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年级论文)爱上绘本阅读,学会多种表达

(低年级论文)爱上绘本阅读,学会多种表达

爱上绘本阅读,学会多种表达摘要:中低年级掌握运用文字,往往是通过“象”与“言”相结合而产生识记效果的,由此可见,画的创作和文的写作本来就是共通的。

教师可以针对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利用绘本教学资源,让孩子们爱上绘本,学会表达:通过接触绘本,孩子们往往会爱上绘本,学会用文字去表达,用图画去表达,用情感去表达!关键词:绘本表达文字图画情感忘记了自己是从什么时候接触绘本,只记得当时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第一次欣赏一堂绘本课的教学实录,还记得堂课讲的是一本《我的爸爸叫焦尼》,狄姆告诉热披萨店的邻居、狗店的阿姨、电影院的伯伯,告诉所有人他身边站的就是他爸爸,他爸爸的名字叫焦尼。

课堂中那自豪的语言,那无处不在的温馨画面,那寓意深长的图画,深深地感动了我!我开始了解了绘本,并且深深地喜欢上了它!我一定一定要把这么精彩的东西带给我的学生们!绘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提供读者在视觉方面的真实的经验。

低年级孩子刚开始接触语言,接触文字,他们心里有感悟却可能表达不出,对陌生而又难记的文字可能会不那么有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就有“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等目标,我们知道,3~8岁是儿童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最需要奠定的是基本阅读能力以及自主阅读意识和技能。

这一阶段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阅读准备,一是儿童口语的丰富性以及对语音的敏感性,二是学习并欣赏书面语言符号的动机,三是儿童对文字的敏感性和有关文字的知识。

而绘本引发了孩子无穷的想象,让孩子们喜欢读,并通过读完一个个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故事来激发孩子们去表达,或是说,或是写,或是画!一、让孩子爱上绘本,与绘本亲密接触(一)精备绘本课,感受文字和图画的魅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能够非常敏锐地感知那些鲜明的、富于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并把它们很深地保持在记忆里。

”经典的绘本是一流画作与一流文字的结合,也是一种特别讲究“文”的书。

绘本以“图”为主,但“图”不是插图,也不是与文字意义相脱离的配图,其本身是叙事的,具有极为精致的细节和情感起伏。

“读图”是引领学生进入认知领域及情感领域的最直接也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执教《朱家故事》时,通关观察图画让孩子们去猜测:朱先生和他的两个儿子都出来迎接我们了,怎么没有妈妈呢,妈妈会去哪里了呢?观察图画中温馨的色调的寓意,报纸上张开的嘴,图中永远看不清的妈妈的脸,衣服上的猪形图案,墙上的壁纸和猪形插座,相框、月亮、水龙头、电话机等细节的描写,妈妈最后一幅图衣服是红色的表达的美好意愿等等,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他们深深地被吸引,用心地去观察图画的神奇魅力,感悟绘本的美!上《我的爸爸叫焦尼》课时,我着重品读了儿子的语言和爸爸的语言,每一次,狄姆见到人的时候,都要告诉别人:“这是我爸爸,我爸爸叫焦尼。

”在热狗店,电影院门前,餐馆,图书馆,还有站台上,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几次从狄姆嘴里说出来,引导孩子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感悟狄姆的自豪,体会到儿子话中对爸爸的爱的表达!品读爸爸的语言时,学生记住了爸爸的那句:“这孩子,是我的儿子。

最好的儿子。

他叫狄姆!”引导孩子们感受大人在表达爱时深沉而又真挚的情感!接着,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图画,体会绘本中图画的深意。

图形变化:最后一幅图是圆的,前面所有的图形是方的。

体会他们家三口人永远不分离,永远在一起的美好愿望。

画面色调与道具:灰色的色彩给人温馨,但其中却跳跃着几个鲜艳的颜色,课件一幅一幅出示:妈妈的绿色围巾,爸爸的红色围巾,儿子的围巾红绿相间,体会围巾象征着爱情的纽带。

(二)创设绘本阅读环境,走进绘本海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仅限于短短的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仅限于语文书也是远远不够的,而如果只开设几节绘本课,也无法满足他们对绘本的强烈需求,他们需要去阅读大量的绘本书籍,大量地感受语言文字,感受绘本的魅力!做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努力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接触并阅读更多的有益的课外书籍。

1、课前一分钟每节语文课前,我们班将进行“课前一分钟”,孩子们利用这一分钟,上台讲讲自己自己近段时间阅读到的印象深刻的画面,有时候是文段赏析,有时候是一副有意思的图,有时候他们讲讲自己的读书心得。

在“一分钟”时间里,孩子们完全有感触的话语将会吸引其他没看过这本书的孩子去阅读,课后,还有些孩子不断追问演讲者关于书籍的内容,演讲的孩子备受鼓舞。

同时,每个孩子都有上台展示的机会,又锻炼了表达能力,日积月累,对孩子们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2、每周的绘本阅读课我们学校非常重视阅读,为此,学校还专门开设了绘本阅读课。

在课程中每周固定有一节阅读课和一个午间的阅读时间,每当这两个时间,全校师生便都会沉浸书香里面。

在课堂上,我先会带着孩子们阅读一个小故事,接着教给孩子们自己阅读,通常,我都是安排四人小组一起看,大家先自己默看,然后和同学分享自己看后的感受,一起细品这本绘本的奥秘。

