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专门从事教育工作,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教育家是()。
A.马卡连柯B.赞可夫C.苏霍姆林斯基D.凯洛夫2.“学为文士”是()的教育目标。
A.古希腊B.古罗马C.古印度D.古埃及3.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这体现了教育对()具有促进作用。
A.政治经济B.人口C.文化D.生产力4.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
这种现象属于()。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5.素质教育以()为根本宗旨。
A.培养创新精神B.提高国民素质C.发展实践能力D.促进全面发展6.西欧中世纪.教会学校教授的“七艺“属于()。
A.活动课程B.分科课程C.综合课程D.校本课程7.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8.南朝学者颜之推说,“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易暗化,自然拟之。
”最适宜这句话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参观法C.情景教学法D.实习作业法9.孙老师在用同一套心理测试对初二年级的小珍进行的数次测试中.发现小珍的分数忽高忽低,这说明该测试缺乏()。
A.信度C.难易度D.区分度10.小菲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我们作为公民虽然认可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
但是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大多数公民的要求而相应的改变。
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
小菲处于道德发展的()。
A.前习俗水平阶段B.习俗水平阶段C.后习俗水平阶段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11.赵老师的思想品德课的主题为“孝”.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给父母或其他长辈洗一次脚。
赵老师的做法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12.小伟的妈妈正在准备晚饭,小伟放学回家刚进家门就闻到家中阵阵饭菜的香味儿,可是过了一会儿小伟就闻不到了。
这种现象属于感觉的()。
A.适应B.联觉C.统合D.对比13.平平望着天上的云彩发呆,一会儿觉得云彩像一条条小河,一会儿觉得云彩像一座座高山。
平平的这种想象属于()。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D.无意想象14.一堂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用小石头和沙子进行两种演示:先放沙子再放石头和先放石头再放沙子.通过所得出的完全不同的效果对比来引出时间管理的方法:石头比喻重要的事情,沙子比喻小事情,以此让同学们自己得出结论。
这种教学方法所体现的学习理论是()。
A.社会学习理论B.认知发现说C.有意义接受说D.信息加工学习理论15.小泽听妈妈说姐姐在上次全国英语大赛中获奖的消息以后.认为由于平时自己与姐姐的英语成绩差不多。
因此自己在这次英语大赛中也能获奖。
那么影响小泽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是()。
A.替代性经验B.言语信息C.情感状态D.成败经验16.下列教学案例中符合“最近发展区”规律的是()。
A.学生已经学会了加法运算.付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
帮助学生发现减法的运算规律B.学生刚刚接触几何学,理解了点、线、面的概念,周老师给学生讲解如何计算棱锥体体积C.秦老师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自学二十六个英文字母D.薇薇已经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技能。
陈老师让其学习英文字母的读写17.苗苗看到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被隔壁班级的东东欺负.于是将东东暴打一顿。
此时苗苗的情绪状态是()。
A.愤恨B.心境C.应激18.小江学习刻苦认真,虽然基础并不好,但当他遇到困难时总能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罢休,因此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这体现了小江性格的()特征。
A.态度B.理智C.意志D.情绪19.田兵是一名优秀的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可惜中考失利上了一所普通的高中。
在这所高中里,无论他如何用功每次考试都只能考中等,高一期末考试只考了班级37名,从那以后田兵开始觉得活着没有任何意义,觉得自己特别失败。
田兵的这种心理问题属于()。
A.强迫症B.焦虑症C.抑郁症D.恐惧症20.某学生过分害怕老鼠,教师先让他看小老鼠的电影,然后看一些可爱的小老鼠的图片,谈论自己养小白鼠的经历,再让他看笼子里的小老鼠,通过逗它、给它喂食等活动,消除对老鼠的恐惧反应。
教师对该生所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
A.理性—情绪疗法B.自我控制法C.松驰训练法D.系统脱敏法21.小铭在填报志愿时对林老师说“我希望长大后能成为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连续性B.广延性C.创造性D.示范性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的领导权、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3.教学过程只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4.示范与讲解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25.识记过程就是记忆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l0分。
共40分)26.简述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27.简述贯彻知行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2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29.简述家庭和学校联系的基本方法。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学生李某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年老多病的祖父生活。
祖父对他管教不严,他经常和社会上的一些无业青年混在一起,打架斗殴。
父亲偶尔回家,对他不是打就是骂。
在学校,他破坏课堂纪律,拖欠作业,完不成学习任务,还欺负小同学,全班同学都看不起他、疏远他。
但他喜欢运动,是班级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问题:(1)简析李某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
(2)联系材料分析班主任应如何对李某进行教育。
31.材料:初三学生小然由于父母工作变动,经常转校。
这次转校后,教她的有一位博学多才、风趣幽默、风度翩翩的男老师。
小然对老师产生了爱慕之情,心想遇见这么好的老师不好好学习会对不起老师。
她在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上狠下功夫,但是成绩并不见涨。
小然见到这位老师就紧张,但又总是想见这位老师,最终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地步,荒废了学业。
问题:分析小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单项选择题1.【知识点】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答案】C。
【解析】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
他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2.【知识点】古代教育的发展【答案】D。
【解析】古代埃及,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比较受到尊重,“学为文士”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
3.【知识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答案】D。
【解析】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体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教育也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4.【知识点】学习迁移的分类【答案】B。
【解析】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5.【知识点】素质教育【答案】B。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6.【知识点】课程的分类【答案】B。
【解析】“七艺”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属于分科课程。
7.【知识点】课程理论的类型【答案】D。
【解析】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8.【知识点】教学方法【答案】C。
【解析】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9.【知识点】衡量测验的质量指标【答案】A。
【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
即某--N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题目中小珍的成绩不稳定,说明缺乏信度。
10.【知识点】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答案】C。
【解析】处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儿童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
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
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
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
11.【知识点】德育原则【答案】A。
【解析】知行统一原则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12.【知识点】感觉变化的规律【答案】A。
【解析】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发生在所有的感觉中。
题干中的现象为嗅觉适应。
13.【知识点】想象的分类【答案】D。
【解析】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14.【知识点】学习的认知理论【答案】B。
【解析】用常见的石头和沙来引导学生去思考时间管理,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引出时间管理的方法。
先放沙后放石头,只能放下很少的石头;先放石头再放沙,可以在石头的间隙中放入更多的沙。
先处理重要的事情,也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琐碎的小事情。
15.【知识点】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答案】A。
【解析】姐姐的成功增强了自己的效能感,因此是替代性经验。
16.【知识点】最近发展区【答案】A。
【解析】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
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最近发展区告诉我们,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17.【知识点】情绪状态的分类【答案】D。
【解析】激情是指个体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激情对人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一方面,激情可以激发内在的心理能量,成为行为的巨大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所创造;但另一方面,激情也有很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
激情中的人有时任性而为,不计后果,对人对己都造成损失。
一些青少年犯罪,就是在激情的控制下,一时冲动,酿成大错。
18.【知识点】性格的特征【答案】C。
【解析】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
包括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如顽强拼搏、当机立断。
19.【知识点】心理健康问题【答案】C。
【解析】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主要表现为情绪消极、悲伤,觉得自己无能。
喜欢责备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等。
20.【知识点】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答案】D。
【解析】系统脱敏法是从最轻微的焦虑到引起最强烈的恐惧依次安排,训练来访者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下,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产生焦虑的情境,这样直到来访者能从想象情境转移到现实情境,并能在原引起恐惧的情境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情绪不再出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