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举报投诉处理规定制度
为进一步改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作风,加快办事节奏,提高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密切政府与群众的关系,特制定本规定。
一、受理范围原则:凡涉及建设系统职责范围内群众的各类举报、投诉和上级交办、转办的各类案件。
及群众对系统内工作人员在服务质量、办事效率等方面的举报投诉案件,均为受理范围。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原则,受理各类举报投诉案件。
二、受理处理部门:由局办公室和局纪检监察室具体负责。
由监察室扎口管理。
三、受理形式:来信由局纪检监察室统一登记后,按来信处理程序办理。
来访电话:有首问人员接访、填写举报投诉记录后,由监察室登记。
联网转接的举报、投诉等紧急事件,由各职能部门统一登记处理,半年上报监察室备案。
四、工作程序和要求:接到举报投诉后,根据情况缓急,一般最迟不得超过2天,受理人向主管领导或分管领导汇报,
根据领导批示,明确具体承办单位(人员),基本工作程序为:受理、调查、处理意见、答复、整改、归档。
具体要求为填写《受理投诉登记表》和《调查审批表》报主管领导或分管领导审批;调查:由2名工作人员组成,查清事实,拟写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并报领导审批;答复注明举报投诉人,答复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并注明举报人对处理意见的态度;结案归档要求:简单案件办结期限为7天,复杂案件办结期限为30-60天,办理情况必要时可视情况通报给举报人,告知其正在办理中。
五、加强督办:举报投诉案件,可由局纪检监察室直接办理或交有关单位(部门)办理,监察室加强监办。
办理单位办理复杂案件和疑难案件时,要随时与监察室联系,及时构通情况,必要时,监察室要直接参与,以保证办案的正确和案件的按时办结。
六、坚持责任追究
1、对久拖不办或敷衍完事、造成举报人强烈不满和恶劣影响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承办人的责任;
2、举报投诉属实、属于工作人员责任、造成恶劣影响的,
要追究被举报人员的责任,包括当面道歉、写出书面检查、移岗、调离岗位、直至追究纪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