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当早,存高远
选矿方法之——电选法
电选的基本原理:电选是根据矿物之间电性的差异利用电选机分离矿物的选矿方法。
矿物电性可用介电常数、电阻、比导电度和整流性来描述。
一般地讲,凡介电常数较小、电阻较大、比导电度高的矿物都是不易导电的,在电选中常作为非导体矿物产出;与此相反,凡介电常数较大、电阻较小、比导电度低的矿物往往容易导电,在电选中常作为导体矿物产出。
矿物电性差异是电选的内因,而要分离它们,还必须创造合适的外部条件。
电选机提供适当的电场,加上重力场和离心力场。
这样,在电选过程中,电场作用力、重力、离心力以及磨擦力等共同作用在矿粒上,这些力的合力决定矿粒的去向。
要实现电选分离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非导体矿粒所受的电场作用力矿粒所受重力、离心力等力的合力导体矿粒所受的电场作用力。
矿粒所受电场力的大小跟矿粒携带的电量有关。
导体矿粒由于其导电性好,在于电极接触过程中易放电,即使其起始获得再多的电荷,最终也只能剩下少量电荷,它所受的电场力是很小的,上面不等式的右边条件是容易满足的。
为满足不等式左边的条件,就必须提高非导体矿粒所受的电场作用力。
静电场和电晕电场的复合电场可使非导体矿粒带更多的电量。
同时,为提高电场强度,采用高电压,这样非导体矿粒受到很大的电场作用力,能够克服重力、离心力等竟争力,实现电选分离。
常用的电选设备为鼓筒式电选机。
其电选过程和原理为,当高压直流负电通至电晕极和静电极后,由于电晕极直径很小,其附近形成很高的电场强度,于是电晕极向鼓筒方向放出大量高速运动的电子,这些电子撞击空气分子使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