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区人防地下室工程中间结构验收报告各位领导、专家,您们好:首先,我谨代表************************部感谢大家莅临工地进行检查和指导工作。
在此,我把人防地下室工程的一些施工情况向各位作一简要的汇报。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A公区±0.000相当于国家高程11.000m。
A 公区地上建筑面积7024.54m2,地下建筑面积9208.17m2,地下一层,地上一层。
地下室为车库层,局部为人防地下室,人防总建筑面积共1620.3m (其中人员掩蔽所1620.3m ),划分为1个防护单元,6级人员掩蔽所一战时作为一般人员掩蔽部,分4个抗爆单元,总掩蔽面积1230m,掩蔽人数1230人。
主体设计:人防地下室中每个防护单元的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皆自成系统。
相邻防护单元之间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护密闭隔墙,墙上开设门洞处,在其两侧设置防护密闭门。
相邻抗爆单元之间设置抗爆隔墙,墙上开设连通口处,在洞口一侧设置防爆挡墙。
防空地下室室内外出入口处的临空墙皆为钢筋混凝土浇注,厚300mm。
染毒区与清洁区之间设置了整体浇注的钢筋混凝土密闭隔墙,厚度250mm,密闭隔墙上开设门洞,皆设置密闭门。
口部设计:1.每个防护单元设有两个战时出入口,即防毒通道和密闭通道。
2.防毒通道为战时主要出入口,可直通室外,设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各一道,通道一侧设简易洗消间,在其防护密闭门外的通道内设置了洗消污水集水坑。
在防毒通道内设置了通风换气设备,并在其防护密闭门外侧,装设了防爆式呼叫按钮,响铃设在人防地下室的值班室。
3.密闭通道设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各一道。
4.每个防护单元均有一套独立的滤毒室和进风机房,滤毒室与进风机房分室布置。
滤毒室设在人防区,滤毒室的门设在密闭通道内,为密闭门;进风机房设在清洁区。
5.进风口、排风口皆设置有防爆波活门、扩散室等消波措施,扩散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注。
6.扩散室、防毒通道、简易洗消间、密间通道、滤毒室、人防进风井等处的排水地漏皆为防爆破漏。
7.本防空地下室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波活门的位置见地下一层战时平面图。
地下室混凝土采用商品砼浇筑,地下室底板、剪力墙及顶梁板强度等级为C30,其中抗渗等级为P6,地下室柱强度等级为C30。
二、施工依据1、******************-A公区人防工程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工程设计变更联系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等。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住宅设计规范(GB50368-2005)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1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11、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规范(RFJ1-97)12、人民防空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设计标准(RFJ1-98)三、施工过程汇报本工程人防地下室区域施工分4次进行混凝土浇灌,其中地下室基础底板分2次进行混凝土浇灌,柱剪力墙及顶梁板分2次进行混凝土浇灌,具体浇灌时间见下表:人防地下室区域施工日程表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地下室施工从2017年12月9日开始打桩,地下室最后一块于2017年4月8日顺利结顶。
在这过程中项目部从上到下制定一套完整质量控制体系,并且落实到每个班组长,在操作当中进行跟踪管理,依照施工规范及强制性条文实施该项目。
四、施工管理情况(一)、原材料控制各单位工程施工用钢筋、砖、预拌砂浆、砼等各种工程材料均由项目部自行采购,砼均采用商品砼。
所有进场的各种原材料及时向监理单位进行报验,在监理人员的见证下对原材料进行取样抽检,所有原材料的质量均符合要求。
根据公司有关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文件要求,项目部制定了相应的原材料管理制度和试验制度,施工现场配置专职材料管理员,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确保工程施工用各种材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二)、施工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格按照有关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工程施工进行控制,把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属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要求的施工部位作为控制的重点对象。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制定了相应的质量奖罚制度,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严格进行工程的隐检工作、技术复核以及各层层高、标高的控制,认真做好各工序的自检和互检,未达到要求的一律不进入下道工序。
所有部位砼浇捣前由工程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自检合格后再报请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待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并开具砼浇捣令后再进行浇捣砼。
地下室桩基采用预应力管桩施工,按规范要求进行荷载试验及低应变试验,经试验,均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
轴线标高控制:在基础成型后,着重对平面轴线和垂直轴线进行控制,采用经伟仪逐层引测到所需的施工平面。
大楼的标高控制主要采用场内设置的永久性基准点,并从基准点引测到底层柱子上,并做好标记,以便复核。
