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英语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作者:石喜春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6期摘要:从新冠病毒疫情在线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出发,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本文对大学英语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提出几点思考,认为大学英语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应充分体现自主性、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多态互补才能符合语言学习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关键词:大学英语;优质教学资源;多态互补1.引言“教学资源的丰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不断适时地提出各种要求和指导方针,以便更好的建设并利用教学资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教育”一章中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内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几经修订,于2017年正式定稿指出:教学资源是为开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拓展学习空间、支持课堂管理等提供的直接教学条件,也是帮助师生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所提供的显性或隐性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和教学服务支持系统。
各高校应围绕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课程资源等三大部分开展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建设。
2.优质教学资源20世纪30年代,随着媒体种类的逐渐增多,应用的广泛发展,视听教育兴起,人们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传统教学中,知识是通过作为信息源的教师单向的传递给学生,媒体、应用等只起到单项传递的作用,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进入70年代,“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变使人们认识到媒体在师生相互沟通中的中介物作用,师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受重视;到了80年代,从研究学生学习本质出发,教育技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媒体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通道”,也是学生认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空间和实践领域,学生学习环境,甚至媒体环境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到了90年代,人们认识到“教育技术是对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关心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对教学资源的认识和研究成为极其迫切的任务。
优质教学资源是以激发人性化潜能最大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资源。
优质教学资源强调“追求卓越,提升品质”。
“优质教学资源是优质教育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优质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的数字化资源环境支持下,在追求教学过程优化过程中实现教学资源质量高水平、教学应用效益最大化。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本身具有“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不容易。
从大学英语四六级单次通过率来看,地方普通高校大多不超过50%。
因此,开发大学英语优质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现英语教学应用效益最大化更显得尤为重要。
“优质教学资源标准没有固定模式,它受社会转型、价值取向与教育思潮的影响而不断演化,随着时代变化和教育目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学资源主要以教材、教案、案例、教具等为主,但是随着教育教学的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入,教学资源的范围界定也越来越越丰富,原有的教材、教案、案例、教育等进一步扩展并最大优化。
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起来。
电视、投影仪、图片、视频、ppt 课件,新教具的开发,教学环境的改善、教育资金的投入等都在不同程度地激发着每一位学习者的潜能。
3.国内外研究现状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使我们的教学更加丰富起来,对各种新兴教学资源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美国率先开始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在线共享,如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提供的在线课程以及一些机构提供的在线课程,如edX等。
他们在在线教学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国内的研究也紧随其后,尤其进入21世纪,对教学资源尤其是优质教学资源的研究重视起来。
尚云鹏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重点难题指出“慕课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丰富教辅资源、推进网上课堂及移动课堂,并起到兴趣开发和创新引导的作用。
”杨永林对“外语资源 + 平台技术”的协同创新之路进行了探索;吕婷婷和杨雪飞对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SPOC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作用。
4.存在的问题当前,建設优质教学资源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如何建设并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财、物、信息等要素支撑教学、为教学服务,满足学习者的大学英语学习需求,最终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4.1从硬件环境来说,各高校都配备了支撑软件系统的语音实验室,但这些语音实验室多是用来进行视听说课程的教学。
真正适合学生英语在线学习的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少且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另外,校园外语电台、数码编辑室、语言录播室等硬件设施由于资金配备不到位、人员安排不健全等问题存在,无法为师生提供良好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环境。
4.2从软件环境来说,各高校几乎都配备了各类在线平台如Spoc、学堂在线等,但是这类教学平台是针对通识教育的,具有普适性特点,即没有专门针对大学英语的专门性平台,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
虽然三大外语类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分别推出了WE外语智慧教育平台、Unipus和iSmart平台,但是这些平台主要是为其出版的教材服务,资源还不充足,更无法与国外高端的在线教育平台如edX等接轨。
另外,由于平台建设缺乏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平台建设的功能用不上,师生需要的功能却没有,利用率不高,无法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
学生使用网络学习平台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例如在今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全国大范围开展在线教学,但却没有一家网络平台备有完善的在线考试系统。
4.3从课程资源建设来说,各大出版社在教材建设的同时也下了大气力进行相关课程资源建设。
例如,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原有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教学素材”专栏、思政教学专栏,为教师提供教学各环节所需要的思政教学素材、课文教学素材以及主题拓展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发减轻了教师备课的负担,但是这些资源真的能适用于各个层面的高校、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吗?课程资源好不好最主要还要看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为学生所接受,这受学生水平、兴趣爱好等的限制,学生不能接受就不是好的资源。
各高校教师要针对各自学校学生年级、专业和基础等特点开发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绝不能一刀切。
2020年新冠病毒的肆虐给在线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
新冠疫情期间,全国大中小学几乎全部采用在线教学的形式,在线教学平台如中国大学慕课网、雨课堂、学习通、腾讯会议、喜马拉雅等不断适时更新以适应教学的要求。
更新的原因在于其自身的不完善。
在过去的教学中没有出现如此庞大的群体来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网络不稳定、教学资源匮乏、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
同时在线教学的缺点也无限放大:受地区差异、网络条件稳定性等的限制,部分学生无法进行学习;网上授课过程中,学生难以自控,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情感交流,教师也无法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原有的线上授课视频材料相对匮乏,课下教师的工作量增大,除了备课,课下批改作业以外,教师还要录制视频、上传视频,诸多问题的存在都表明在大多数高校中在线教学的实施还极不成熟。
教师、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因此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5.建设大学英语优质教学资源针对目前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在软件、硬件和课程资源方面的不足,各高校应加强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建立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的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平台。
首先,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应加强自主性。
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应加强集体备课。
中小学英语教学具有系统的集体备课制度,大学英语教师在这方面要弱于中小学教师。
大学英语教师应适时、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在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广泛挖掘教学素材,积极开展说课、评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师间互听互评等活动,整体把握不同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适用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个性化的教学大纲,以及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计划。
只有精确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才能保障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教师在整合教学资源,因材施教的同时,还要熟练地掌握各种多媒体设备,能够做到“独挡一面”,绝不能遇到新鲜事物就退缩,要敢于接受并掌握新鲜事物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才能游刃有余。
每位教师也应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方式,避免整个大学的英语课程的千篇一律。
其次,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应建设与教材相配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
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不能为了应付检查而建设,也不能只为自己使用建设,只有资源共享才能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大学英语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优质教学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也是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的前提。
”优质教学资源要重视质量。
要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目前大学英语优质教学资源总量不足,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在于平台建设主要以机构建设为主,师生参与少。
教师需要的功能不足,学生需要的资源找不到。
因此教学资源建设要以师生为主导,师生共建。
切实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社会需要什么,学生需要什么,就建设什么。
资源库建设既要改造利用传统教学资源,又要开发数字化网络媒体资源,形成教学资源共享结构机制。
网络化教学资源平台要经过师生的网络化信息资源筛选、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网络教学资源组织,最终形成。
各高校之间应加强交互性。
目前,以吉林省高校为例,各高校之间缺乏高效的交互性。
高校之间交流少,虽然有吉林省大学外语教学年会等促进了吉林省高校大学英语之间的交流,但是这种交流主要是学术性交流,对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并未起到实际的提高作用。
各高校之间应在自主开发的基础上,增加相互之间的交流、碰撞,这样才能产生新的火花,要坚持走出去,加大同水平高校之间交流的力度,扩大同行之间的交流。
不能等、靠,一味的“拿来主义”,也不能闭门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