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

气体进出肺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 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 阻止气体流动的阻力
21
(一)肺通气的动力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肺内压< 大气压:气体进入肺 肺内压 >大气压:气体排出肺
22
呼吸肌的收缩或舒张
扩大 →胸廓
缩小
扩大 →肺容积
缩小
↓<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吸气(inspiration) →肺内压
↑>大气压→气体排出肺——ratory movement) 呼吸肌的收缩或舒张造成胸廓的扩
大或缩小称为呼吸运动——肺通气的原 动力
24
(1)吸气运动 1)主要吸气肌 ——膈肌 膈肌收缩,胸腔
上下径增大。
由膈肌收缩引起 的呼吸形式伴有腹壁 的起伏称为腹式呼吸(abdominal respiration)
使胸腔上下径缩小。 使前位肋骨和胸骨下移使胸腔前后、
左右径缩小
27
3)辅助呼气肌——肋间内肌
肋间内肌




收缩时使胸腔前后、左右径缩小
28
(3)呼吸方式 1)平静呼吸(eupnea) ——安静状态下的呼吸
特点:平稳、12~18次/分。 参与的肌肉:膈肌、肋间外肌(吸气肌) 吸气:吸气肌收缩 主动过程 呼气:吸气肌舒张 被动过程
1)肺的静态顺应性曲线
41
测定条件:分步吸气
或呼气,然后屏气无气流
情况下进行(肺内压=大气
肺 0.5
压,跨肺压即为胸内压) 容 0

斜率:反映不同肺容 ( 0.25 量下顺应性的大小,与顺 )L
吸气 呼气
应性呈正变。正常成人平 静呼吸时肺的顺应性位于
0
4
5
6
跨肺压(cmH20)
斜率最大的曲线中段——
29
2)用力呼吸(forced breathing) 机体活动时或吸入气中CO2含量增加、
O2含量下降时的呼吸。 特点:呼吸深而快。 参与的肌肉:除膈肌、肋间外肌外,还有
呼气肌的参与,呼气也成为 主动过程
30
2.肺内压(intrapulmonary pressure) ——肺泡内的压力 随呼吸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25
2)第二吸气肌——肋间外肌
收缩时使肋骨外展,肋 骨、胸骨上提,胸腔前后、 左右径扩大。
由肋间外肌舒缩引起 的呼吸形式伴有胸壁的起 伏称为胸式呼吸(thoracic respiration).
肋间外肌




26
(2)呼气运动 1)“主要呼气肌” ——膈肌、肋间外肌的舒张 2)第二呼气肌——腹壁肌 收缩时使腹内压升高,迫使膈肌上升,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一、呼吸道 1.鼻:是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包括
外鼻、鼻腔和鼻旁窦。 2.咽:咽为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性管道,上以盲
端起自颅底,下续于食管,两侧是颈部的血 管和神经。 3.喉:是呼吸道,也是发音器官,向上开口于 喉咽部,向下与气管通连。
37
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 使肺能被动扩张 有利于静脉、淋巴回流 如果胸膜腔的
密闭性被破坏,胸 膜腔负压消失,会 发生?
气胸
38
(二)肺通气的阻力 肺通气的阻力
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 (70%) (30%)
肺 胸廓 气道阻力(80~90%)
表面张力 肺弹性纤维的
(2/3)
回缩力
(1/3)
惯性阻力 粘滞阻力
平静呼吸时为:±1~2mmHg 深呼吸时:波动加大 紧闭声门:尽力吸气可降至-100mmHg
尽力呼气可升至 + 140mmHg 人工呼吸 为什么肺会随胸廓的运动而舒缩?
31
3.胸膜腔与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
潜在而密闭的腔隙
胸膜腔内少量液体的作用 (1)使胸膜脏、壁两层紧紧相贴 (2)润滑,减少摩擦
胸膜壁层 胸膜腔 肺泡
39
1.弹性阻力 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
时所具有的对抗变形和回位的能力 顺应性 (compliance) :在外力作用下弹
性组织的可扩展性。可以单位压力变化引起 的容积变化来表示:C = DV/DP (L/cmH2O)
顺应性与弹性阻力成反比关系:C = 1/R
40
(1)肺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肺的顺应性 CL=DV/DP (L/cmH2O) DP(跨肺压)为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肺的呼吸部: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 泡囊、肺泡
3.肺的血管
11
14
三、胸膜和胸膜腔
胸膜:为覆盖在肺表面,胸廓内面及膈上 面的浆膜。(脏层、壁层)
胸膜腔: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门处互相移 行并包以肺根,脏、壁胸膜之间的窄腔 隙称胸膜腔。(负压)
四、纵隔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间的全部器官。
16
第二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35
胸膜腔负压的形成 肺内压 = 大气压 = 0
作用于胸膜腔的力 肺的回缩力
胸膜腔压=肺内压 - 肺回缩力 = - 肺回缩力
36
肺回缩力的产生 1)出生后,胸廓发育较快,肺一直处
于被动扩张状态。肺为弹性组织,当其被动 扩张后,就会表现出回缩倾向
2)肺泡内的气—液界面产生的表面张 力也形成了一种回缩力
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18
呼吸的概念及意义: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 为呼吸。
即机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氧并排除体 内二氧化碳的过程。
呼吸的全过程:
外界环境
血液循环

O2 CO2

O2

CO2
细 胞
肺通气
组织换气
外呼吸 肺换气
内呼吸 细胞内氧化过程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20
一、肺通气的原理
4
4.气管和支气管:是连接喉与肺之间的管 道,由软骨、粘膜等构成。
9
二、肺
1.肺的位置和形态: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位 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左 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呈海绵状, 富有弹性,内含空气。
2.肺的导管部:支气管进入肺内后反复分 枝,越分越细,形成支气管树。(共23 级)
32
胸膜腔内存在的压 力,叫胸膜腔内压 (intrapleural pressure)
通常低于大气压, 故也常称为胸膜腔负压
胸膜壁层 胸膜腔 肺泡
33
测定:间接法 直接法
34
呼吸时胸膜腔内压的变化 平静吸气时:胸内压 < 大气压=0.7~1.3kPa
呼气时:胸内压 < 大气压=0.4~0.7kPa 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始终为负压 用力呼吸时负压变动更大 有时可为正压(如紧闭声门用力呼吸)
肺的静态顺应性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