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渠首进水闸设计说明书

渠首进水闸设计说明书

取水枢纽进水闸设计计算说明书一工程概况:某灌区总灌溉面积97.6万亩,灌区分布在河道两岸,两岸灌溉面积大致相等。

根据河流的水沙情况及取水要求,经过综合比较,修建由拦河坝,冲沙闸,进水闸组成的冲沙槽式Ⅱ等取水枢纽。

拦河闸横跨河道修建,于主河道正交,闸地质河宽270m,拦河闸底板高程与河床平均高程相同,为31.5m,两岸堤坝高程39.8m,闸上游限制最高洪水位38.8m,冲沙闸布置在拦河闸两侧,地板高程31.5m,进水闸为了满足两岸灌溉要求,采用两岸布置方案。

枢纽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二工程资料:1.气象:多年平均气温7.5°C 。

月平均最搞气温20.3°C ,月平均最低气温-18°C,冻层深度1.0—1.5m,多年平均风速4.1m/s ,汛期最大风速8.4m/s 。

2.水文:33进水闸以5%的洪水作为停水标准,灌溉临界期相应的河道流量Q=400sm/3,闸址处平均含沙量1.8kg/m3,实测最大含沙量4.74kg/m3。

3.地质情况:渠道附近属于第四纪沉积岩,厚度较大,两岸滩地为粉质壤土及粉沙,其下为砾质中沙,次下为砾质粗沙:沿河一带地下水埋藏深度随地形变化,一般在2.5m左右,因土质透水性强,地下水位变化受河道水位影响大,丰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位较高,枯水季节,地下水补给河水。

4.地基土设计指标:地基允许承载能力[σ]=250KN/m2;地基应力分布允许不均匀系数η=2~3;砼与中砂摩擦系数 f=0.4;砼容重γ=24KN/ m3;回填土:尽量以透水性良好的砂质中砂或粗砂回填,回填土壤容重γ干=16KN/ m3;γ湿=10KN/ m3;γ饱=20KN/ m3;C=0;填土与墙后摩擦角δ=05.地震:本地区不考虑地震影响6.工程材料:石料场距闸址不远,石料抗压指数2500KN/cm左右,容重:γ=24KN/ m3;采石场用粗细骨料及砂料,距渠首2.5—3.0km。

7.交通:进水闸有交通要求,要求桥面总宽5m 。

三设计资料:1.渠道设计资料:渠首底板高程32.10m;每年最大引水流量Q=78m3/s;灌溉期正常挡水位35.00m;相应下游水位34.80m;渠道纵坡I=1:3500;渠道边坡m=1.75;渠道底宽B=26m;渠道顶部高程37.5m;渠道顶部宽度6m;2. 确定设计流量与水位:以水闸最大引水流量78m3/s作为设计流量。

因所设计进水闸为有坝式引水,根据有坝引水上游水位的确定办法,进水闸的上游水位是有拦河坝(闸)控制的。

闸的上游设计水位,即拦河坝(闸)应该壅高的水位。

其他时期的水位决定于相应时期内拦河坝(闸)泄流时的坝顶(闸前)溢流水位。

所以上游水位是正常挡水位35.00m,相应下游水位34.80m。

3.泄流计算资料:四设计内容及步骤:<一>枢纽和建筑物等级确定:根据引水流量划分枢纽和建筑物等级,所设计的水闸最大引水流量78m3/s,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灌溉流量在50~200 m3/s,故该枢纽为Ⅱ等枢纽,其主要建筑物为二级建筑物。

<二>闸孔设计:1.堰型选择:因为宽顶堰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广大灌区内建筑物众多,技术力量分散的情况。

所以水闸底板(堰型)采用宽顶堰形式。

由于闸上游水位变幅较大而在最高水位时要求挡水,所以采用胸墙孔口。

2.堰顶高程:灌溉渠系中各种水闸的堰顶高程于渠底高程有密切关系,进水闸的堰顶高程常等于或略等于闸后渠底,且比闸前河床至少高一米,以防止推移质泥沙入渠。

所设计的水闸闸前河底高程31.5m,闸后渠首渠底高程32.1m。

水闸底板高程一般应高于渠首渠底高程。

综合考虑以上因数,确定闸底板顶部高程为32.5m。

3.闸孔净宽:1)计算行进流速V0:初步拟定闸前渠宽为B=26m,sm B P H Q V /857.026)15.2(78)(00=+=+=2)计算行进水头: mg v H H 537.28.92857.00.15.2222000=⨯⨯+=+=χ 3)为了加大流量系数,堰顶头部设计为圆角形4.05.21===H P i ,圆角形半径取为r =0.5m ,故2.05.25.0==H r 。

查相关资料得宽顶堰流量系数m =0.374。

4)求s σ(淹没系数):8.0907.0357.25.328.340>=-=H h s ,查相关资料得s σ=0.832 5)假设侧收缩系数0.1=ε 则孔口总净宽m Hg m QL 012.14357.26.192374.00.1826.00.78223230=⨯⨯⨯⨯⨯==σε4.单孔宽度与闸室总宽度及孔数: 初步拟定为3孔,则单孔净宽67.43012.140==b ,即单孔宽度m b 50=,取闸室边墩厚0.65m ,墩头为1/4圆形,中墩厚为 1.30m ,墩头为半圆形。

