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军事:指战争及一切直接有关武装力量建设事项的总称是以准备和实施战争为中心是社会活动。

军事科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1.武装力量的组织、训练和作战行动 2.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和使用3.战略战术的研究和应用 4.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建设 5.战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6.国防与军事设施的规划和建造7.后背力量的动员、组织和建设。

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战争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的暴力冲突,是人类战争的初始形态。

军事科学体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认为:中国现代军事科学包括军事理论科学和军事技术科学两大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军事理论是先导,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起着指导作用;军事技术是基础,对军事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性概括。

军事思想的内容军事思想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二是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军事思想特性: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具有强烈的时代性3、具有明显的继承性4、具有独特的实践性军事思想的发展:《军志》和《军政》专门兵书的问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第一部兵书汇编《武经总要》《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汇编成为《武经七书》古代军事思想:先秦:体系结构完备性秦汉:兵、儒学说和平互补魏晋:文人论兵事近代军事思想: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标志着变革传统军事思想的开端(古代军事思想解体,近代开端)现代军事思想(新中国的军事思想):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依据,重点探讨现代化条件下进行人民战争的有关问题,探索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初步形成(1927.8—1935.1):1.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大纪三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2.与朱德提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的游击战原则3.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走什么路、如何建军、如何作战等三个根本问题。

科学体系的建立(概念定义完成)(1935.1—1945.8):毛泽东的军事论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哲学名篇《实践论》《矛盾论》思想的丰富和发展(1945年后)战争观的定义:战争观是人民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战争:从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战争的性质极其决定因素:1、战争的性质首先取决于战争是政治目的2、战争的性质还取决于战争的阶级本质3、战争的性质又取决于战争的历史作用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带俘虏三大民主:政治、军事、经济毛泽东为我军制定三大纪律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人民利益,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人民战争:是“被迫阶级和被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

发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战争、夺取战争胜利问题的理性认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战争的基本概念: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人民战争的基本属性:正义性和群众性人为什么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1、人是武器的支配者,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2、人具有自觉的能动性,在战争中最活跃的力量3、人心向背在战争中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积极防御:是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战胜进攻之敌的防御。

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1、充分准备,体现了有备无患的思想,是实行积极防御战略的前提;2、后发制人,体现了我军的战略性质,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战略指导原则;3、攻防结合,体现了战争形式和内容的必然联系,是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彻底战胜敌人的有效方法;4、持久胜敌,体现了以弱胜强的革命战争客观规律,是弱军战胜强军的必由之路。

1997年4月23日,江泽民在俄罗斯社马发表演讲时,正式提出了树立“新安全观”的主张。

1999年3月江泽民在日内瓦载军谈判会议上全面系统的阐述了核心为“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新安全观江泽民“五句话”总要求:“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胡锦涛的四个创新:1、军事管理创新2、军事理论创新3、军事技术创新4、军队组织体制创新高技术特点:1.高智力2.高投资3.高竞争 4.高风险 5.高效益 6.高渗透7.高速度高技术群特性:1.科学前沿性 2.发展动态性 3.作用先导性 4.结构群体性军事高技术:就是应用于就是领域的高技术。

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军事高技术的分类:两个层次,即军事基础高技术和军事应用高技术。

宏观分类(同高技术):1.信息技术 2.新材料技术 3.新能源技术 4.生物技术 5.航空航天技术 6.海洋技术军事高技术的构成(军事高技术争夺的“十大热点”中两个):P142军用微电子技术:这是军用高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对整个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高技术进步和武器装备水平的重要标志。

军用信息技术:它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通信和控制三大要素,以及信息获取技术,即传感器技术。

现代侦探侦察监视技术的主要种类:无线电侦察技术;照相侦察技术;雷达侦察技术;传感器侦察技术;其他侦察技术伪装技术定义:伪装是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措施,是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

伪装技术措施:天然伪装技术;迷彩伪装技术;植物伪装技术;人工遮障伪装技术;烟雾伪装技术;假目标伪装技术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四种制导方式的优缺点:优点缺点自主式制导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只适合攻击固定目标或运行轨迹已知的目标寻的制导导弹自己寻找,跟踪并击毁目标的制导,引导精度不受导弹飞行距离的影响制导距离较近,容易受到干扰遥控制导弹上设备简单,在一定射程范围内可获得较高的制导精度射程受距离的限制,制导精度随射程的增加而降低复合制导可有效发挥各种制导技术的优势提高精度减少误差结构复杂,弹上设备体积较大器件多而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有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导弹必备要素:作为一枚完整的导弹,必须具备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系统和它是一个飞行器这四个要素电子对抗的内容:电子对抗的内容分为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通常把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而采取的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及反辐射摧毁等电子对抗行动称之为电子进攻,而把为避开敌方的电子侦察和干扰而采取的反侦察、反干扰、反摧毁等确保己方有效地使用电磁频谱的行动称之为电子防御。

战略: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力量建设与运用及军事斗争全局的方略,亦称军事战略。

战略决定因素:战略思想;战略环境;军事力量战略的构成要素:1.战略目的(目标),它既是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也是实施战略的归宿点。

2.战略方针(依据),是指导军事行动的总纲领、总原则,是制定战略计划的基本依据。

3.战略力量(工具),是战略的物质基础和支柱。

4.战略措施(手段),也称战略手段,是为准备和进行战争而实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保障战略的基本特性: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预见性战略环境与战略的关系:战略环境是独立于战略指导者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战略则是军事斗争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因此,在战略是制定战略的客观基础。

任何战略都是一定战略环境的产物,从来就没有脱离一定的战略环境而凭空产生的战略1.客观实际与客观指导的关系2.战略环境是制定战略的先决条件3.战略对战略环境的能动作用国际战略格局:是指是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的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国际战略格局本质:是一种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关系。

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1、单极格局2、两极格局3、多极格局4、多元交叉格局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

国家的地缘环境:是指事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关系态势构成威胁的两大要素:实力(客观)企图(主观)我国边界争端:中印边境争端。

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争议面积共达12.5万平方公里。

威胁分析的目的:在于认清国家所处的安全环境,针对性的加强国防建设。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⒈战场空间透明化⒉作战行动实时化⒊打击目标精确化⒋力量运用高效化⒌作战手段智能化⒍制胜机理发生变革⒎网络战将成为战略级战争样式⒏战争思维发生嬗变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我国武装力量建设与发展的指导原则:1-质量建军2科技强军3勤俭建军4依法治军5深化改革6科学决策国防动员: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威胁,采取非常措施将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使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而进行的准备、实施及其他相关活动。

发布国防动员的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总动员令: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国家主席)国防动员的原则:服从大局、长期准备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严密组织、快速高效因敌因势、协调灵活国防立法的原则:1以宪法为依据的原则2维护国防利益的原则3国防法律从严的原则4 民主的原则5协调统一的原则简答题一、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首先,战争从属于政治,并为政治服务,当使用经济的,外交的手段达不到政治目的时就采用了战争的方针,去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于是和平转化为战争其次,战争又不一般等于政治,战争与政治的区别在于战争又自己的一套特殊的组织,特殊的过程最后,当经过战争达到了政治上的目的之后,战争便告结束,战争又转化为和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