3、“化利是为书香”活动。

每个学生在开学之即,都会把自己春节的一部分利是钱拿到班里面一起买书,我们称之为“化利是为书香”。

这么一大批书就放在图书角,像《小房子变大房子》、《爸爸,我要月亮》、《晚安,小月亮》,《米菲的下雨天》,《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爷爷一定有办法》、《爸爸,你看我在做什么!》、《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兔子彼得的故事》、《米菲在海边》、《鼠小弟的故事》、《爸爸,你爱我吗?》等等,好多好多的绘本书在教室最显眼的位置,学生总喜欢利用其他一切有空的课余时间到那里阅读,随时就可以拿上一本,读一读。

就在这样每天的阅读中,学生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像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一步步提高了。

二、通过一个个绘本故事的影响,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说话。

在《我的爸爸叫焦尼》的课堂上,我引导孩子们通过狄姆那句话“马上会再见面的。

”写下一个词、一句话,表达出内心对这本书的感动。

孩子们写道:“亲情是无法割舍的,是啊,一个星期后他们又相见了,亲爱的焦尼,你的爸爸妈妈都爱你!”“马上会再见面的。

狄姆的话让爸爸陷入了深深的思念。

火车带着感动的爸爸驶出不远,爸爸坚定地再次踏上回程的火车,他要让他的儿子看到,爸爸多么舍不得他啊!”“小狄姆带着满意的笑容,送走了亲爱的爸爸。

晚上,狄姆的梦里出现了红绿相间的彩虹!”……读完《小猪变形记》后,孩子们续写小猪之后的历程:生:满身是泥的小猪看到远远的小白兔在采蘑菇,他想:哇,小白兔可真好看,一身雪白的毛,我也要做一只小白兔!小猪回到家拿来颜料,给自己刷上了白色,小猪得意极了,走到菜地里想去拔萝卜,小鸟看见了说:“小猪,这是小兔家的萝卜。

”小猪不紧不慢地说:“我就是小兔啊!”“你不是小兔,你是傻傻的小猪!”中午的太阳很大,小猪实在受不了了,颜料在身上裹得严严实实的,非常不舒服,小猪只好赶紧用水冲掉了!生:小猪想做刺猬,他以前看到刺猬很帅,可以把苹果刺在身上,别的小动物也不敢接近他,那样子真威武!小猪想了想,赶紧回家找了长长的竹签,用胶水把竹签粘在身上,他觉得很满意,就开心地出去了,一路上,大伙都远远的看着他笑!他学着刺猬的样子,把身体蜷起来打滚,结果牙签刺伤了自己的身体,小猪疼得哇哇大叫,一溜烟地跑回家了!生:小猪变了很多次后,终于想通了,还是做自己最快乐。

小猪每天开开心心地在树林里玩耍,他再也不必变别人了。

有一天,他看到乌鸦羡慕黄莺有副好嗓子正在伤心,小猪还去去安慰她呢!三、鼓励孩子,创作绘本看着孩子们对绘本的兴趣越来越浓,我决定让他们自己创作!孩子们对绘本已经相当熟悉了,我让他们自己创作一个绘本故事,在写作课上,大家小组讨论说了自己的创作想法,很快,孩子们就为自己的设想取了名字《妈妈的心》、《小猫和大老鼠的故事》、《没有星星的晚上》、《我的名字叫儿子》、《鸭子的梦》……大家把自己的设想的故事写了出来,写完后反复修改,力求文字简洁。

接着是设计封面。

用硬一点的纸来当封面,画上图画,写上题目、作者名,看着自己的名字还能在封面上出现,大家兴奋不已。

再涂上想要的颜色,成功的第一步就做好了!接下来,孩子们依次设计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五个部分。

正文的完成每两天完成一页,每天回家后,大家都兴致勃勃的拿出自己的绘本纸,创作着自己的绘本。

第二天再兴高采烈地将自己的成果带回学校展示,可满意了!我惊叹孩子们的想象力:一个孩子在创作《小小的虫》中,一页图画中所有事物都是睡着的迹象,连在窗外的月亮也是闭着眼睛的,第二天窗外的月亮不见了,太阳在窗户口。

孩子在《不睡觉的蚯蚓》中配上的文字是:蚯蚓羡慕蜈蚣,因为蜈蚣很威武。

蚯蚓不能吃香甜的菠萝,因为他找不到自己的嘴巴。

孩子们在自己的绘本最后都会有一个完整的结尾:或是设计一个大大的圆圈,画出一个笑脸;或是用一个正方形再配上“再见”的字语;或是画一个从高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子;或是画一个月亮,说声晚安。

二年级的孩子能这么完整的表达,这么富有想象力,着实让人惊讶!总之,一个学期和绘本的亲密接触,让孩子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术老师说我们班的孩子很会审美,颜色运用得很好;家长们说他的孩子现在可会说故事了。

下课,追跑的少了,安静看书的多了;作业本上,认真的多了,随便的少了;写起作文时,咬笔杆的少了,应对自如的多了!绘本的生动趣味满足了孩子们好奇的天性,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

同时也是学会表达自己的重要桥梁。

爱上绘本,学会表达——用文字去表达,用图画去表达,用情感去表达!参考文献:1、《利用绘本资源丰富写话形式》陈玉洁《教学月刊》 2010.7-8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1年版3、《早期阅读的发展和教育研究》周兢教育科学出版社4、《给教师的建议》(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15、《绘本阅读,润泽心灵的快乐之旅》戴明娟《小学教学参考》2010 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