边孔侧收缩系数:96667.0)95.651(95.654.02.01.01)1(2.0144,=-⨯+-=-+-=Bb B b HP αε1.0(=α常数)中孔侧收缩系数:9749.0)3.651(3.656.01.014''=-⨯-=ε 故:9722.039749.0296667.0)1("'_=⨯+=-+=nn εεε此时实际流量:s m B H g m Q /811504.4427.4374.09722.0832.023230'=⨯⨯⨯⨯⨯=⨯=σε由于实际流量略大于水闸最大流量,但小于5%,所以可以闸孔数3,每孔宽度为5m 。

闸室总宽10(1)35(31) 1.317.6L nl n d =+-=⨯+-⨯=<三>消能防冲设计:1.设计工况确定:闸门孔口为3孔,在只开启2孔情况下,计算不同开度e 下的泄流能量,确定最不利情况下对应流量作为确定消力池深度的设计流量。

设计条件为上游水位37.15m ,下游水位为34.80m 。

对于孔口出流,02.3≤He∴e ≤3.02H 。

堰上总水头H=37.15-32.5=4.65m ,∴e ≤3.02×4.65=14.04m 。

堰上总水头:m H P B Qg H gv H H 75.4])([222102000=++=+=αα(由上游水位37.15m ,查表得Q =3083m 3/s ) 。

孔口出流流量002gH e b Q s μσ=,其中对于平板闸门:e He0378.060.0176.060.0-=-=μ ,m b 0.50=,先设0.1=s σ ,则 e Q μ244.48= 。

设当闸孔有两孔开启一孔关闭情况下,随e 开度不同,单宽能量H q E ∆=γ的变化现列表计算如下。

1)计算过程: 当e =0.5m 时,1075.065.45.0==H e ,查表得平板闸门垂直收缩系数,6154.02=ε 先按自由s m e gH be Q /04.285.05812.0488.96488.96230=⨯⨯===μμ 。

平板闸门5812.01075.0176.060.0176.060.0=⨯-=-=Heμ , m e h c 3077.05.06154.02=⨯==ε,s m bhc Q v c /113.93077.00.5204.28=⨯⨯==。

13.2]13077.02113.981[23077.0]181[222"=-⨯+=-+=c c c cgh v h h , 由Q =28.04查灌溉渠道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二知相应下游水位33.70m ,此时m h m h c t 13.26.11.327.33"=<=-=。

为自由出流,804.220==b Qq ,s m KN H q E /8.9445.3804.28.9⋅=⨯⨯=∆=γ m H 45.37.3315.37=-=∆ 。

2)由上表可知,在只开两孔时,随e 增大,单宽能量增大,即当流量达到最大引水流量Q =78m 3/s ,E 最大,即消力池设计流量亦取Q =78m 3/s 。

此时m h m h c t 21.37.2"=<=,将发生远驱式水跃,由于"ct h h <约1.0m ,故采用降低护坦高程形式的消力池。

2.消力池池深及池长的确定:如图所示,初步估算m h h d t c j 64.07.2185.305.1"1=-⨯=-=σ 。

试算,取d 0=0.6m (因d 0<d )。

则E 01=E 0+d 0=P 2+H 0+d 0=32.5-32.1+4.75+0.6=5.75m 。

根据)(21011c c h E g qh -=φ,迭代计算1c h 值:所以取c h =0.84,则:m gh q h h cc c458.3]181[222"=-+=,627.3454.305.1"=⨯==c j t h h σ261.36.0627.38.9278.7627.32)(220220=-⨯⨯+=-+=d gh q h d f t t 17.37.295.08.9278.77.2222222'2=⨯⨯⨯+=+=t t h g q h C ϕ,C d f =)(0 ,可取池深d =0.60m 。

池长由经验公式m h h L c c 18)834.0454.3(9.6)(9.61"1=-⨯=-= , 3.消力池底板(护坦)厚度确定:由于护坦下设排水,故可忽略渗透压力,由《水闸设计》护坦厚度用下式估算:m H q K t 51.035.2)1876.77(2.025.05.025.05.00=⨯⨯=∆=,取t =0.6m 。

(K 0——经验系数,q ——单宽流量,H ∆——上下游水位差)。

在护坦下面设置反滤层和排水孔,渗透压力很小。

护坦依靠自重可满足稳定性要求,故不需进行抗浮验算。

4.海漫的布置构造:在前1/3利用浆砌石,并在内部设置排水孔,底部设反滤层,垫层,后2/3段利用干砌块石,用卵石和毛砂组成垫层,末端为31.5m ,应满足粗糙,透水,柔性的要求: 根据《水闸设计》底流消能后海漫长度可有:m H Kq L x 2835.232.4114/12/14/12/1=⨯⨯=∆=,厚度取0.4m 。

K ——与河床土质有关的经验系数。

q ——消力池出口处单宽流量。

H ∆——上下游水位差。

5.防冲槽的布置构造:根据工程经验,防冲槽采用宽浅式,深度取2.0m ,底宽取5.0m ,上游坡率取m 1=2, 下游m 2=3,采用粒径大于30cm 的抛石,冲刷深度t 取1.0m 。

由经验公式t h v qt -=][1.1',0.32676.77==闸B Q q =,[]v 对砂质取0.8,h t =34.8-32.1=2.7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