特别是经过多次游戏活动后,孩子的安全意识、安全自护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这样,就可做到防患于未然,使意外伤害降到最低点,让孩子在突发事件前面有了应对的方法,去除一切可能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危险因素,提高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教师安全技能的培养(1)组织教师学习健康教育理论。

首先,培训教师学习在一日活动中需要具备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具备安全意识也是幼儿运动中安全问题的主体。

教师具备安全意识,就能预见和估计活动的安全性而做好活动前的安全检查工作。

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虽然没人愿意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毕竟幼儿是活动体,意外有时就发生在不经意中,教师要具备拉伤、扭伤、跌伤、碰伤等小损伤的简单处理技能及应对措施。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幼儿在运动中的安全意识,如不要随意的推攘同伴、摔倒时手先撑地、不要乱扔投掷物、跳跃或快速奔跑时不要说笑或伸舌头、有损伤要及时告诉老师、运动过热不要急着饮水等等。

教师要不厌其烦的随时提醒幼儿运动时安全的重要性,制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培养幼儿安全运动的良好习惯。

(2)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中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给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要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把“体”放在首位,体现了幼儿园教育中“健康”的主要性。

因此,在体育运动中保护幼儿的安全、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是我园每个教师应备的基本常识,只要幼儿运动的组织者提高了安全意识,就能排减运动给参与者带来的安全隐患,这样才符合《纲要》要求,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在学习安全技能和领会纲要内容后,结合工作实践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教给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例如:游戏《滑滑梯》让幼儿知道如果滑梯上拥挤会发生什么情况,从而明白滑滑梯时应一个一个排队,才不会发生意外;游戏《打电话》让幼儿知道了电话的许多作用——120急救电话、119火警电话、110报警电话,学会了用电话报警,并通过这个游戏认识了防火标志、红十字标志;我还通过角色游戏《找娃娃》,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要和大家在一起,如果万一走失,要胆大、心细,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周围明显的建筑特征,激发幼儿脱险自救的情绪,促使幼儿想出一些脱险自救的具体方法;在游戏《钉钉子》中不但让幼儿知道钉子的作用,还知道如何避免被钉子破坏皮肤,及怎样正确使用钉子和被钉子碰破了皮肤如何处理等……孩子们在游戏中、兴趣浓、热情高,掌握安全自护本领快、记得牢,从而提高了各种自护能力。

3、家园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1)提升家长在安全育儿方面的理念,树立安全育儿的思想意识;新《纲要》明确要求必须“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形成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家长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因为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为此,我们通过以下一些途径与家长沟通,提升家长在安全育儿方面的理念树立安全育儿的思想意识,探讨培养幼儿安全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

在召开家长会时,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向家长发放“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表,了解幼儿在家里自我保护能力的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