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X水厂工程加氯系统安全预评价报告

XXX水厂工程加氯系统安全预评价报告

`XXX水厂工程剧毒化学品(液氯)储存使用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评审稿)XXXX安全评价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编号: APJ-(X)-XXX二0一七年十一月XXX水厂工程剧毒化学品(液氯)储存使用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法定代表人:XXX审核定稿人:XXX评价负责人:XXX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前言XXX水厂成立于2013年9月2日,是一家全民所有制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XXXXXXXXXXXXXXXXXX。

注册地址XX县XX镇XX村一组,法定代表人XXX,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集中式供水(凭有效许可证方可经营)。

供水工程安装、维修。

水暖器材销售。

为了满足XX县中心城区、城北新区和子胥新城等区域供水的需要,XXX 水厂拟投资建设XXX水厂工程。

XXX水厂工程设计规模为15万m³/d,供水区域面积约80.7km2。

XXX水厂工程拟采用液氯作为消毒剂,在加药间内设置加氯系统及液氯瓶库。

加氯系统拟采用的设备包括:3套柜式加氯机,10只1000kg的氯瓶,2台电子秤(2T),1套压力自动切换装置和真空调节装置,1套漏氯收集处置装置(处理能力1000kg)等。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预评价是落实该方针的重要技术保障,也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为确保XXX水厂工程剧毒化学品(液氯)储存使用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实现设计、施工、投产使用的“三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修订]》(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5号)以及《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国家安监总局令[2010]第3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XXX水厂委托XXXX 安全评价有限公司对其XXX水厂工程剧毒化学品(液氯)储存使用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

XXXX安全评价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组建了项目评价组,收集了与评价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资料,对该项目现场进行了认真勘察;以及XXX水厂工程剧毒化学品(液氯)储存使用项目剧毒化学品的使用、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等,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危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应用技术,全面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为项目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提高项目的本质安全程度。

项目评价组按照《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等的相关规定,编制完成了《XXX水厂工程剧毒化学品(液氯)储存使用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该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工作,得到了XX县安监局等有关部门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并得到XXX水厂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项目评价组2017年11月目录非常用的术语、符号和代号说明 (1)1安全预评价工作经过 (6)1.1评价目的 (6)1.2评价依据 (7)1.2.1 法律、法规 (7)1.2.2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7)1.2.3地方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0)1.2.4 主要的标准、规范 (11)1.2.5 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13)1.3评价范围 (14)1.4评价程序 (14)2项目概况 (16)2.1企业概况 (16)2.1.1项目背景 (16)2.1.2企业概况 (17)2.2工程规模 (17)2.3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 (18)2.3.1地理位置 (18)2.3.2气候特征 (18)2.3.3地形、地貌和地质 (19)2.4周边环境及总平面布置 (20)2.4.1周边环境 (20)2.4.2总平面布置 (20)2.5工艺概况 (21)2.5.1加氯系统概况 (21)2.5.4 加氯装置主要设备设施 (22)2.6主要建(构)筑物 (22)2.7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23)2.8劳动定员和经营管理 (29)3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 (31)3.1物料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1)3.2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 (35)3.2.1 火灾、爆炸危险性 (35)3.2.2 泄漏中毒危险 (35)3.2.3 起重伤害 (36)3.3液氯使用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6)3.4液氯钢瓶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7)3.5储存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8)3.6液氯钢瓶装卸及运输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9)3.7自然条件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9)3.8厂周围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0)3.9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40)3.9.1 机械伤害 (40)3.9.2 高处坠落 (40)3.9.3 噪声 (41)3.9.4 物体打击 (41)3.9.5 电气伤害 (41)3.9.6 管理缺陷 (41)3.10施工及设备安装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2)3.11案例分析 (43)3.12重大危险源辨识 (46)3.12.2辨识结果 (47)3.12.3重大危险源分级 (47)3.13本章小结 (49)4 评价方法、评价单元 (51)4.1安全评价方法综述 (51)4.2评价方法选择的原则 (51)4.3选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简介 (52)4.4评价方法的选择 (56)4.5评价单元划分 (56)4.5.1 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56)4.5.2 评价单元划分结果 (57)5 定性定量评价 (58)5.1选址和总平面布置单元 (58)5.2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60)5.2.1液氯钢瓶破裂时的毒害区域的计算方法 (60)5.2.2毒害区域的计算 (61)5.2.3风向对氯气扩散的影响 (63)5.2.4事故后果模拟分析小结 (63)5.3预先危险性法评价 (65)5.4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71)5.5消防设施单元 (73)5.5.1 消防设施单元安全检查表 (73)5.5.2 评价小结 (74)5.6安全管理单元 (74)5.7政策符合性 (77)6.1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已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 (78)6.2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 (80)6.2.1总图布置安全对策措施 (80)6.2.2建筑安全对策措施 (81)6.2.3液氯储存、使用过程的安全对策措施 (82)6.2.4防火安全对策措施 (86)6.2.5电气安全对策措施 (88)6.2.6防车辆伤害安全控制措施 (91)6.2.7特种设备安全对策措施 (91)6.2.8施工安全对策措施 (92)6.2.9试运行安全的对策措施 (94)6.2.10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94)6.2.11其它建议 (98)7 安全预评价结论 (101)7.1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论 (101)7.2定性定量评价结果 (102)7.3重要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103)7.4安全预评价结论 (105)附件1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106)附件2 安全评价相关的资料 (109)非常用的术语、符号和代号说明一、非常用的术语主要说明该项目特有的一些术语、符号,如原料、产品简称或缩写一些不常见名词等。

如:1)新建项目指拟依法设立的企业建设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或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和现有企业(单位)拟建与现有生产、储存活动不同的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或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的建设项目。

2)生产装置生产需要的设备、设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各种劳动资料。

3)安全设施指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危险因素、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及预防、减少、消除危害所配备的装置(设备、装备)和采取的措施。

4)作业场所指可能使从业人员接触危险化学品的任何作业活动场所,包括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操作、处置、储存、搬运、运输、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或者处理等场所。

5)爆炸危险区域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雾、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该混合物遇火源后,燃烧或爆炸将传遍整个未燃混合物的区域。

6)化学品化学品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混合物,包括天然的或者人造的。

XXXX安全评价有限公司电话:XXXX-XXXXXXX 传真:XXXX-XXXXXXX7)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本报告所列入的危险化学品和剧毒化学品依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危险化学品分类依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中对于理化性质的分类。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入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的危险化学品。

8)危险工艺危险工艺是指能够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的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化工工艺。

本报告所指的危险工艺指列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3号)的危险化工工艺。

9)防火分区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它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10)明火地点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

11)散发火花地点有飞火的烟囱或室外的砂轮、电焊、气焊(割)等固定地点。

12)职业安全卫生以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XXXX安全评价有限公司电话:XXXX-XXXXXXX 传真:XXXX-XXXXXXX13)职业性接触毒物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的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并可经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而对劳动者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14)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 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15)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 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16)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17)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