模板工程:模板在制作安装前,首先检查模板的材质质量,对变形、脱皮及严重起毛的模板禁止在工程中使用。
模板安装后对断面尺寸、标高及平整读进行复核,并按支模设计规定检查模板及支撑的刚性和稳定性是否符合,对局部板缝隙较大处经指出后及时整改。
拆模按规定达到强度要求,并报监理同意后,才进行拆除。
因为混凝土成型主要依靠模板,同时承担砼对木模的侧向挤压,特别是对地下室、剪力墙位移的加固处理。
钢筋工程:(1)、受力预埋的锚筋应采用HPB300级(1级),HRB400级(111级)钢筋,严谨采用冷加工钢筋。
吊环应采用HPB300(1级)钢筋制作,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
吊环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小于30d,并应焊接或绑扎在钢筋骨架上。
(2)、纵向受压钢筋,当采用搭接连接时,其受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0.70倍,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200mm。
(3)、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时,不应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3)、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其直经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当钢筋受拉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当钢筋受压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当受压钢筋直经d>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
(4)、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经)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焊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纵向受拉钢筋接头≤50﹪(见图4d),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5)、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6)、钢板和型钢采用:Q235等级B(C,D)的碳素结构钢;Q345等级B(C,D,E)的底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严格进行工程的隐检工作(钢筋隐检及其它隐检项目),技术复核和层高控制,未达要求的一律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特别在砼浇捣前,由工程技术负责人检查各部分工作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要求,符合后,通过监理、质监进行现场钢筋隐检,方可浇筑,施工科和质量科严格对施工质量进行现场监控。
混凝土工程:采用泵送商品砼,均有商品砼配合比及28天证明单。
为保证柱、梁、板砼浇筑质量,在浇筑前进行技术交底,实行定人定岗操作。
砼浇捣一次性成型,浇筑期间,按规定对商品砼车车测定塌落度,如有偏差较大,及时调整或退货。
施工时控制振幅、时间、覆盖面积等要求。
根据商品砼使用要求采用二次振捣,三次修面,预防砼早期收缩开裂,养护是关键。
本工程做到浇水养护14天,使砼处于长时间湿润状态,并按规定留置试块。
砖砌体工程:为保证砌体的强度、平整度、垂直度及砂浆饱满度,首先对轴线、标高进行复核,严格控制皮数杆。
在砌筑前1~2d对砖块进行浇水湿润,砌筑用砂浆采用预拌商品砂浆,墙柱拉结筋按设计要求进行设置,并要求在拉结筋部位用1:3水砂砌筑,砖墙设计为M7.5混合砂浆,在砌筑期间控制砂浆的和易性和保水性。
砌砖时多孔砖采用一顺一丁砌法,严格控制砖墙的垂直度、平整度、灰缝厚度和砂浆饱满度。
对每一堵砌体进行检查,未出现垂直通缝及瞎子缝。
梁底附近砖待7天后封砌。
防水工程:地下室的基础底板、外墙、室外地下室顶板砼均采用C35P6商品砼。
外剪力墙采用2.0厚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膜, 30厚挤塑板进行保护。
水电安装部分:1、人防安装部分内容包括:建筑电气安装系统,给排水工程系统、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防火设备安装工程系统。
工程进度:到中间结构验收时止,人防安装部门已完成以下内容:管件预埋安装。
2、材料质量管理:所有材料采购均本着保证质量的原则,各种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及相应的产品检测(检验)报告等资料齐全,材料进场后经我方质量检查人员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经检查合格后,才可用于工程预埋及安装,杜绝了因材料质量而产生的质量隐患。
3、施工质量管理:所有系统工程严格按设计图纸、05SFJ1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给排水专业、通风专业、电气专业及国家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
五、结构检测情况桩身检测情况:静载试验由**************进行检测,静载抗压试桩340#、158#、517#、247#、300#、43#桩,测试结果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均符合设计要求(详见试验报告:ZSLA-JZ-2017-008号)。
静载抗拔试桩348#、27#、594#、566#、165#桩,测试结果单桩竖向抗拔荷载均符合设计要求(详见试验报告:ZSLA-JZ-2017-007号)。
低应变试验由****************进行检测,共检测504根桩,其中I 类桩496根,占总桩数98.4%,II类桩8根,占总桩数1.6%,无III类桩(详见低应变试验报告:ZSLA-DYB-2017-057号)。
基础混凝土强度检测情况:经****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检验测试中心共计检测12个点,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试块强度情况:地下室上述砼试块的具体数据详见内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