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讲: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践
第七讲: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践
衰落或复苏阶段的5种可能性
(1)深度开发卓有成效,游客数量继续增加,市场扩大, 旅游区进入复苏阶段;
(2)限于较小规模的调整和改造,游客量可以较小幅度 地增大,复苏幅度缓慢,注重对资源的保护;
(3)重点放在维持现有容量,遏制游客量下滑的趋势, 使之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4)过度利用资源,不注重环境保护,导致竞争能力下 降,游客量显著下降;
国外学者在对旅游地生命周期所作的大量实 证研究中都试图找出各自案例地生命周期的 主导影响因素,以期探讨对一般旅游地生命 周期产生影响的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 括:
环境质量与容量;过度商业化;良好的区位;交通条 件;基础设施;旅游资源的丰度;居民的支持度;旅 游形象;旅游地的竞争力;旅游地的竞争力;外部投 资;政府与旅游经营者的作用;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 客源市场的改变;外部政治环境;等等。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践
主要内容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的背景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进展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证研究
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提出背景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最早由W. Chistaller在1963年研究欧洲的旅游发展时 提出,他在《对欧洲旅游地的一些思考: 外围地区—低开发的乡村—娱乐地》一文 中,阐述了他观察到的旅游地都经历了一 个相对一致的演进过程:发现、成长与衰 落。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原是市场营销学中的 一个概念,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出 现了。它是指一种产品从投人市场到被 淘汰退出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投 人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 段。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采 取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
主要内容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的背景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进展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证研究
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
阶段 探索阶段 参与阶段 发展阶段
巩固阶段 停滞阶段 衰落阶段 或复苏阶 段
特征
●少量的探险者偶然地光顾,没有公共设施 ●到访者被旅游地的自然特色所吸引
●当地居民提供旅游基本设施 ●确定的客源市场开始出现 ●开始有了旅游季节,广告也开始出现
●旅游设施得到发展,促销力度得到加大 ●外地对旅游业的控制加大 ●旺季的旅游人数远远超过了当地人口数量,致使当地人对旅游者产生 敌对情绪
旅游地理学授课内容安排
第一讲 旅游地理学概论(2课时) 第二讲 旅游者行为研究(6课时) 第三讲 旅游需求预测(2课时) 第四讲 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2课时) 第五讲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4课时) 第六讲 旅游环境容量(4课时) 第七讲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践(2课时) 第八讲 旅游地空间竞争(2课时) 第九讲 旅游地形象设计(4课时) 第十讲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及应用(2课时)
推动旅游地演进的力量结构(Haywood,1986)
1973年,帕洛格(Plog)也提出了另一 种获得普遍认可的生命周期模式。他把 旅游地的周期与吸引不同类型的旅游者 群体的变化联系起来,提出了心理图式 假说,并认为旅游地的兴衰取决于不同 类型旅游者的旅游活动。
1978年C.Stansfield在研究美国大西洋城 旅游发展时也提出了类似的概念。
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划分与特征研究
W.Christaller认为旅游地经历一个相对一致的演化过 程:发现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Butler认为旅 游地生命周期一般经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 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阶段或复苏阶段, Butler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与特征描述得到 了广泛地应用。
目前被学者们公认并广泛讨论及应用的旅游 地生命周期理论是由Butler于1980年提出的。 巴特勒在《旅游地生命周期概述》一文中,
借用产品生命周期模式来描述旅游地的演进 过程。 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最具有 影响力,因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在很大程 度上指的就是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此后,国内外学者对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 期理论进行多方面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有 力地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
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调整 不同类型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研究
参见教材第 229——239
页。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Butler提出的S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模型, 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经历探索阶段、参 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 衰落阶段或复苏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其标志 性特征。(参见图、表)
●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成熟的客源市场已经形成 ●本地一些陈旧老化的旅游设施已降为次等设施 ●当地作出努力来延长旅游季节
●旅游者数量及旅游容量达到顶峰 ●旅游地形象已定型并广为人知,但不再时兴 ●旅游设施的供应逐渐减少其转手率较高
●旅游者被吸引至新的旅游地 ●旅游设施逐渐被非旅游设施所取代 ●旅游地变成了旅游贫民区或是完全没有了旅游活动 ●采用适当的措施,如重新定位旅游吸引物,改善环境等,则可能出现 不同程度的复兴
但众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 阶段划分及阶段特征完全一致的旅游地并不多,但这 些不尽符合之处并没有否定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阶 段划分及阶段特征存在的意义,可以说Butler旅游地 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及阶段特征是理想化的标准。
多样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
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研究
(5)战争、瘟疫或其他灾难性事件的发生会导致游客急 剧下降,这时想要游客量再恢复到原有水平极其困难。
主要内容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的背景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进展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证研究
3.1 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总体 上集中在周期阶段划分、周期阶段特征、 周期的影响因素、理论意义以及与其他 理论相结合的研究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