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小专题】外交成就专题复习
一、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
1.概况: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出兵侵略朝鲜。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抗美援朝的结果:195
3.7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3.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
①战争的正义性;②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4.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
①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②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形势
1.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形式
1)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1949年),就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
2)美国为首的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三、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
1.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访问印度和缅甸,进一步确认;后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政治保证),平等互利(实施条件),和平共处(目标)
影响:①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②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③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时间: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召开
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方针:“求同存异“(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提出)同——①摆脱殖民统治②实现民族独立③发展壮大自己;异——①社会制度不同②建设道路不同。
意义:①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②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4.日内瓦会议
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四、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
1.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时间: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②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影响:①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②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③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力量
2.中美建交
1971年“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3.中日建交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70年代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五、改革开放后——全方位外交
外交布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成就: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
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但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
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注: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