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各类抗菌药物临床的合理应用PPT讲稿
各类抗菌药物临床的合理应用PPT讲稿
药代动力学/PK>PD 1g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静滴药时曲线
1000
imipenem (9 例病人)
meropenem (10例病人
100
mg/l
10
1
0
2
4
6
8
小时
各种抗菌药物的PAE
抗生素
细 PAE(小时) 菌 体外 体内
备注
β -内酰胺类
G+ 1-2 2-6 G- <1 <1
链球菌除外,亚胺 培南有PAE,尤对 铜绿假单胞菌
各类抗菌药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课件
• 抗感染药物中以抗菌药物为主。抗菌药物
系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部 分也可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和化学合 成的药物,其中,抗生素仅指对某些微生 物有杀菌或抑菌作用的微生物产物及抗生 素的半合成衍生物。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保持微生态的平衡:临床上治疗感染时应尽量选 用不干扰或少干扰菌群的药物。针对干扰菌群程度将 抗菌药物分为三类:
蛋白、核酸合成抑制剂:
氨基糖苷、喹诺酮、四环 G+ 2-6
素、大环内酯、克林霉素、
利福霉素
G- 2-6
4-10 2-8
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特性与
杀P菌K作/用P特D性参数PK/PD参数
抗菌药物
浓度依赖性杀菌 和强持续效应
时间依赖性杀菌 和弱~中等程 度持续效应
时间依赖性杀菌 和强持续效应
AUC/MIC或 Cmax/MIC
AUC/MIC>=75。
关键是维持药物浓度高于MIC的时间
T> MIC or AUC> MIC
血
药
对时间依赖型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浓 度
Cam
s
T> MIC or AUC> MIC
AUC
MIC
时间
给药(静脉)
图 中介耐药选择期
1.0mg/ml 0.1mg/m l
1010CFU/ml MPC 突变选择窗 MIC
T>MIC
AUC/MIC
氟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制霉菌素 两性毒素B
β内酰胺类、 红霉素等老一代大环内酯类 伊曲康唑
阿奇霉素等新一代大环内酯 类
四环素类 万古霉素 氟康唑
PK/PD补充
• 青霉素与碳青霉类T>MIC值比头孢
类低;
• 大环内脂类: T>MIC为40~50% • 万古、四环、阿奇、链阳的参数为
三代: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头孢唑肟、头孢地嗪、头孢布烯等
四代:头孢吡肟、头孢克定、头孢匹罗等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等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Biapenem等
单环类:氨曲南等
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氟氧头孢等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等
图2-1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分类
1.青霉素类
• 本类药物是由青霉菌分泌物中分离而得的杀菌剂。 • 青霉素和(Penicillin G, Benzylpenicillin)和苄星青霉素
(长效西林,Benzathine Penicillin G, Bicillin)的特点:
• ①窄谱:革兰阳性球菌、嗜血杆菌属和致病螺旋体; • ②不耐酸、不耐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下称金葡
• ①广谱、不耐酶、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主要用于
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所致感染;
• ②抗菌活性比较:氧哌嗪青霉素>呋苄青霉素>替
卡西林>羧苄青霉素。因为羧苄青霉素为双钠盐, 大剂量应用时可能加重心衰或引起低钾血症;
• ③替卡西林在脑膜炎病人的脑脊液中的浓度可达血
性葡萄球菌感染;
• ④组织渗透性好,能穿过胎盘,氟氯西林
能渗入骨组织,但均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和 眼玻璃体液。
• ⑤同类药物间的比较。
表 耐酶青霉素类药物间比较
抗菌活性
苯唑
(Oxacillin, P12)
1
氯唑
(Cloxacillin)
1:1.5
氟氯
(Flucloxacillin )
1:1.8
双氯唑
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下称表葡菌)对其普遍耐药;
• ③肾小管分泌排泄,丙碘舒、磺胺药、阿司匹林可与该药
竞争而延缓其排泄;
• ④变态反应反生率高,用药前必须作过敏原皮试; • ⑤青霉素可肌注或静脉给药,苄星青霉素仅供肌注。
耐酶青霉素的特点:
• ①耐青霉素酶、耐酸 • ②窄谱; • ③限用于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菌和凝固酶阴
1、不干扰者有青霉素G、头孢克罗、头孢拉定、多粘菌 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喹诺酮类、替硝唑、复方新 诺明等。
2、干扰小者有头孢呋新、头孢噻肟。 3、干扰菌群明显者有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
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三嗪、头孢他定、亚胺培 南、氯林可、四环素、灭滴灵。
药效评 估
• 最小抑菌浓度; • 最小杀菌浓度; • 药时曲线; • 药时曲线下面积; • 胞内浓度; • 组织浓度; • 药物后效作用。
• ①广谱、不耐酶、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 ②对肠杆菌属和李斯特菌属的作用优于青
霉素,对梭状芽胞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和 脑膜炎球菌的作用与青霉素相似,对多数 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 脆弱类杆菌耐药;
• 2)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包括羧苄青霉素
(Carbenicillin)、氧哌嗪青霉素(Piperacillin)、 替卡西林(Ticacillin)和呋苄青霉素(Furbenicillin) 等的特点:
(Dicloxacillin)
1:2
半衰期(hr)
1
1.5
1.8
2
蛋白结合率(%)
93
94
95
97
血浓度(mg/l)
16.7
18
18
组织浓度较高者
体液(除外腹水、 痰、胎盘)
胸水、骨、关 节、胎盘、 乳汁
均衡
23
骨、关节、胎 盘
广谱青霉素
• 1)氨苄青霉素类:包括氨苄青霉素
(Ampicillin)和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 Amoxycillin)的特点:
防突变 浓度
最小杀 菌浓度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系指化学结构式中具 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这一大类抗 生素具有抗菌活性强、毒副反应少、临床 疗效好的共同特点。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 的应用。近年来,这一类抗生素中新药不 少,但细菌的耐药性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β-内酰胺 类药物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非典型β -内酰胺类
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等
半合成 耐酶: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唑西林、氟氯西林等
衍生物
广谱: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等
复合青霉素:阿莫西林/氟氯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等
一代:头孢唑啉孢克洛、头孢替安、头孢丙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